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兴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汽车电动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55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汽车电动门锁,包括:具有上盖和下盖的壳体,马达,马达主轴,次级齿轮,连设在次级齿轮上的涡杆及推杆,它还包括一带有初级齿轮的离合器总成,它在常态下与马达主轴呈松接状,不会在开/关锁时产生阻力;当马达高速旋转时,离合器总成可随马达主轴一起旋转,由此使初级齿轮和次级齿轮互相啮合并转动,以输出一较大扭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系有关汽车电动门锁方面的改进,尤指一种可产生足够输出扭力,且不会因反电动势造成开锁阻力的新式汽车大推力离合器式电动门锁。一般常用的电动门锁多采用齿轮直接驱动的结构,即将高转速的马达经由齿轮比放大扭力,降低转数直接推动推杆,进而推动外界机械门锁连杆的开或关,以达到连动开/关电动门锁的效果。若设计上需要增加力量,通常以增加齿轮放大比来解决。这样一来马达转动的同时也会产生反电动势,齿轮比愈大反电动势也因放大而愈大,导致用钥匙开或锁门转动时,会因较大反电动势所产生的阻力导致将钥匙转弯或折断。因此常用的较先进的设计系采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结构,以解决反电动势产生的阻力问题,其机械原理如下;整体结构系经由涡杆W控制推块A前进或后退来拉动推杆D,当推杆D到尽头时,推块A的前端A’会使推杆D相对的推点D’往外推开,到达D’点的右边,这时将推杆D往左推时就不会遇到阻力而形成无阻力的状态,但因A’要顶开D’时,会损耗一些力量,导致整体的输出力量变小,且输出时也受限于D’的弹性,所以产生输出力量较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产生足够扭力,且不会因反电动势造成开/关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汽车电动门锁,包括:具有上盖和下盖的壳体,马达,马达主轴,次级齿轮,连设在次级齿轮上的涡杆,及推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带有初级齿轮的离合器总成,它在常态下与马达主轴呈松接状,不会在开/关锁时产生阻力;当马达高速旋转时,离合器总成可随马达主轴一起旋转,由此使初级齿轮和次级齿轮互相啮合并转动,以输出一较大扭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兴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