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7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技术领域,是真正意义上的铁艺快装装配式基础,具体为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适用于电网66kV~110kV线路直线杆塔,由构成基础受力整体完整性的型钢框架和基础配重的废旧铸铁铸块及相应连接体系构成,通过结构的框架固定、销锚、啮合、耐久防腐等技术完全实现了装配式基础的技术要求。铸铁块与型钢框架分为底层结构、标准层结构;标准层根据具体杆塔受力情况可以由具体设计增加标准层数。为了保证严密契合性,铸铁块的边缘都根据型钢的特点进行了倒角处理,这个技术是必要的。同时应用CGM灌浆料灌注内部微缝隙,保证了基础的纯力学性能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
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
,具体为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
技术介绍
伴随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传统的混凝土基础保护通常采用增加混凝土的标号和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措施,如此增加了混凝土的使用成本,而且当混凝土受到外力破坏或者施工不当时势必会影响到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目前,市场废旧铸铁资源浪费严重,如何将此资源充分利用来解决工程建设中材料问题、建设速度及工期问题、积木模块化快速装配等实际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适用于电网66kV~110kV线路直线杆塔,包括,由构成基础受力整体完整性的型钢框架和基础配重的多个铸铁块构成,所述的铸铁块之间通过型钢框架实现装配固定,实现积木式快装装配式铁艺基础。本方案中采用的铸铁块为废旧钢铁铸成。型钢框架实现基础受力的整体性/完整性/可靠性,废旧铸铁块/铸铁块通过结构的框架固定、销锚、啮合等技术能完全实现装配式基础的受压和抗拔的受力要求,真正实现了积木式快装装配式铁艺基础。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础,包括中间凸起的芯体以及环绕芯体固定设置的基座;所述的芯体与基座均由多个预制铸铁块竖直方向积木拼装固定,形成多层状,以基座的上端面为基准线将芯体分为上部芯体与下部芯体。这里面铸铁块与型钢框架分为底层结构、标准层结构;标准层根据具体杆塔受力情况可以由具体设计增加标准层数。进一步地,所述的铸铁块为长方体状,上、下端面的四个边均为台阶面凹进设计。进一步地,所述的芯体呈长方体状,下部芯体的每层铸铁块的四周固定包有型钢框,铸铁块的边缘都根据型钢的特点进行了倒角处理,型钢框的翼板置于对应的台阶面上;上芯体为多个铸铁块竖向搭建形成,在上芯体每个竖直棱边上焊接固定有角钢框,同时在上芯体的上端面上的四周台阶面上均固定一加筋肋板。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为多层设计,每层由多个铸铁块依次连接并固定在对应层芯体的型钢框上,铸铁块相邻的边通过型钢框连接;铸铁块上没有固定型钢框的边上固定槽钢框。水平方向上铸铁块与铸铁块之间通过型钢框连接,竖直方向上通过将上下的型钢框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芯体上的铸铁块上均设有至少4个螺栓通孔,通孔底部周围设有开槽,通过地角螺栓将中心芯体的铸铁块对串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的非中心铸铁块上均设有一个螺栓通孔,同列的铸铁块之间通过螺栓对穿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基座的每个侧面上焊接至少4个加强肋板。进一步地,在上芯体与基座交接处焊接多个三角板加筋肋,加筋肋的一个三角边焊接在上芯体上,另一个三角边焊接在底面基座上。进一步地,在每层的型钢框架以及槽钢框上涂两度环氧树脂,同时在基础外侧均采用三布五涂防腐处理;在铸铁块上的开槽、通孔、通孔与螺栓间隙、铸铁块与型钢框的间隙均处用CGM灌浆料灌注密实。本技术的优势在于:基础结构以废旧铸铁铸造、型钢框架及结构有效连接、等效增强、安全可靠、同步完成抗压抗拔性能、技术经济、满足国家电网现有图集及相应技术,通过现场快速积木式装配/焊接,很好的实现了工程建设、工程抢险/救灾/应急项目/临时工程的多快好省/节约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的工程目标,保障电网建设有序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铸铁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座底层的铸铁块分布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具体为电网66kV~110kV线路直线杆塔废旧铸铁基础,包括中间凸起的芯体1以及环绕芯体固定设置的基座2;芯体1由多个预制铸铁块3竖直方向拼装固定形成多层状,以基座2的上端面为基准线将芯体1分为上部芯体与下部芯体。