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29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的复合机床中的铣削装置只能作为辅助加工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以及设置于床身的主轴、设置于主轴一侧的背面刀台、设置于主轴另一侧的铣削装置,所述铣削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的铣削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通过在床身设置具有B轴的铣削装置,且铣削装置可以多角度转动,从而配合主轴完成复杂工件的铣削加工,有效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有效提高加工精度,还具有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

A High Power Turning-milling Composite Machine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power Turning-Milling compound machine too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 tools,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milling device in the traditional compound machine tool can only be used as auxiliary processing. The key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high-power Turning-Milling compound machine tool tool, including a lathe bed and a spindle set on the bed, a back cutter set on one side of the spindle, and a milling s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pindle. The milling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milling mechanism rotating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power Turning-Milling compound machine tool. By installing a milling device with B-axis on the bed, and the milling device can rotate at multiple angles, thus completing the milling of complex workpieces with the spindle, effectively shortening the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chain,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clamping times of workpiece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reducing the occupation area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dvantages of low production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床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
技术介绍
机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设备,机床主要由支承部件、变速机构、进给机构、主轴箱、润滑系统等组成。传统的机床大部分功能单一,有些主要以车加工为主,有些主要以铣削加工为主,当需要对工件进行车和铣两种操作时,需要将工件更换到不同功能的机床上进行加工,这种传统的操作势必导致对工件的装夹次数过多,相应的加工精度也会受到影响,并且由于频繁更换工件位置,调试时间会相应增加,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车削中心上改造完成,一般的方法是把数控车床的普通刀塔换成带动力刀具的刀塔,主轴增加C轴功能,由于刀塔结构、外形尺寸的限制,动力头的功率小,转速不高,也不能安装较大的刀具,因此此类加工中心主要以车加工为主,铣钻功能只是做一些辅助加工。因此针对一些工件无法实现大功率加工。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具有可以对工件进行大功率车铣复合加工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以及设置于床身的主轴、设置于主轴一侧的背面刀台、设置于主轴另一侧的铣削装置,所述铣削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的铣削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传统的仅具有车削功能的床身上增加了铣削装置,使得同一台机床可以同时对工件实现切削和铣削的加工操作,一方面,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提高生产效率。车铣复合加工可以实现一次装卡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加工工序,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不仅减少了由于装卡改变导致的生产辅助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工装卡具制造周期和等待时间,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精度。装卡次数的减少避免了由于定位基准转化而导致的误差积累。另一方面,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虽然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单台成本比较高,但由于制造工艺链的缩短和产品所需设备的减少,以及工装夹具数量、车间占地面积和设备维护费用的减少,能够有效降低总体固定资产的投资、生产运作和管理的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Z向驱动组件、设置于Z向驱动组件活动端的Z向滑座、设置于Z向滑座的Y向驱动组件、连接于Y向驱动组件的Y向底座,所述铣削机构转动连接于Y向底座,所述Z向驱动组件以及所述Y向驱动组件均采用直线滑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处的Z向为平行于主轴轴向方向,Y向为沿主轴径向且水平的方向,其中Z向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直线轨道,Z向滑座滑动设置在直线轨道上,在床身上还设置有电机和丝杠结构,通过电机丝杠带动Z向滑座沿直线轨道滑动,从而驱动铣削机构沿Z向实现滑移调节。