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992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传输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内腔、进气口、固定螺丝、散热风扇、散热元件、导热底板、导热条和传输平台机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光传输平台的后端设置带有散热单元的散热内腔,散热内腔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可拆卸的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将散热单元上由光传输平台产生的热量抽出,实现对光传输平台的散热;相邻的导热条在导热底板上形成散热通道,使导热底板和导热条上的热量通过通道散出,散热效率高;散热风扇可在不影响光传输平台工作的情况下,随时更换,保证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本装置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传输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将机架及其可插入式应用模块的散热设计均采取模块自带风扇强制通风散热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由于机架中应用模块的安装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模块越来越趋向薄型化,这就迫使风扇越来越微型化。如果要继续保持风扇的流量,势必要大幅提高风扇的转速,这又会导致风扇的寿命大幅缩短并增加噪声,环保节能性差,而且风扇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将停止工作才能更换风扇,所以这对于光通信系统设备的不间断工作是非常不利的,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灵活调节,所以不易推广使用。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内腔、进气口、固定螺丝、散热风扇、散热元件、导热底板、导热条和传输平台机架;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散热内腔,所述散热内腔左侧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散热内腔(101)、进气口(102)、固定螺丝(103)、散热风扇(2)、散热元件(3)、导热底板(301)、导热条(302)和传输平台机架(4);所述壳体(1)内设有所述散热内腔(101),所述散热内腔(101)左侧设有所述进气口(102),所述壳体(1)外的上下两侧设有所述固定螺丝(103),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固定螺丝(103)固定在所述传输平台机架(4)上;所述散热风扇(2)为蜗轮式风扇,所述散热风扇(2)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1)右侧,所述散热风扇(2)的进风口与所述散热内腔(101)右侧连通;所述散热元件(3)设于所述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传输平台的内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散热内腔(101)、进气口(102)、固定螺丝(103)、散热风扇(2)、散热元件(3)、导热底板(301)、导热条(302)和传输平台机架(4);所述壳体(1)内设有所述散热内腔(101),所述散热内腔(101)左侧设有所述进气口(102),所述壳体(1)外的上下两侧设有所述固定螺丝(103),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固定螺丝(103)固定在所述传输平台机架(4)上;所述散热风扇(2)为蜗轮式风扇,所述散热风扇(2)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1)右侧,所述散热风扇(2)的进风口与所述散热内腔(101)右侧连通;所述散热元件(3)设于所述散热内腔(101)内,所述散热元件(3)包括所述导热底板(301)和所述导热条(302),所述导热底板(301)设于所述散热内腔(101)的内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力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经合纬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