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67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方向相反放置的U型侧板,两个侧板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柱形O带辊筒,O带辊筒外圆柱面靠后端的位置设有圆柱形O带连接槽,左右两侧的O带辊筒之间设有线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摩擦辊筒,摩擦辊筒的长度与O带辊筒的长度相同,摩擦辊筒的直径与O带辊筒的直径也相同,两个侧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U型支腿结构,支腿结构的下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放置稳定支撑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输送效率高、灵活性大、噪音小、安装移动方便、使用安全,能够使输送机的输送稳定性更好。

A Drum Friction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ogistics convey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drum friction conveyor.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s follows: the U-shaped side plates are plac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wo sid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ylindrical O-belt rollers, the position of the outer cylindrical surface of the O-belt rollers near the back end is provided with cylindrical O-belt connection grooves, and the cylindrical friction rollers with uniform linear distribution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O-belt rollers on both sides, the length of the friction rollers and the length of the O-belt rollers. With the same degree, the diameter of the friction roller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belt roller. A U-shaped leg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ower end faces of the two side plates, and a stable support foot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and back position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le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onveying efficiency, great flexibility, low nois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movement, safe use, and better conveying stability of the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物流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物流输送设备中,滚筒式输送机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输送设备。滚筒输送机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件货的输送,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规则的物品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输送。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滚筒线之间易于衔接过滤,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机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完成多方面的工艺需要。可采用积放滚筒实现物料的堆积输送。滚筒输送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滚筒输送机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输送,主要由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具有输送量大,速度快,运转轻快,能够实现多品种共线分流输送的特点。但是,现有技术中,滚筒输送机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输送过程中,传送带存在外翻、脱轨、磨损严重等问题;二是输送过程中,输送设备噪音大,设备制作成本高,如链传动;三是传送效率低,一个动力只能带动少量滚筒,如O形圈传送带输送机,多楔带输送机,当输送线较长时,不适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它能够克服现有各种滚筒输送机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输送效率高、灵活性大、运转稳定、噪音小、安装移动方便、使用安全,能够使输送机的输送稳定性更好,它通过多个机械配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各结构连接在一起,整体的生产成本更低,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方向相反放置的U型侧板,前端位置的所述侧板的U型开口朝向正前方,后端位置的所述侧板的U型开口朝向正后端,两个所述侧板的左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的右侧端面也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柱形O带辊筒,所述O带辊筒外圆柱面靠后端的位置设有圆柱形O带连接槽,左右两侧的所述O带辊筒之间设有线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摩擦辊筒,所述摩擦辊筒的长度与所述O带辊筒的长度相同,所述摩擦辊筒的直径与所述O带辊筒的直径也相同,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U型支腿结构,所述支腿结构的下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放置稳定支撑脚,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开口方向向内的U型护板,所述护板上端内侧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通过多个护栏夹子与所述护板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侧板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动力装置支撑结构,所述动力装置支撑结构上设有电机支撑板,所述电机支撑板上连接有电动减速机,所述电动减速机正前端位置设有电机链轮,所述电机链轮上端位于前端所述侧板的后侧面位置设置有一个圆柱形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前端所述侧板的右侧内部位置设有一个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上设有一个圆柱形从动连接轮,所述从动连接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V型带连接在一起,所述从动连接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设有多个圆柱形皮带拖轮。