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7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包括中心桩基柱以及若干组辅基柱,所述的中心桩基柱设置在中心桩基础中,所述的中心桩基础包括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所述的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均由钢筋网作骨架并有混凝土浇筑构成,坚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中,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松土层中,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基础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中心桩基柱通过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进行支撑,坚土层基础有效的提高了钢架构的纵向承载,呈倒三角的第一松土层有效的缓解土层的斜切沉降,进一步提高钢架构基础稳定性,辅基柱与中心桩基础连接,进一步的提高钢架构的横向牵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及电网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根据变电站建设中的节能、环保、抗震、标准化的要求,在研究与应用中发现,钢结构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由于大型室外变电站的钢架构体型较大,承载设备较多,故需要加强底部基础的稳定性,特别实在松土较厚的区域直接采用打桩容易发生不规整沉降,影响钢架构整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包括中心桩基柱以及若干组辅基柱,所述的中心桩基柱设置在中心桩基础中,所述的中心桩基础包括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所述的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均由钢筋网作骨架并有混凝土浇筑构成,坚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中,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松土层中,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基础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截面呈倒梯形且中心设置有第一槽位,所述的中心桩基柱包括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法兰盘,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插设在第一松土层基础的第一槽位内并与坚土层基础浇筑固定,连接柱套接在第一基础套接柱的腔体内,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的法兰盘依次自上而下套接并通过地螺丝与第一松土层基础相对固定,若干组辅基柱呈向中心桩基柱同心围绕排布,所述的辅基柱设置在第二松土层基础上,辅基柱包括第二基础套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二松土层基础设置有套接第二基础套柱的第二槽位,所述的第二基础套柱插设在第二槽位内并与第二松土层基础浇筑固定,所述的第二基础套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法兰盘相互叠加并通过地螺丝与第二松土层基础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外壁面固定,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盘,所述的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边沿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件的若干通孔,螺栓件穿设在通孔上使得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相互固定,所述的第一固定盘的端面设置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的四组边角处各设置有一组弹性橡胶块,所述的四组弹性橡胶块围绕构成安装槽位,所述的第二固定盘设置有配合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的任一壁面与固定槽的壁面呈45°。进一步的:所述的松土层的地表面还设置有承载钢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中心桩基柱通过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进行支撑,坚土层基础有效的提高了钢架构的纵向承载,呈倒三角的第一松土层有效的缓解土层的斜切沉降,进一步提高钢架构基础稳定性,辅基座设置在第二松土层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钢架构的横向牵引,同时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通过固定块与弹性橡胶块的相互制约作用,有效的缓解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横向摆动作用,进一步提高钢架构基础整体的稳定性,使得钢架构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性、抗压以及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包括中心桩基柱以及若干组辅基柱,所述的中心桩基柱设置在中心桩基础中,所述的中心桩基础包括坚土层基础3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41,所述的坚土层基础3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41均由钢筋网作骨架并有混凝土浇筑构成,坚土层基础3设置在坚土层1中,第一松土层基础41设置在松土层2中,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41设置在坚土层基础3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41截面呈倒梯形且中心设置有第一槽位,所述的中心桩基柱包括第一基础套柱51、连接柱52以及第一支撑柱53,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51、连接柱52以及第一支撑柱53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法兰盘,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51插设在第一松土层基础41的第一槽位内并与坚土层基础3浇筑固定,连接柱52套接在第一基础套接柱的腔体内,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51、连接柱52以及第一支撑柱53的法兰盘依次自上而下套接并通过地螺丝6与第一松土层基础41相对固定,若干组辅基柱呈向中心桩基柱同心围绕排布,所述的辅基柱设置在第二松土层基础42上,辅基柱包括第二基础套柱71和第二支撑柱72,所述的第二松土层基础42设置有套接第二基础套柱71的第二槽位,所述的第二基础套柱71插设在第二槽位内并与第二松土层基础42浇筑固定,所述的第二基础套柱71和第二支撑柱72的法兰盘相互叠加并通过地螺丝6与第二松土层基础42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柱53和第二支撑柱72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杆件包括第一连接杆81和第二连接杆82,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1和第二连接杆82的一端通过螺栓件84分别与第一支撑柱53和第二支撑柱72的外壁面固定,所述的第一连接杆8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盘88,所述的第二连接杆8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盘89,所述的第一固定盘88和第二固定盘89的边沿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件84的若干通孔83,螺栓件84穿设在通孔83上使得第一固定盘88和第二固定盘89相互固定,所述的第一固定盘88的端面设置固定槽85,所述的固定槽85的四组边角处各设置有一组弹性橡胶块86,所述的四组弹性橡胶块86围绕构成安装槽位,所述的第二固定盘89设置有配合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固定块87,所述的固定块87的任一壁面与固定槽85的壁面呈45°,所述的松土层2的地表面还设置有承载钢板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钢架构基础的施工结构,保证钢架构底部的承载性能,保证了钢架构基础上方架设的钢架构的优良性能,本实施例可采用柱形钢管依次通过法兰盘连接依次向上对变电站的钢架构进行架设,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中心桩基柱通过坚土层基础3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41进行支撑,坚土层基础3有效的提高了钢架构的纵向承载,呈倒三角的第一松土层2有效的缓解土层的斜切沉降,进一步提高钢架构基础稳定性,辅基柱与中心桩基础连接,进一步的提高钢架构的横向牵引,同时第一连接盘88和第二连接盘89通过固定块87与弹性橡胶块86的相互制约作用,有效的缓解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横向摆动作用,进一步提高钢架构基础整体的稳定性,使得钢架构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性、抗压以及抗震性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桩基柱以及若干组辅基柱,所述的中心桩基柱设置在中心桩基础中,所述的中心桩基础包括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所述的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均由钢筋网作骨架并有混凝土浇筑构成,坚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中,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松土层中,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基础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截面呈倒梯形且中心设置有第一槽位,所述的中心桩基柱包括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法兰盘,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插设在第一松土层基础的第一槽位内并与坚土层基础浇筑固定,连接柱套接在第一基础套接柱的腔体内,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的法兰盘依次自上而下套接并通过地螺丝与第一松土层基础相对固定,若干组辅基柱呈向中心桩基柱同心围绕排布,所述的辅基柱设置在第二松土层基础上,辅基柱包括第二基础套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二松土层基础设置有套接第二基础套柱的第二槽位,所述的第二基础套柱插设在第二槽位内并与第二松土层基础浇筑固定,所述的第二基础套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法兰盘相互叠加并通过地螺丝与第二松土层基础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变电站钢构架基础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桩基柱以及若干组辅基柱,所述的中心桩基柱设置在中心桩基础中,所述的中心桩基础包括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所述的坚土层基础以及第一松土层基础均由钢筋网作骨架并有混凝土浇筑构成,坚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中,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松土层中,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设置在坚土层基础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松土层基础截面呈倒梯形且中心设置有第一槽位,所述的中心桩基柱包括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法兰盘,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插设在第一松土层基础的第一槽位内并与坚土层基础浇筑固定,连接柱套接在第一基础套接柱的腔体内,所述的第一基础套柱、连接柱以及第一支撑柱的法兰盘依次自上而下套接并通过地螺丝与第一松土层基础相对固定,若干组辅基柱呈向中心桩基柱同心围绕排布,所述的辅基柱设置在第二松土层基础上,辅基柱包括第二基础套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二松土层基础设置有套接第二基础套柱的第二槽位,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攀李开彦黄新卢波胡非熊明尹志超张文浩王劲松侯天燕余建明武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石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