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337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包括选材、上胶、绕线、绝缘防护和烘干等步骤。在绕线前上RTV胶,首先可以作为绝缘材料来提高同一层线匝之间的绝缘性,同时,固化后还能到连接固定以及缝隙填充的作用,保持各线匝之间的距离并避免间隙的存在使线材与水、空气等发生接触而发生损耗;涂刷有环氧树脂胶的环氧玻璃丝纤维纱设置可以提高每层绕组间的绝缘性能以及电抗器的耐老化性能和机械性能;最后的RTV胶提高电抗器的耐水、耐臭氧、耐气候老化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抗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其中,干式电抗器由于其具有的结构简单、损耗小、价格低廉、免维护以及环保等特点,目前取代油浸电抗器已成为了主流产品。干式空心电抗器具有损耗小、噪音低、维护简单、不存在磁饱和现象,电抗线性度好等优点,在电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着这类产品运行时间的增长,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因使用不当、自然老化、运行条件恶劣、运行管理不过硬以及生产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干式空心电抗器故障频发、损坏甚至烧毁事故屡见不鲜,特别是在运行过程中的烧毁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干式空心电抗器进行改进,降低其发生烧毁的几率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根据需求计算线材的材质、直径、长度以及绕线圈数,选取直径比所需直径大的线材;S2、上胶,在绝缘骨架的表面喷涂一层RTV胶;S3、绕线,将线材卷绕到绝缘骨架上,完成一层卷绕后,将涂刷有环氧树脂胶的环氧玻璃丝纤维纱包覆到卷绕到绝缘骨架上绕组表面,并进行再次绕线,重复上述操作卷绕出所需层数的绕组;S4、绝缘防护,在完成绕线后的绕组表面喷涂RTV胶;S5、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根据需求计算线材的材质、直径、长度以及绕线圈数,选取直径比所需直径大的线材;S2、上胶,在绝缘骨架的表面喷涂一层RTV胶;S3、绕线,将线材卷绕到绝缘骨架上,完成一层卷绕后,将涂刷有环氧树脂胶的环氧玻璃丝纤维纱包覆到卷绕到绝缘骨架上绕组表面,并进行再次绕线,重复上述操作卷绕出所需层数的绕组;S4、绝缘防护,在完成绕线后的绕组表面喷涂RTV胶;S5、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S3步骤中,每层绕组起始和收尾的3-12匝线圈的间距呈加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层绕组起始和收尾的3-12匝线圈的间距呈从绝缘骨架中间向绝缘骨架两端渐大设置,且最大间距为中间正常线圈的1.5-3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生产工艺,其特征是:所述S2步骤中,绝缘骨架呈倒置方式固定,绕线过程呈至下往上进行绕制。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