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自行车锁,因其车锁锁体由两可相对转动的钢板件组成,锁舌为直的台阶轴,两端锁闭,牢固可靠,采用焊接方法,使车锁的主要部件固为一体,故无一处可供撬开。(*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锁,特别是一种可防撬开的自行车锁。现使用的车锁是在经冲压成形的两薄钢板件之间装锁芯、锁舌、拉簧等部件并铆接为一体而成。这种锁的缺点是容易撬开。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车锁,它能有效地防止车锁被撬。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车锁的本体是由左、右两构件被一铆钉及分布在铆钉两侧处的螺钉固定为一体,拆下螺钉,左、右两构件可绕铆钉作相对转动。锁芯本体内安装有传统的锁芯,锁芯由弹子,压簧、可转锁芯、钥匙孔等组成。在锁舌可进入的锁孔内侧安有锁片及推动锁片运动的压簧,锁片与可转锁芯相连接。可转锁芯可带动锁片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锁舌轴线相垂直。锁片可挡住锁孔横切面的部分面积。锁舌本体安装锁舌和一压簧。锁芯本体和锁舌本体分别焊接在左、右构件的相对应处。锁舌是根直的台阶形轴,一端为由斜面,球面或锥体组成的尖端和锁片可进入的缺口或环槽;另端为台阶形柄部。锁舌可在锁舌本体的孔中滑动,锁舌轴上套有压簧,压簧一端顶在锁芯本体的内端面,另端顶在锁舌柄部内端面。右构件上在锁舌轴线方向有一与该轴线相垂直的弯曲面,它可阻挡锁舌在其压簧作用下被推出锁舌本体。弯曲面只挡住柄部的一部分面积,留出另部分面积,以便锁车时用手指推动柄部运动,当锁舌尖端进入锁孔时,其斜面推开锁片,当环槽进入锁孔且锁片可进入环槽时锁片在其压簧作用下进入环槽,从而使锁舌不能进退,与此同时,柄部和压簧也进入锁舌本体孔内,取下钥匙孔中钥匙,车锁就处于锁闭状态。再插入钥匙,转动可转锁芯,带动锁片退出锁舌环槽,锁舌在其压簧作用下迅速退出锁孔,直到柄部外端面被弯曲面挡住为止。此时,车锁处于开状态。开状态时,它决定了车锁的外形尺寸大小,车锁的安装方便于否和车锁的强度大小等主要问题,因为锁舌是根直的台阶形轴。为了提高锁的防撬性能,减少其外形尺寸,故而要减小悬空长度尺寸,为安装方便,其悬空长度又不能小于自行车后轮圈的宽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持将车锁本体分为左、右两构件,这样往自行车上安装时,拆下铆钉两侧的螺钉,将左、右两构件向相离方向转动,悬空长度尺寸加大,可远远大于轮圈的宽度,这样可方便地将车锁安装在自行车后叉与后轮相交处。装上铆钉两侧的螺钉,车锁固为一体,悬空长度尺寸为一较合理的固定值,车锁的外形尺寸就可较小,其强度也可提高很多。本技术因组成锁体的两钢板件可相对转动,将车锁安装在自行车上很方便,同时缩小了锁舌的悬空长度,减小了车锁的外形尺寸。锁舌是直的台阶形轴,一端锁定,另一端有台阶挡住,从任一端均无法撬开。锁芯本体和锁舌本体焊接在锁体上,牢固可靠,结构简单,达到防撬之目的。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实施例一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附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3为图1在B-B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4为图1在C-C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5为图1在D-D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6为图1在E-E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附图1,该装置包括锁体由件1和件2用铆钉3铆为一体。(请参照附图6)。锁舌14,压簧13,锁芯本体9,锁舌本体12等部件。两个卵形槽6供将本装置安装在自行车后叉上之用。为保证件1和件2的相对转动顺利,在铆钉3铆接的两面加有两垫片4。在件1的下方有锁芯本体9,内装锁芯19、锁片18、压簧17并开有锁舌14可插入的孔20,锁片18近似为凹形结构(请参照附图2)其一端固定在可转锁芯的端面上,方法是锁片18上冲一近似长方形孔33,在可转锁芯上作与之相应的凸块,近似长方形孔套在该凸块上后再用自攻螺钉34紧固即可。锁芯19通过螺钉35联接在件1上,其余三边套在锁芯本体9内固定,为防止螺钉35松动,其露出在件1背面部分被焊接。锁片18上的凸尖套在压簧17上,压簧17为塔形弹簧,其大端支撑在件1的平面上。锁片18在压簧17的作用下始终向孔20方向偏转。