Y向驱动组件包括沿Z向滑座侧壁设置的直线轨道,Y向底座滑动设置在直线轨道上并能够上下滑移,在Y向底座上设置有电机丝杠结构,通过电机丝杠结构驱动铣削机构沿Y向实现前后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铣削机构包括设置于Y向底座朝向主轴一侧壁并呈纵向设置的导轨、滑动设置于导轨并由丝杠驱动的第一升降座、固定于第一升降座的角度驱动组件、连接于角度驱动组件输出轴的B轴、连接于B轴自由端的旋转座、设置于旋转座的铣削电机、连接于铣削电机输出轴的铣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座带动角度驱动组件实现升降,实现铣刀沿X向即竖直方向的移动调整,角度驱动组件可以带动B轴实现转动,并且B轴的轴线与主轴轴线异面垂直,B轴转动时可以带动旋转座以及铣削电机转动,从而控制铣刀相对于工件实现转动,当将铣刀的角度调整好后,铣削电机转动并带动铣刀转动,对工件实现铣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升降座的电子分度盘,所述电子分度盘的壳体朝向第一升降座的一侧延伸有支脚,所述支脚通过螺栓将电子分度盘固定于第一升降座,并且电子分度盘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升降座设置,所述B轴连接于电子分度盘的输出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度盘可以控制B轴的转动角度,根据加工工件的需要,可以将铣刀转动至任意角度,从而大大增加了操作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轴外部转动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端部固定于第一升降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B轴穿设在固定套中并可进行转动,由于B轴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分度盘的输出轴,因此B轴整体处于悬空状态,设置固定套可以对B轴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小B轴所受的弯矩,降低B轴弯曲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身设置有副轴机构,所述副轴机构由丝杠带动且沿主轴轴向移动,所述背面刀台由丝杠带动且沿主轴径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轴可以沿主轴轴向移动,从而可以配合主轴的工作,对于主轴加工完成的工件可以实现夹取等操作,加工更加灵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铣削机构一侧设置有刀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铣削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刀库,刀库内设置有若干把刀具,可以对铣削机构进行刀具更换,从而刀具选择更多,加工更多样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轴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床身且由丝杠带动沿主轴轴向移动的第二滑座、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座侧壁并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座、连接于第二升降座的副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在主轴处加工完成后,由丝杠和电机驱动第二滑座朝向主轴移动,并且通过第二升降座带动副轴移动至与工件等高的位置,副轴上可以安装夹具并移动至主轴处进行工件的夹取,主轴上可以对新的工件继续加工,副轴取下工件后,可以夹持工件移动至背面刀台处进行车加工。这样在主轴对工件进行第一步铣削加工的同时,副轴可以夹持工件并由背面刀台进行第二步车削加工,从而在一台设备上即可完成工件的车铣复合加工,并且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轴自转角度为-15°~19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加工操作中,B轴的转动角度一般在-15°~195°,从而能够适应所有工件的加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在传统的仅具有车削功能的床身上增加了铣削装置,使得同一台机床可以同时对工件实现切削和铣削的加工操作,一方面,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提高生产效率。车铣复合加工可以实现一次装卡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加工工序,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不仅减少了由于装卡改变导致的生产辅助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工装卡具制造周期和等待时间,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精度。装卡次数的减少避免了由于定位基准转化而导致的误差积累。另一方面,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虽然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单台成本比较高,但由于制造工艺链的缩短和产品所需设备的减少,以及工装夹具数量、车间占地面积和设备维护费用的减少,能够有效降低总体固定资产的投资、生产运作和管理的成本;其二,第一升降座带动角度驱动组件实现升降,实现铣刀沿X向即竖直方向的移动调整,角度驱动组件可以带动B轴实现转动,并且B轴的轴线与主轴轴线异面垂直,B轴转动时可以带动旋转座以及铣削电机转动,从而控制铣刀相对于工件实现转动,当将铣刀的角度调整好后,铣削电机转动并带动铣刀转动,对工件实现铣削。附图说明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以及设置于床身(1)的主轴(2)、设置于主轴(2)一侧的背面刀台(3)、设置于主轴(2)另一侧的铣削装置(4),所述铣削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5)和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5)的铣削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以及设置于床身(1)的主轴(2)、设置于主轴(2)一侧的背面刀台(3)、设置于主轴(2)另一侧的铣削装置(4),所述铣削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5)和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5)的铣削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Z向驱动组件(7)、设置于Z向驱动组件(7)活动端的Z向滑座(8)、设置于Z向滑座(8)的Y向驱动组件(9)、连接于Y向驱动组件(9)的Y向底座(10),所述铣削机构(6)转动连接于Y向底座(10),所述Z向驱动组件(7)以及所述Y向驱动组件(9)均采用直线滑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构(6)包括设置于Y向底座(10)朝向主轴(2)一侧壁并呈纵向设置的导轨(11)、滑动设置于导轨(11)并由丝杠驱动的第一升降座(12)、固定于第一升降座(12)的角度驱动组件(13)、连接于角度驱动组件(13)输出轴的B轴(14)、连接于B轴(14)自由端的旋转座(15)、设置于旋转座(15)的铣削电机(16)、连接于铣削电机(16)输出轴的铣刀(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功率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驱动组件(13)包括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东雷
申请(专利权)人: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