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34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33
本公开涉及一种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金属薄膜导线用于实现柔性基底上的电子器件内部和/或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依次生成掩膜层和掩膜保护层;将掩膜版图形转移到掩膜保护层上,形成掩膜保护层图形;根据掩膜保护层图形,对掩膜层进行刻蚀处理,形成刻蚀后的掩膜层;将刻蚀后的掩膜层转印至柔性基底;以刻蚀后的掩膜层为掩膜,在柔性基底上生成金属薄膜导线。其中,刻蚀后的掩膜层的图形与金属薄膜导线的图形之间形状互补。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在柔性基底上直接生成所需的金属薄膜导线,所生成的金属薄膜导线的精度高,能够满足对金属薄膜导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延展柔性电子、光子技术发展迅速,受到了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根本目标是制备出能够与人体组织良好集成的电子器件,用以监测人体组织的各种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电、脑电、血氧、血糖等生理信号,以及治疗如糖尿病,心律不齐、癫痫等各种疾病。相关技术中,将电子器件集成在柔性基底上,并通过柔性基底上的金属薄膜导线实现电子器件内部和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以使电子器件与人体组织良好集成。相关技术中,通过转印的方式将金属薄膜导线转印到柔性基底上,但此种方式适用范围不够广泛,不能满足不同材料的柔性基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用于实现柔性基底上的电子器件内部和/或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一面依次生成掩膜层和掩膜保护层;将掩膜版图形转移到所述掩膜保护层上,形成掩膜保护层图形;根据所述掩膜保护层图形,对所述掩膜层进行刻蚀处理,形成刻蚀后的掩膜层;将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用于实现柔性基底上的电子器件内部和/或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一面依次生成掩膜层和掩膜保护层;将掩膜版图形转移到所述掩膜保护层上,形成掩膜保护层图形;根据所述掩膜保护层图形,对所述掩膜层进行刻蚀处理,形成刻蚀后的掩膜层;将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转印至柔性基底;以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为掩膜,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生成金属薄膜导线,其中,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的图形与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的图形之间形状互补,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的宽度为30μm~1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薄膜导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用于实现柔性基底上的电子器件内部和/或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一面依次生成掩膜层和掩膜保护层;将掩膜版图形转移到所述掩膜保护层上,形成掩膜保护层图形;根据所述掩膜保护层图形,对所述掩膜层进行刻蚀处理,形成刻蚀后的掩膜层;将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转印至柔性基底;以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为掩膜,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生成金属薄膜导线,其中,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的图形与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的图形之间形状互补,所述金属薄膜导线的宽度为30μm~1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依次生成掩膜层和掩膜保护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板的一面生成牺牲层,以在所述牺牲层上依次生成所述掩膜层和所述掩膜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转印至柔性基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去除所述牺牲层,以使所述基板与所述刻蚀后的掩膜层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保护层为金属层,所述金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张迎超叶柳顺陆炳卫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