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616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包括选棉工序、前纺工序以及后纺工序,其中,所述前纺工序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以及粗纱工序,所述后纺工序包括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材控制、前纺工序的优化配置、细纱工序的假捻处理以及细纱果的真空低温蒸纱定型处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纱线捻度降低后导致的织造断头增多、质量指标恶化、纺纱困难等问题。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Low Twist Yar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low-twist yarn, which includes cotton selection process, pre-spinning process and post-spinning process, in which the pre-spinning process includes cleaning process, carding process, drawing process and roving process, and the post-spinning process includes spinning process and winding proces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creasing weaving broken ends, deteriorating quality index and difficult spinning caused by the reduction of yarn twist in the prior art by controlling raw material selection,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pre-spinning process, false twisting treatment of spinning process and vacuum low temperature steaming and setting treatment of spinning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属于纺纱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的穿着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布料“柔软性”的追求是一大主题。为了实现“柔软性”,除了常用的对布料进行柔软处理外,行业内对纱线的捻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捻度尽可能低的纱线来得到具有良好的“柔软性”的布料。通常,针织用棉纱线的捻系数为280-360,机织用棉纱线的捻系数为290-430,而当棉纱线的捻系数低于280时,属于特殊的低捻度纱线,按照目前的环锭纺纱工艺,在细纱工序纺纱段,低捻度纱线的动态强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纺纱段纱线的动态张力大于其动态强力,进而造成纱线断头,难以继续生产。此外,当纱线的捻度降低后,其成纱强力、毛羽等质量指标都会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纱线捻度降低后导致的织造断头增多、质量指标恶化、纺纱困难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其包括选棉工序、前纺工序以及后纺工序,其中,所述前纺工序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以及粗纱工序,所述后纺工序包括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优选的是:所述选棉工序中,所选择棉花的马克隆值为3.6-4.0、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mm-31mm、整齐度为83.5-85%、短绒率≤15%、断裂强度≥29.5cn/tex。优选的是:所述梳棉工序中,刺辊转速为930rpm,锡林转速为420rpm,生条定量为5g/m,出条速度为180m/min,盖板速度为280mm/min。优选的是:所述前纺工序还包括精梳工序,所述精梳工序采用后退给棉,且给棉长度为4.7mm/钳次,落棉率为18%。优选的是:所述并条工序为一道并条工序或二道并条工序,其中,所述二道并条工序包括头并工序和末并工序,所述头并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5.8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7倍,所述末并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6.6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5倍。优选的是:所述粗纱工序采用四罗拉粗纱机,后区后区罗拉中心距配置为65mm,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粗纱捻系数为122。优选的是:所述细纱工序中,后区罗拉中心距为60mm-65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5-1.2倍。优选的是:在所述细纱工序中,在前罗拉输出的纺纱段增加假捻装置,且所述假捻装置的线速度与前罗拉输出线速度比为8-10倍。优选的是:所述络筒工序中,络纱张力比正常纱线下降15%,络纱速度为850-1100m/min。优选的是:在进行络筒工序前,先对细纱果进行真空低温蒸纱定型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低捻纱生产工艺,同样的细纱锭速下,前罗拉的输出速度大幅提高,与正常纱线相比,细纱产量能够提升15-20%,单位吨纱成本和能耗大幅下降。此外,由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生产得到的低捻纱,在加工机织物时,吸色、吸浆性好,色牢度高,在保证同样的颜色和上将率的情况下可有效节省染料和浆料,从而达到后工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低捻纱在加工针织布时,由于纱线捻度下降,纱线的内应力显著减小,从而可以有效解决针织布斜率大的业内难题,由其织出的布面具有手感柔软、布面厚实、棉感强、光泽好、织布斜率小、纹路清晰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牛仔面料、机织面料以及针织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捻度纱线的生产工艺,其主要包括选棉工序、前纺工序以及后纺工序,具体地:所述选棉工序在选用棉花时,优先考虑纤维细度、纤维长度以及整齐度等指标。