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稳定支撑脚可以通过旋转操作的方式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护板的左侧端面与所述侧板的左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护板的右侧端面与所述侧板的右侧端面也在同一平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输送效率高、灵活性大、运转稳定、噪音小、安装移动方便、使用安全,能够使输送机的输送稳定性更好,它通过多个机械配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各结构连接在一起,整体的生产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F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护栏夹子,2、护栏结构,3、O带辊筒,4、摩擦辊筒,5、护板,6、主动轮,7、动力装置支撑结构,8、侧板,9、皮带拖轮,10、张紧机构,11、电机支撑板,12、电机链轮,13、链条,14、电动减速机,15、支腿结构,16、放置稳定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它能够克服现有各种滚筒输送机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形美观、输送效率高、灵活性大、运转稳定、噪音小、安装移动方便、使用安全,能够使输送机的输送稳定性更好,它通过多个机械配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各结构连接在一起,整体的生产成本更低,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好。它由支腿框架、并排设计的多根辊筒、封板、挡板、V带、以及驱动装置,通常情况下所述的机架组件与所述护栏均采用碳钢材料(特殊环境可以改用不锈钢材料),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常用的其它材料进行生产。辊筒可以采用直径50壁厚1.5的碳钢无缝管,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同等规格的其它无缝管。辊筒两端和外挡板,内挡板相连,辊筒能绕其与内外挡板连接的轴向做旋转运动;滚筒与V带背面摩擦,内挡板滚筒安装孔位下方一定距离安装皮带拖轮,固定V带的传动轨迹;外挡板与内挡板直接螺丝固定在支腿框架;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主动皮带轮、改向皮带轮、电机张紧装置;电机通过电机板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使用电机板增加电机安装座强度;电机安装座通过螺丝安装在支腿框架上。本输送机的主要是电机驱动、依靠V带摩擦滚筒组成的传动机构以及支架来实现的,整个设备的生产成本更低。本输送机的动力由电机转化为V带传动,根据严格的测试,设计出V带与无动力辊筒之间相互过盈参数,使无动力滚筒转动,从而实现传动目的。性能稳定,造价也比链轮传动机构低很多,售后更换V带也非常方便。长时间运转以后,V带出现拉长,此弯道辊筒V带转弯输送机本体自带可调节V带张紧系统,方便快捷。电控系统中用变频器控制线速度,其速度一般在10-120m/min范围内调节。它包括两个方向相反放置的U型侧板8,它是主要的支撑结构。前端位置的所述侧板8的U型开口朝向正前方,后端位置的所述侧板8的U型开口朝向正后端,两个所述侧板8的左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8的右侧端面也在同一平面上,在使用时更加安全,输送物体时更方便。两个所述侧板8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柱形O带辊筒3,相邻的O带辊筒3之间通过O带连接起来,这样能够使输送机两端位置的输送稳定性更好。所述O带辊筒3外圆柱面靠后端的位置设有圆柱形O带连接槽,左右两侧的所述O带辊筒3之间设有线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摩擦辊筒4,所述摩擦辊筒4的长度与所述O带辊筒3的长度相同,所述摩擦辊筒4的直径与所述O带辊筒3的直径也相同,使输送机的表面平整性更好,输送过程更稳定。两个所述侧板8的下端面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U型支腿结构15,所述支腿结构15的下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放置稳定支撑脚16。两个所述侧板8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开口方向向内的U型护板5,所述护板5上端内侧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护栏结构2,所述护栏结构2通过多个护栏夹子1与所述护板5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侧板8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动力装置支撑结构7,所述动力装置支撑结构7上设有电机支撑板11,所述电机支撑板11上连接有电动减速机14,所述电动减速机14正前端位置设有电机链轮12,所述电机链轮12上端位于前端所述侧板8的后侧面位置设置有一个圆柱形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与所述电机链轮12之间通过链条13连接在一起,前端所述侧板8的右侧内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方向相反放置的U型侧板(8),前端位置的所述侧板(8)的U型开口朝向正前方,后端位置的所述侧板(8)的U型开口朝向正后端,两个所述侧板(8)的左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8)的右侧端面也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8)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柱形O带辊筒(3),所述O带辊筒(3)外圆柱面靠后端的位置设有圆柱形O带连接槽,左右两侧的所述O带辊筒(3)之间设有线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摩擦辊筒(4),所述摩擦辊筒(4)的长度与所述O带辊筒(3)的长度相同,所述摩擦辊筒(4)的直径与所述O带辊筒(3)的直径也相同,两个所述侧板(8)的下端面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U型支腿结构(15),所述支腿结构(15)的下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放置稳定支撑脚(16),两个所述侧板(8)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开口方向向内的U型护板(5),所述护板(5)上端内侧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护栏结构(2),所述护栏结构(2)通过多个护栏夹子(1)与所述护板(5)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侧板(8)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动力装置支撑结构(7),所述动力装置支撑结构(7)上设有电机支撑板(11),所述电机支撑板(11)上连接有电动减速机(14),所述电动减速机(14)正前端位置设有电机链轮(12),所述电机链轮(12)上端位于前端所述侧板(8)的后侧面位置设置有一个圆柱形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与所述电机链轮(12)之间通过链条(13)连接在一起,前端所述侧板(8)的右侧内部位置设有一个张紧机构(10),所述张紧机构(10)上设有一个圆柱形从动连接轮,所述从动连接轮与所述主动轮(6)之间通过V型带连接在一起,所述从动连接轮与所述主动轮(6)之间设有多个圆柱形皮带拖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摩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方向相反放置的U型侧板(8),前端位置的所述侧板(8)的U型开口朝向正前方,后端位置的所述侧板(8)的U型开口朝向正后端,两个所述侧板(8)的左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8)的右侧端面也在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侧板(8)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圆柱形O带辊筒(3),所述O带辊筒(3)外圆柱面靠后端的位置设有圆柱形O带连接槽,左右两侧的所述O带辊筒(3)之间设有线型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摩擦辊筒(4),所述摩擦辊筒(4)的长度与所述O带辊筒(3)的长度相同,所述摩擦辊筒(4)的直径与所述O带辊筒(3)的直径也相同,两个所述侧板(8)的下端面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U型支腿结构(15),所述支腿结构(15)的下端前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放置稳定支撑脚(16),两个所述侧板(8)的上端分别设有一个开口方向向内的U型护板(5),所述护板(5)上端内侧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护栏结构(2),所述护栏结构(2)通过多个护栏夹子(1)与所述护板(5)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宝陈益萍谢鹏李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豹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