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控制
,特别涉及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交叉口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频发,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违法行车走路等“中国式过马路”导致的。根据2016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数据显示,涉及行人违法过街造成的死亡数占信号交叉口事故死亡数的30%。据调查,行人交通违法多出于无所谓心理,由于没有处罚机制,大部分违法者认为交通法规与自己无关,作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违法了也不会被处理。另外,目前现有信号控制系统无法实现对行人违法行为的检测、预警、处罚等功能,部分交叉口信号配时不合理,导致行人等待时间过长,超出大部分人的忍耐限制,易导致违法多发,交通事故率上升。为了提升行人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逐渐形成文明礼让之风,自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交警部门掀起了机动车“礼让行人”整治活动,并在部分交叉口设置了抓拍设备,对违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处罚。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机动车驾驶员与行人、非机动车抢行的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地方又出现了车辆 ...
【技术保护点】
1.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包括中心平台、检测设备和警示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和所述警示设备均设置于相应的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设备包含若干行人预警立柱(1)和若干路面发光设施;每一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均设置于人行横道线与人行道的交界处,每一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均包括车辆通行灯光带模块(5)、动态投影灯模块(2)、定向扩音器模块、行人信号灯模块(3)、行人通行提示屏模块(4)、防撞模块以及主控器模块;所述车辆通行灯光带模块(5)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车辆通行方向一面,用于提高通行车辆警示效果;所述动态投影灯模块(2)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包括中心平台、检测设备和警示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和所述警示设备均设置于相应的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设备包含若干行人预警立柱(1)和若干路面发光设施;每一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均设置于人行横道线与人行道的交界处,每一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均包括车辆通行灯光带模块(5)、动态投影灯模块(2)、定向扩音器模块、行人信号灯模块(3)、行人通行提示屏模块(4)、防撞模块以及主控器模块;所述车辆通行灯光带模块(5)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车辆通行方向一面,用于提高通行车辆警示效果;所述动态投影灯模块(2)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行人过街方向一面,用于在人行横道上投射人影或文字动态警示图案,警示车辆有行人过街;所述定向扩音器模块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行人过街方向一面,用于发出语音警示,提醒行人纠正违章行为或安全有序过街;所述行人信号灯模块(3)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行人过街方向一面;所述行人通行提示屏模块(4)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面向行人过街方向一面;所述备用话筒模块布设在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背对行人过街方向一面,用于执勤民警或协警在需要时进行语音警示;所述主控制模块与路口信号灯控制系统连接,实时获取各方向信号灯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路面发光设施均包含人行横道灯光带、人行横道动态发光地砖和停车线发光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横道灯光带布设在所述人行横道线两端行人过街等待区内,用于向行人提示人行信号灯的状态;所述人行横道动态发光地砖布设在所述人行横道线的两侧,用于警示机动车驾驶员前方路口信号灯的状态;所述停止线发光光带布设在各方向停止线上方,用于警示机动车驾驶员前方路口信号灯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横道灯动态发光地砖为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模块为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一米以下部分的立柱外壳,用于增强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的防撞击能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时钟信号模块、状态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时钟信号模块、所述状态获取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检测设备和所述地面发光设施分别连接,实现对行人过街状态非机动车行驶状态的获取,并根据相应所述信号灯的状态对所述行人预警立柱(1)及所述地面发光设施发出控制指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平台设在控制中心机房,籍由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检测设备、所述警示设备,以及公安局人脸识别系统连接;所述中心平台根据所述检测设备采取的信息,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淑霞,沈明,马斌,高翔,黄慰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