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255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矫直机,包括压紧基座、固定板和放线机构,压紧基座横向位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顶端与压紧基座外壁焊接固定,固定板另一侧顶端与放线机构焊接固定,利用设置的纵向移动缆盘将电气传动装置移动至平台的后端,并推入升降机所在的平台,通过两侧气动卡盘夹紧缆盘,实现放线过程中使缆盘旋转且与缆绞相反以达到缆线的退扭效果。

A Continuous Straighte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straighten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ompacting base, a fixing plate and a stringing mechanism. The transverse position of the compact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plate, the top of one side of the fixing plate is welded and fix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mpacting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xing plate is welded and fixed with the stringing mechanism. On the platform where the machine is located, the cable tray is clamped by pneumatic chucks on both sides, so that the cable tray is rotated and opposite to the cable strand in the course of wiring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cable twi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矫直机
本技术涉及矫直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连续矫直机。
技术介绍
我国在矫直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才有了对矫直技术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在矫直机械的研制和矫直理论的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过程控制方面,正由人工控制逐渐转向计算机控制。随着线材加工技术的发展,对线材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对线材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由于铜线运输用工字形绕线桶,所以铜线在成型插线前需要矫直。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手工对铜线进行压力矫直,其矫直精度不够高,且很容易因为受力的不均匀而出现压痕,影响矫直的效率。一般的矫直机则只能单独对铜线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矫直,矫直效果不佳,一般单层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是由一个绞笼单独一个方向转动绞合而成的光缆,一个方向转动的很容易使光缆产生向那个方向扭转的一个应力,其线材易发生自绞的情形,而影响绞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矫直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矫直机,包括压紧基座、压板、固定板和放线机构,所述压紧基座横向位置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顶端与压紧基座外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另一侧顶端与放线机构焊接固定,所述压紧基座上方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压紧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正下方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下底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压紧基座外侧端切割有出线端,所述固定板一侧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矫直机构,所述水平矫直机构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水平矫直机构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水平矫直装置,所述水平矫直装置与水平矫直机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水平矫直装置上顶面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下底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步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下表面焊接固定有挤压槽,所述水平矫直装置下底面中心位置处焊接固定有支撑槽,所述固定板另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转动压轮,所述压板上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压板下底面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压板通过调节弹簧与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侧顶端设置有放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纵向移动缆盘,所述纵向移动缆盘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纵向移动缆盘中心位置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顶端固定连接有摆线针轮电机,所述纵向移动缆盘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气动卡盘,所述气动卡盘位于转轴外端,所述气动卡盘外顶端焊接固定有电气传动装置,所述电气传动装置焊接固定于旋转放线架上表面,所述旋转放线架上顶端固定连接有速度调节器,所述速度调节器与摆线针轮电机联动,所述转轴内顶端竖向位置底端设置有升降机,所述转轴外顶端焊接固定有外轮套,所述外轮套外侧端切割有线束,所述线束与每组上下排列的转动压轮接合处处于同一轴线。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驱动电机联动,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所述主动轮和与其匹配的从动轮压紧水平矫直机构。优选的,所述出线端与主动轮与从动轮接合位置处于同一轴线,所述出线端与水平矫直机构中心间隙连通。优选的,所述支撑槽与挤压槽处于同一轴线,所述支撑槽与挤压槽接合处中心位置为圆柱形中空筒状。优选的,所述多个转动压轮上下交错排列构成,所述每组上下排列的转动压轮接合处存有间隙,所述上方的转动压轮固定于压板内部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调节弹簧与调节旋钮联动,所述固定板下底面两侧顶端下表面焊接固定有固定底座。优选的,所述气动卡盘位于纵向移动缆盘外表面中心处,且所述气动卡盘置于放线机构外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设置的纵向移动缆盘将电气传动装置移动至平台的后端,并推入升降机所在的平台,通过两侧气动卡盘夹紧缆盘,实现放线过程中使缆盘旋转且与缆绞相反以达到缆线的退扭效果。2.利用设置的伸缩气缸与步进电机的配合,达到对于缆线在挤压槽与支撑槽内部的挤压矫直,实现水平矫直装置设备结构的简单方便。3.利用水平矫直机构设置的若干转动压轮相互交错构成的线性矫直机构,实现对于线束的矫直,并通过调节旋钮与调节弹簧的配合调节压板高度,用以调节压板的压紧力。4.