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钴矿选矿
,尤其涉及一种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
技术介绍
受矿石成因影响,一些地区的铜钴矿中含有较多的滑石、蛇纹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白云石、橄榄石等钙镁矿物,而这些钙镁矿物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自然可浮性,因此在对此类铜钴矿浮选过程中,这些钙镁矿物会随着目的矿物(铜矿物、钴矿物)一同富集于浮选精矿中,如得不到有效抑制,这些钙镁矿物会明显影响铜精矿品位,造成精矿中钙、镁含量超标,严重影响销售。此外,在磨矿过程中矿物之间会相互干扰,部分细粒级钙镁矿物非常容易附着于石英等硅酸盐矿物表面,虽然精矿中钙镁含量较低,但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精矿脉石含量超标,这严重影响了铜钴精矿品质。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铜钴矿精选过程中在矿浆自然pH值条件下通过添加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水玻璃等抑制剂来对钙镁矿物和硅酸盐矿物进行抑制,但这种方式的抑制作用效果不佳,仅能抑制部分易浮脉石,不能彻底解决精矿中脉石含量超标的问题,尤其是在矿浆中部分钙镁矿物可浮性较佳时,这种抑制方式明显无法对钙镁矿物有效抑制,精矿质量较差。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原矿进行磨矿,并在磨矿时加入pH调整剂,从而制得pH值为8~11的原矿矿浆;步骤2、向所述原矿矿浆中依次加入铜钴矿物调整剂、铜钴矿物捕收剂和起泡剂,并进行1~3次铜钴粗选和1~3次铜钴扫选,从而得到铜钴粗精矿和第一次尾矿;步骤3、对所述铜钴粗精矿进行再磨,并向进行再磨的磨矿机中添加钙镁矿物抑制剂,然后向再磨后矿浆中加入pH调整剂,使再磨后矿浆的pH值调整至5~7,再加入铜钴矿物捕收剂,并进行2~3次精选和2~3次精扫选,从而得到铜钴精矿和第二次尾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原矿进行磨矿,并在磨矿时加入pH调整剂,从而制得pH值为8~11的原矿矿浆;步骤2、向所述原矿矿浆中依次加入铜钴矿物调整剂、铜钴矿物捕收剂和起泡剂,并进行1~3次铜钴粗选和1~3次铜钴扫选,从而得到铜钴粗精矿和第一次尾矿;步骤3、对所述铜钴粗精矿进行再磨,并向进行再磨的磨矿机中添加钙镁矿物抑制剂,然后向再磨后矿浆中加入pH调整剂,使再磨后矿浆的pH值调整至5~7,再加入铜钴矿物捕收剂,并进行2~3次精选和2~3次精扫选,从而得到铜钴精矿和第二次尾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钴矿物捕收剂由黄原酸盐类捕收剂与针对性捕收剂混合而成;所述针对性捕收剂由磷酸二异辛酯与溶剂油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铜钴矿物捕收剂由黄原酸盐类捕收剂与针对性捕收剂混合而成,并且其中所述黄原酸盐类捕收剂用量为10~200g/t原矿,所述针对性捕收剂的用量为5~100g/t原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易浮钙镁矿物铜钴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铜钴矿物捕收剂由黄原酸盐类捕收剂与针对性捕收剂混合而成,并且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刚,胡志强,李成必,吴熙群,叶岳华,陈旭波,朴永超,田祎兰,李俊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