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5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用于在两根平行的现有梁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充浇筑新浇梁体,包括底模板和支撑组架,在所述两根现有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间隔的支撑组架;每组支撑组架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支撑梁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根现有梁体上,下支撑梁位于桥梁下部,并通过拉杆悬挂固定在上支撑梁上;底模板整体封闭拟浇筑的新浇梁体的下部,并由所有支撑组架的下支撑梁共同支撑。使得补充浇筑梁体不再受限于现有满堂支撑架的搭设条件,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工期短,对周边自然条件要求低,安全风险较易管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很多现有的一些桥梁需要进行改造或加固处理,以适应不断增加的超设计负荷的车流量。比如,在实践中大量存在这样的使用中的城市桥梁:桥的两侧为车行道,中间为相对较宽的绿化带,但是,随着城市车辆的大幅增加,现有的左右车行道已不能满足通行要求,于是,很多城市管理者会将中间的绿化带加以改造,以增加两侧的车行道。但改造会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因为原来的施工中,桥梁的中间绿化带下没有设置有和车行道下部一样的梁体,而是只设计了支撑在两侧车行道梁体上的预制板,当然预制板已经足以支撑原来的绿化重量,也满足相关的标准,但是,如果需要改造成车行道,却并不足以满足需求和相关保准,所以必须在相应的位置进行补充浇筑梁体,以达到相应的使用要求。如果采用传统现浇梁体施工,必须搭设满堂支撑架的方式进行,但满堂支撑架必须具备相应的桥底支撑条件,架体对下部的地基要求很高,并且存在施工成本高,工期长,各类安全风险突出,安全管控难度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用于在两根平行的现有梁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充浇筑新浇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和支撑组架,在所述两根现有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间隔的支撑组架;每组支撑组架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支撑梁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根现有梁体上,下支撑梁位于桥梁下部,并通过拉杆悬挂固定在上支撑梁上;底模板整体封闭拟浇筑的新浇梁体的下部,并由所有支撑组架的下支撑梁共同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用于在两根平行的现有梁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充浇筑新浇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和支撑组架,在所述两根现有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均匀间隔的支撑组架;每组支撑组架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支撑梁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根现有梁体上,下支撑梁位于桥梁下部,并通过拉杆悬挂固定在上支撑梁上;底模板整体封闭拟浇筑的新浇梁体的下部,并由所有支撑组架的下支撑梁共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支撑组架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设置有2根以上的拉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和下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辅助纵向梁,用于直接承载底模板上的负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悬吊式浇筑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通过在底模板上预设的孔洞穿出底模板,并且每根拉杆均套设有留置管,留置管的长度不小于新浇梁体的厚度,用于完成浇筑后,拉杆从留置管中取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王侨刘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