参考图2,作为方案的改进,铸铁块3为采用废旧钢铁铸成的长方体状,上、下端面的四个边均为台阶面凹进设计,也就是上、下端面的中心均凸起一部分。整个芯体1呈长方体状,下部芯体的每层铸铁块3的四周固定焊接有型钢框4,铸铁块的边缘为了配合型钢的特点进行了倒角处理,以便与型钢框更加贴合。现有的型钢框4具有上下平行的翼板以及中间连接的腹板部分.型钢框4的上下翼板置于铸铁块对应的台阶面上对铸铁块实现固定,芯体铸铁块3的侧面与型钢框的腹板的一侧面相接触,台阶面的设计是为了使得铸铁块更好与型钢框4进行配合,在对铸铁块3进行包边固定的时候,使得上下面上没有凸起部分。上芯体为多个铸铁块3竖向搭建形成,在上芯体每个竖直棱边上均固定焊接与上芯体高度相互匹配的角钢框10,同时在上芯体的上端面上的四周台阶面上均固定一水平加筋肋板5。作为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基座2为多层设计,参考图3-4,每层由多个铸铁块3依次连接并固定在对应层芯体1的型钢框4上,铸铁块3之间相邻的边通过型钢框4连接;铸铁块3上没有固定型钢框4的边上固定槽钢框6。水平方向上相邻铸铁块3与铸铁块3之间通过型钢框4连接,竖直方向上通过将上下的型钢框4焊接在一起。作为方案的改进,所述芯体上的每个铸铁块3上均设有至少4个螺栓通孔7,通过地角螺栓8将全部铸铁块3对串固定。所述基座2上的铸铁块3上均设有一个螺栓通孔,同列的铸铁块之间通过螺栓对穿固定。用对穿螺孔嵌槽/对穿螺孔/对穿螺栓实现平滑安装、废旧铸铁块积木式完整对接,形成基础整体无变形性。作为方案的改进,在所述基座2的每个侧面上焊接至少4个加强肋板5,其中两个分别固定在基座2竖向棱边处。作为方案的改进,在上部芯体与基座2交接处焊接多个三角板加筋肋9,加筋肋9的一个三角边焊接在上部芯体上,另一个三角边焊接在底面基座2上。作为方案的改进,在基座的底部及侧面上,垂直于基座分别焊接有多根具有一定长度的类似于弹簧的螺旋形的加强钢筋,埋在土里可以增强该基础的稳定性。作为方案的改进,该基础还包括一个倾斜检测系统,该系统为在该基础上方组建的杆塔一侧设置一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一拉力传感器,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连接,该传感器与一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一报警器连接,安全静止状态下,预先在控制器上设有安全检测值范围,当杆塔发生倾斜时候,会带动弹簧的拉力改变,进而传感器将检测的值传输给控制器,当拉力值大于改范围的时候或者小于该范围值的时候,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加强注意。对于传感器或者控制器的供电可以采增设太阳能板来实现。作为方案的改进,在每层的型钢框架以及槽钢框上涂两度环氧树脂。基础框架,拼装就位后涂两度环氧树脂。地脚螺栓8,每层安装完成后均需校正,用CGM灌浆料灌注密实,并不得影响后续安装。全包覆防腐,在基础外侧均采用三布五涂防腐处理,模块化安装时须有具体措施不得对防腐层产生破坏。布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基础边侧回填土要按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回填,夯实回填时不得破坏基础的防腐层。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应为λc≧0.95,干容重为βd≧15.5kN/m。本基础在快速装配过程中,一旦发现防腐有破损须及时修补,必要时应热涂两度改性热沥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由构成基础的型钢框架和基础配重的多个铸铁块构成,所述的铸铁块之间通过型钢框架实现装配固定;所述的基础包括中间凸起的芯体以及环绕芯体设置的基座;所述的芯体与基座均由多个预制铸铁块拼装搭建而成,以基座的上端面为基准线将芯体分为上部芯体与下部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由构成基础的型钢框架和基础配重的多个铸铁块构成,所述的铸铁块之间通过型钢框架实现装配固定;所述的基础包括中间凸起的芯体以及环绕芯体设置的基座;所述的芯体与基座均由多个预制铸铁块拼装搭建而成,以基座的上端面为基准线将芯体分为上部芯体与下部芯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铁块为长方体状,上、下端面的四个边均为台阶面凹进设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呈长方体状,下部芯体的每层铸铁块的四周固定包有型钢框,型钢框的翼板置于对应的台阶面上;上部芯体为多个铸铁块竖向搭建形成,在上部芯体每个竖直棱边上均焊接一角钢框,同时在上芯体的上端面上的四周台阶面上均固定一加筋肋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线路直线杆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为多层设计,每层由多个铸铁块依次连接并固定在对应层芯体的型钢框上,铸铁块相邻的边通过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炳友贺莹盛世强佟薇薇李宇星孙炎路晓明崔琳琳姜欣周炳一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