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回火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2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件回火加热炉。加热炉炉体的炉壁从外到内包括铁皮外壳、耐火纤维层、保温混凝土层、加热层,蓄水箱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保温混凝土层设有冷却风道,进风口连接通向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换气管,出风口连接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排气管,进风口连接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铸件回火过程中温差造成的加热炉炉体、蓄水箱的开裂破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Tempering Heating Furnace for Cast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mpering heating furnace for castings. The furnace wall of the heating furnace body includes iron shell, refractory fiber layer,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layer and heating layer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water inlet and drainage port. The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cooling air duct.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exchange pipe of the furnace body leading to the heating furnace body, the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l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crack and damage of heating furnace body and water storage tank cau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the tempering process of castings,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件回火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铸件回火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回火加热炉。
技术介绍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和高温回火的综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使钢材具有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在保持较高的强度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符合生产生活的需求。铸件整体淬回火时对温度掌控难以把握,容易影响钢材的质量。淬火装置在淬火、回火过程中,温度反差大,造成设备开裂、破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降低回火温差,减少设备开裂、损坏的铸件回火加热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铸件回火加热炉,包括加热炉炉体,所述加热炉炉体的炉壁从外到内包括铁皮外壳1、耐火纤维层2、保温混凝土层3、加热层4,所述加热层4为电加热丝在石墨层中网状分布,加热炉炉体内设有蓄水箱5和温度探头6,所述蓄水箱5设有进水口51和排水口5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混凝土层3设有冷却风道31,冷却风道31连接保温混凝土层内部的空气腔体32,冷却风道31设有进风口33和出风口34,进风口33连接通向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换气管35,出风口34连接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排气管36,进风口33、出风口34上分别设有阀门,进风口33连接鼓风机7,所述耐火纤维层2为石墨毡。优化,加热炉炉体底部设有导轨,蓄水箱5底部设有滚轮,滚轮设于导轨中,加热炉炉体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铰接窗口,加热炉炉体外部对应窗口处分别设有伸缩气缸8,由伸缩气缸8来推动蓄水箱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淬火过程,进风口33、出风口34、炉体换气管35和炉体排气管36上的阀门关闭,加热炉炉体内部加热,此时空气腔体32起到保温作用。回火降温时,进风口33、出风口34、炉体换气管35和炉体排气管36上的阀门打开,鼓风机对空气腔体32、加热炉炉体内部空气进行置换,降低加热炉炉体本身温度,同时降低蓄水箱的温度,减少蓄水箱中打入冷却水造成的温差,减少温差造成的加热炉炉体、蓄水箱的开裂破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降低了铸件回火过程中温差造成的加热炉炉体、蓄水箱的开裂破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铸件回火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铁皮外壳-1、耐火纤维层-2、保温混凝土层-3、冷却风道-31、空气腔体-32、进风口-33、出风口-34、炉体换气管-35、炉体排气管-36、加热层-4、蓄水箱-5、进水口-51、排水口-52、温度探头-6、鼓风机-7、伸缩气缸-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铸件回火加热炉,包括加热炉炉体,所述加热炉炉体的炉壁从外到内包括铁皮外壳1、耐火纤维层2、保温混凝土层3、加热层4,所述加热层4为电加热丝在石墨层中网状分布,加热炉炉体内设有蓄水箱5和温度探头6,所述蓄水箱5设有进水口51和排水口5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混凝土层3设有冷却风道31,冷却风道31连接保温混凝土层内部的空气腔体32,冷却风道31设有进风口33和出风口34,进风口33连接通向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换气管35,出风口34连接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排气管36,进风口33、出风口34上分别设有阀门,进风口33连接鼓风机7,所述耐火纤维层2为石墨毡。优化,加热炉炉体底部设有导轨,蓄水箱5底部设有滚轮,滚轮设于导轨中,加热炉炉体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铰接窗口,加热炉炉体外部对应窗口处分别设有伸缩气缸8,由伸缩气缸8来推动蓄水箱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本技术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铸件回火加热炉,包括加热炉炉体,所述加热炉炉体的炉壁从外到内包括铁皮外壳(1)、耐火纤维层(2)、保温混凝土层(3)、加热层(4),所述加热层(4)为电加热丝在石墨层中网状分布,加热炉炉体内设有蓄水箱(5)和温度探头(6),所述蓄水箱(5)设有进水口(51)和排水口(5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混凝土层(3)设有冷却风道(31),冷却风道(31)连接保温混凝土层内部的空气腔体(32),冷却风道(31)设有进风口(33)和出风口(34),进风口(33)连接通向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换气管(35),出风口(34)连接加热炉炉体内的炉体排气管(36),进风口(33)、出风口(34)上分别设有阀门,进风口(33)连接鼓风机(7),所述耐火纤维层(2)为石墨毡。

【技术特征摘要】
1.铸件回火加热炉,包括加热炉炉体,所述加热炉炉体的炉壁从外到内包括铁皮外壳(1)、耐火纤维层(2)、保温混凝土层(3)、加热层(4),所述加热层(4)为电加热丝在石墨层中网状分布,加热炉炉体内设有蓄水箱(5)和温度探头(6),所述蓄水箱(5)设有进水口(51)和排水口(5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混凝土层(3)设有冷却风道(31),冷却风道(31)连接保温混凝土层内部的空气腔体(32),冷却风道(31)设有进风口(33)和出风口(34),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富玲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翔龙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