锁舌14端部8处作有锥体或球体的斜面体,锁舌本体12固定在件2的下方位置,锁舌14可在孔29中滑动,压簧13空套在锁舌14的轴上,一端顶在内端面28上,另端顶在端面27,锁舌14的大端园柄15的外园及轴向尺寸比孔24的内径轴向尺寸略小,当车锁处于锁闭状态时,压簧13、园柄15均在锁舌本体12之内。请参照图3,在件2上有一90°弯曲面16,其作用是开锁时挡住园柄15,及防止行车当中异物碰撞锁舌14,缺口30是锁车时便于压动园柄15。请参照图4、图5,该两图反映锁芯本体9和锁舌本体12在锁体上的焊接情况。为了保证车锁的正面光整美观,特将焊接点设在锁体的背面,如图4所示,锁芯本体9的边39超出件1的正面,边40是凸出长方形,插入件1相应的长方形孔中,其余两短边的情况与边39、40相似,焊接后的焊缝38就处在件1的背面。请看图5,是在件2开长方形孔41,焊接后锁舌本体12和件2固定为一体且焊缝43处于件2的背面。将该车锁往自行车上安装时,车锁处于开状态,拆掉螺钉5,件1和件2既可绕铆钉3作相对转动,将件1和件2向分开方向转至可套在自行车后的挡泥板及后轮轮圈为止。然后再转回到原位置并装上螺钉5,螺钉5的作用是保证件1和件2的相对位置不变。螺钉5穿过件1和件2的过孔用六方螺帽相联。螺钉5穿在件1和件2的通孔中的部分,基本无螺纹,该段外园和其孔为小间隙配合。用软铁片及螺钉螺帽通过卵形槽6将车锁固定在后叉上,本车锁就安装完毕。此时车锁的件1面10和件2面11之间的距离X比较小,它缩短了锁舌14的悬空长度从而减小了车锁的外形尺寸。锁车时,板动园柄15,压缩压簧13,锁舌14的端部8顶开锁片18,当继续进入到锁片18的端部22可卡入环槽23时,锁片18就在压簧17作用下端部22的一部分进入环槽23,锁处于锁闭状态。如再压园柄15,锁舌端面25和孔24的内端面接触,锁舌14不能继续前进,钥匙7可顺利拨出。为保证钥匙顺利进入其钥匙孔,在锁芯本体9上开有比锁芯的转动部分大的孔36。开锁时,钥匙7插入钥匙孔后,转动钥匙7,带动锁片18向偏离孔20方向转动,当端部22转出环槽23时,锁舌14在压簧13作用下迅速弹出,其端面31被弯曲面16挡住后锁便处于开状态。放松钥匙7,锁片18在压簧17作用下向孔20方向转动,至其凸台32顶在件1的平面为止,凸台32的作用是防止曲面21超过孔20的中心太多,不致于锁闭时端部8和锁片相撞,影响顺利锁车。同时因可转锁芯也转过了钥匙7可拨出的位置,钥匙7就留在了车锁上。锁舌14在锁舌本体12上的安装方法是将园柄15和锁舌14的轴分开,在其轴端打有螺孔,园柄15有螺钉过孔,先将锁舌的轴装入锁舌本体12,并套入压簧13,再用螺钉将园柄15和锁舌14的轴联为一体,为防止螺钉松动,可在锁舌14的螺孔作一径向孔,打入一定位销即可。锁舌14的端面31与弯曲面16间的距离约等于锁舌14处于锁闭状时面11与端部8顶尖之间的距离。车锁的组成件中如采用可淬硬材料制作,则可淬火处理,增加硬度及强度,对锁芯本体可淬火后再焊接。本车锁适用材料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实施例二附图7为本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附图8为图7在F-F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9为图7在H-H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10为图7在K-K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11为图7在L-L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12为图7在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锁,特别是适合安装在自行车上使用的车锁,是由车锁本体,锁芯本体;锁舌本体、锁片、铆钉、螺钉、锁舌、压簧等部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车锁的车体是由左、右两构件被一铆钉及铆钉两侧处的螺钉固定为一体,拆下其螺钉,左、右两构件可绕铆钉相对转动,锁芯本体和锁舌本体分别焊接在左、右两构件的相对应处;锁舌轴是根直的台阶形轴,一端为由锥体、斜面或球面构成的尖端,另端是台阶形柄部,套在锁舌轴上的压簧一端顶在锁舌本体内孔端面,另端顶在台阶形柄部内端面,右构件上有一与锁舌轴线方向相垂直的弯曲面,锁芯本体的锁孔内侧有锁片及压簧,锁舌尖端进入锁孔后,锁片在压簧作用下进入锁舌环槽(缺口),将锁舌卡住使之不能移动,同时锁舌另端的压簧与柄部进入锁舌本体;用钥匙转动可转锁芯,带动锁片退出环槽,锁舌在压簧作用下退出锁孔,直退到柄部外端面与弯曲面相接触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吉万,
申请(专利权)人:胡吉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