与纺正常捻度的纱线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低捻纱线在配棉时,纤维细度需偏细控制,从而增加纱线横截面内的纤维根数,提高纤维见的抱和力,从而使得纱线捻度降低后,纤维间的抱和力不会大幅下降,纺纱过程中纱线的断头会减少,且能确保成纱强力。同理,在纤维长度以及整齐度方面,优先选择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且短纤率低的原棉。特别地,在本专利技术的选棉中,优先选择马克隆值为3.6-4.0、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mm-31mm、整齐度为83.5-85%、短绒率≤15%、断裂强度≥29.5cn/tex的棉花。所述前纺工序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以及粗纱工序,其中:所述清花工序中尽量降低开松打手的速度,所述梳棉工序中,刺辊转速优选为930rpm,锡林转速优选为420rpm,生条定量为5g/m,出条速度优选180m/min,并适当加快盖板速度,在本专利技术的梳棉工序中,盖板速度优选280mm/min,以加大短纤维的排除。当生产精梳棉纱时,则本专利技术的前纺工序还可包括梳棉工序与并条工序之间的精梳工序。具体地,所述精梳工序采用后退给棉,并将给棉长度降低至4.7mm/钳次,并将精梳落棉率增加到18%以尽量排除短纤维。所述并条工序可采用一道并条工序或二道并条工序,具体地,针对精梳棉纱可采用一道并条工序,选用自调匀整并条机,选择较小的后牵伸倍数优化条干;而针对普梳棉纱则可采用二道并条工序,包括头并和末并工序,其中,所述头并工序采用小的总牵伸倍数以及大的后区牵伸倍数,而末并工序中则采用大的总牵伸倍数以及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进而提升成纱强力。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头并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5.8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7倍;以及,在末并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6.6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25倍。所述粗纱工序采用四罗拉粗纱机,以减少粗纱毛羽。同时,采用大的后区牵伸隔距,后区罗拉中心距配置为65mm,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以及粗纱捻系数为122。所述后纺工序包括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其中:所述细纱工序中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隔距以及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中,后区罗拉中心距配置为60mm-65mm,后区牵伸倍数配置为1.15-1.2倍,由于纱线捻度降低后,同纱支的纱线直径比正常纱线粗很多,因此,钢丝圈的号数要比正常纱线号数大些,才能确保气圈形态以减少断头和毛羽,此外,纱线直径变粗后,为了确保钢丝圈与钢领间的纱线通道,钢领应尽量选用锥面钢领,并且,为了保证成纱毛羽和成纱强力,所述细纱工序优选采用赛络纺的纺纱结构。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细纱工序中还增加了假捻处理,具体地,在前罗拉输出的纺纱段,增加假捻装置,在纱线实际捻度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细纱纺纱段的假捻处理来提高纱线的动态强力,从而解决纱线实际捻度降低后,纺纱段动态强力不够而导致细纱断头的技术问题。所述假捻装置可采用如CN106948040A中的装置,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此外,所述假捻装置的线速度与前罗拉输出线速度比为8-10倍。所述络筒工序中,由于纱线捻度低,应适当降低络纱张力,在本专利技术中,络纱张力比正常纱线下降15%左右,并适当降低络纱速度,本专利技术中优选850-1100m/min,适当调小络筒接头时退捻气压和时间,适当降低络筒找头的负压,且找头时大吸嘴与筒子纱距离适当调大。特别地,由于低捻度纱线细纱毛羽会有所增加,为了减少络筒工序的毛羽增长幅度及络筒电清对毛羽纱线的剪切数,本专利技术优选先将细纱果采用真空低温蒸纱定型后再上络筒机,从而使得细纱过回潮率增加,毛羽贴服,进而显著降低络筒工序的毛羽增长幅度以及毛羽剪切数,减少络筒接头。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生产工艺,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棉工序、前纺工序以及后纺工序,其中,所述前纺工序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以及粗纱工序,所述后纺工序包括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捻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棉工序、前纺工序以及后纺工序,其中,所述前纺工序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以及粗纱工序,所述后纺工序包括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棉工序中,所选择棉花的马克隆值为3.6-4.0、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mm-31mm、整齐度为83.5-85%、短绒率≤15%、断裂强度≥29.5cn/tex。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棉工序中,刺辊转速为930rpm,锡林转速为420rpm,生条定量为5g/m,出条速度为180m/min,盖板速度为280mm/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纺工序还包括精梳工序,所述精梳工序采用后退给棉,且给棉长度为4.7mm/钳次,落棉率为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工序为一道并条工序或二道并条工序,其中,所述二道并条工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升水李迎辉钟连强凌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忠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