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221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配液完毕之后,药液通过出液管、排液管、第一三通阀门、进液管、第二三通阀门,之后进入到储液罐,第二三通阀门连接有灌封液管对注射液输入到灌封机中,储液罐有连接管与灌封液管连接,从而对注射液进行中转,适应大批量生产,配液罐设置清洗喷头对配液罐内部进行清洗,清洗过的废液通过,出液管、排液管、第一三通阀门进入到废液罐内,很好的处理废液,整个装置很好的适应配液和灌封之间的处理操作,操作方便,适用于生产中。

Post-treatment device for mixture of Vernonia anthelmintica injection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ost-treatment device for injection preparation of Vernonia anthelmintica.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liquid distribution, the liquid is entered into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discharge pipe, drainage pipe, first three-way valve, intake pipe and second three-way valve. The second three-wa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ling liquid pipe to input the injection into the filling machine, and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ling liquid pipe, so that the injection can be injected into the filling machine. The injection is transferred to meet mass production. The sprinkler head is set in the dispensing tank to clean the inside of the dispensing tank. The washed waste liquid passes through. The effluent pipe, drainage pipe and the first three-way valve enter the waste liquid tank. The waste liquid is well treated. The whole device is well adapted to the treatment operation between dispensing and filling. It is easy to operate and suitable fo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驱虫斑鸠菊注射剂具有熟化和清除异常粘液质,温肤着色的作用,用于白癜风的治疗。对于驱虫斑鸠菊注射剂的生产来说,需要将配制好的药液注入到安瓿中,注入到安瓿之后就成为成品。对于注射液来说,配液之后到灌封之间的处理装置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的需要,适应性差。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配液完毕之后,药液通过出液管、排液管、第一三通阀门、进液管、第二三通阀门,之后进入到储液罐,第二三通阀门连接有灌封液管对注射液输入到灌封机中,储液罐有连接管与灌封液管连接,从而对注射液进行中转,适应大批量生产,配液罐设置清洗喷头对配液罐内部进行清洗,清洗过的废液通过,出液管、排液管、第一三通阀门进入到废液罐内,很好的处理废液,整个装置很好的适应配液和灌封之间的处理操作,操作方便,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包括有配液罐,所述配液罐底部连接有出液管,配液罐内顶部设置有清洗喷头,清洗喷头上方连接有注射水管;出液管往右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右侧设置有第一三通阀门,第一三通阀门右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右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门,第二三通阀门下方连接有储液罐;第二三通阀门右侧连接灌封液管,灌封液管右侧连接有灌封机。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门下方连接有废液罐。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泵。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罐右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在灌封液管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配液完毕之后,药液通过出液管、排液管、第一三通阀门、进液管、第二三通阀门,之后进入到储液罐,第二三通阀门连接有灌封液管对注射液输入到灌封机中,储液罐有连接管与灌封液管连接,从而对注射液进行中转,适应大批量生产,配液罐设置清洗喷头对配液罐内部进行清洗,清洗过的废液通过,出液管、排液管、第一三通阀门进入到废液罐内,很好的处理废液,整个装置很好的适应配液和灌封之间的处理操作,操作方便,适用于生产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其中:1-配液罐,2-出液管,3-清洗喷头,4-注射水管,5-排液管,6-第一三通阀门,7-进液管,8-第二三通阀门,9-储液罐,10-灌封液管,11-灌封机,12-出液阀门,13-废液罐,14-进液泵,15-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包括有配液罐1,所述配液罐1底部连接有出液管2,配液罐1内顶部设置有清洗喷头3,清洗喷头3上方连接有注射水管4;出液管2往右连接有排液管5,排液管5右侧设置有第一三通阀门6,第一三通阀门6右侧连接有进液管7,进液管7右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门8,第二三通阀门8下方连接有储液罐9;第二三通阀门8右侧连接灌封液管10,灌封液管10右侧连接有灌封机11。所述出液管2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2。所述第一三通阀门6下方连接有废液罐13。所述进液管7上设置有进液泵14。所述储液罐9右侧连接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连接在灌封液管10上。配液完毕之后,药液通过出液管2、排液管5、第一三通阀门6、进液管7、第二三通阀门8,之后进入到储液罐9,第二三通阀门8连接有灌封液管10对注射液输入到灌封机11中,储液罐9有连接管15与灌封液管10连接,从而对注射液进行中转,适应大批量生产,配液罐设置清洗喷头3对配液罐1内部进行清洗,清洗过的废液通过,出液管2、排液管5、第一三通阀门6进入到废液罐13内,很好的处理废液,整个装置很好的适应配液和灌封之间的处理操作,操作方便,适用于生产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包括有配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罐(1)底部连接有出液管(2),配液罐(1)内顶部设置有清洗喷头(3),清洗喷头(3)上方连接有注射水管(4);出液管(2)往右连接有排液管(5),排液管(5)右侧设置有第一三通阀门(6),第一三通阀门(6)右侧连接有进液管(7),进液管(7)右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门(8),第二三通阀门(8)下方连接有储液罐(9);第二三通阀门(8)右侧连接灌封液管(10),灌封液管(10)右侧连接有灌封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配液后处理装置,包括有配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罐(1)底部连接有出液管(2),配液罐(1)内顶部设置有清洗喷头(3),清洗喷头(3)上方连接有注射水管(4);出液管(2)往右连接有排液管(5),排液管(5)右侧设置有第一三通阀门(6),第一三通阀门(6)右侧连接有进液管(7),进液管(7)右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门(8),第二三通阀门(8)下方连接有储液罐(9);第二三通阀门(8)右侧连接灌封液管(10),灌封液管(10)右侧连接有灌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民李钦国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杨燕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