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的新型荧光标记物及其融合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582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光荧光蛋白,所述远红光荧光蛋白包括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并且包括在第113位氨基酸处的突变,且在第120位氨基酸处不发生突变,其中,所述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D ID 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包括该远红光荧光蛋白的融合荧光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编码该远红光荧光蛋白或融合荧光蛋白的核酸,及包括该核酸的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源自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的新型荧光标记物及其融合蛋白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标记物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光荧光蛋白及其融合荧光蛋白,编码该远红光荧光蛋白或其融合荧光蛋白的核酸及载体。
技术介绍
远红光(FR)或近红外光(NIR)在动物组织中光吸收和光散射较低,有较高的穿透性,是穿透皮肤等大部分组织的能力最大的光谱区域。具有这类发光色素基团的荧光蛋白更适宜于动物活体组织的深层成像,是活体成像更为理想的荧光标记物。目前该类荧光标记物主要有两种,分子量大小均在35kD左右。一种源自绿色荧光蛋白(GFP),能自催化形成发色团,但是光谱范围有一定局限性,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在670nm左右,例如标记物TagRFP675。另一种源自存在于细菌中的受体蛋白,细菌光敏色素蛋白(BphP)。BphP主要利用线性四吡咯结构的胆绿素(BV)作为发色团;同时胆绿素BV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这意味着BphP类荧光标记物可应用于活的动物细胞和组织,且无需任何酶或外源辅助因子。BphP类标记物的代表有iFP系列和iRFP系列,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670nm~720nm,比如IFP2.0最大荧光发射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光荧光蛋白包括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并且包括在第113位氨基酸处的突变,且在第120位氨基酸处不发生突变,其中,所述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D ID 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光荧光蛋白包括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并且包括在第113位氨基酸处的突变,且在第120位氨基酸处不发生突变,其中,所述BDFP近红外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DIDNO:2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光荧光蛋白进一步包括在第125位氨基酸处的突变;优选地,所述远红光荧光蛋白进一步包括在第30位、第39位、第47位、第81位、第101位、第143位和/或第151位氨基酸处的突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第113位亮氨酸被突变为苯丙氨酸或甲硫氨酸;第125位甘氨酸被突变为半胱氨酸;优选地,第30位苯丙氨酸被突变为亮氨酸或丝氨酸;第39位谷氨酰胺被突变为精氨酸;第47位天冬酰胺被突变为丝氨酸;第81位甲硫氨酸被突变为苏氨酸;第101位天冬氨酸被突变为甘氨酸;第143位缬氨酸被突变为丙氨酸;或,第151位苏氨酸被突变为丙氨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光荧光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光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SEQID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陈彦蓉宋建勋卢艳华夏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