利用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与从动轮转动,通过调节驱动电机控制转动的圈数,从而达到定长的目的,同时将矫直后的线束从出线端导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平矫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压紧基座1、主动轮2、从动轮3、出线端4、驱动电机5、水平矫直机构6、固定底座7、水平矫直装置8、转动压轮9、调节旋钮10、调节弹簧11、压板12、放线机构13、外轮套14、线束15、固定板16、纵向移动缆盘17、摆线针轮电机18、升降机19、转轴20、旋转放线架21、速度调节器22、气动卡盘23、电气传动装置24、伸缩气缸25、步进电机26、伸缩杆27、挤压槽28、支撑槽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矫直机,包括压紧基座1、压板12、固定板16和放线机构13,压紧基座1横向位置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一侧顶端与压紧基座1外壁焊接固定,固定板16另一侧顶端与放线机构13焊接固定,压紧基座1上方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与压紧基座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正下方设置有主动轮2,主动轮2下底端设置有从动轮3,压紧基座1外侧端切割有出线端4,固定板16一侧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矫直机构6,水平矫直机构6中心位置为中空,水平矫直机构6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水平矫直装置8,水平矫直装置8与水平矫直机构6上表面焊接固定,水平矫直装置8上顶面设置有伸缩气缸25,伸缩气缸2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6,步进电机26下底端设置有伸缩杆27,伸缩杆27与步进电机26固定连接,伸缩杆27下表面焊接固定有挤压槽28,水平矫直装置8下底面中心位置处焊接固定有支撑槽29,固定板16另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转动压轮9,压板12上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调节旋钮10,压板12下底面设置有调节弹簧11,压板12通过调节弹簧11与固定板16螺纹连接,固定板16另一侧顶端设置有放线机构13,放线机构13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纵向移动缆盘17,纵向移动缆盘17中心处设置有转轴20,纵向移动缆盘17中心位置与转轴20转动连接,转轴20上顶端固定连接有摆线针轮电机18,纵向移动缆盘17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气动卡盘23,气动卡盘23位于转轴20外端,气动卡盘23外顶端焊接固定有电气传动装置24,电气传动装置24焊接固定于旋转放线架21上表面,旋转放线架21上顶端固定连接有速度调节器22,速度调节器22与摆线针轮电机18联动,转轴20内顶端竖向位置底端设置有升降机19,转轴20外顶端焊接固定有外轮套14,外轮套14外侧端切割有线束15,线束15与每组上下排列的转动压轮9接合处处于同一轴线;主动轮2与驱动电机5联动,从动轮3与主动轮2啮合,主动轮2和与其匹配的从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矫直机,包括压紧基座(1)、压板(12)、固定板(16)和放线机构(13),所述压紧基座(1)横向位置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一侧顶端与压紧基座(1)外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16)另一侧顶端与放线机构(13)焊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基座(1)上方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与压紧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正下方设置有主动轮(2),所述主动轮(2)下底端设置有从动轮(3),所述压紧基座(1)外侧端切割有出线端(4),所述固定板(16)一侧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矫直机构(6),所述水平矫直机构(6)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水平矫直机构(6)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水平矫直装置(8),所述水平矫直装置(8)与水平矫直机构(6)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水平矫直装置(8)上顶面设置有伸缩气缸(25),所述伸缩气缸(2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6),所述步进电机(26)下底端设置有伸缩杆(27),所述伸缩杆(27)与步进电机(2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7)下表面焊接固定有挤压槽(28),所述水平矫直装置(8)下底面中心位置处焊接固定有支撑槽(29),所述固定板(16)另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转动压轮(9),所述压板(12)上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调节旋钮(10),所述压板(12)下底面设置有调节弹簧(11),所述压板(12)通过调节弹簧(11)与固定板(16)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16)另一侧顶端设置有放线机构(13),所述放线机构(13)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纵向移动缆盘(17),所述纵向移动缆盘(17)中心处设置有转轴(20),所述纵向移动缆盘(17)中心位置与转轴(20)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上顶端固定连接有摆线针轮电机(18),所述纵向移动缆盘(17)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气动卡盘(23),所述气动卡盘(23)位于转轴(20)外端,所述气动卡盘(23)外顶端焊接固定有电气传动装置(24),所述电气传动装置(24)焊接固定于旋转放线架(21)上表面,所述旋转放线架(21)上顶端固定连接有速度调节器(22),所述速度调节器(22)与摆线针轮电机(18)联动,所述转轴(20)内顶端竖向位置底端设置有升降机(19),所述转轴(20)外顶端焊接固定有外轮套(14),所述外轮套(14)外侧端切割有线束(15),所述线束(15)与每组上下排列的转动压轮(9)接合处处于同一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矫直机,包括压紧基座(1)、压板(12)、固定板(16)和放线机构(13),所述压紧基座(1)横向位置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一侧顶端与压紧基座(1)外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16)另一侧顶端与放线机构(13)焊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基座(1)上方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与压紧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正下方设置有主动轮(2),所述主动轮(2)下底端设置有从动轮(3),所述压紧基座(1)外侧端切割有出线端(4),所述固定板(16)一侧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矫直机构(6),所述水平矫直机构(6)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水平矫直机构(6)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水平矫直装置(8),所述水平矫直装置(8)与水平矫直机构(6)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水平矫直装置(8)上顶面设置有伸缩气缸(25),所述伸缩气缸(2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6),所述步进电机(26)下底端设置有伸缩杆(27),所述伸缩杆(27)与步进电机(2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7)下表面焊接固定有挤压槽(28),所述水平矫直装置(8)下底面中心位置处焊接固定有支撑槽(29),所述固定板(16)另一侧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转动压轮(9),所述压板(12)上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调节旋钮(10),所述压板(12)下底面设置有调节弹簧(11),所述压板(12)通过调节弹簧(11)与固定板(16)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16)另一侧顶端设置有放线机构(13),所述放线机构(13)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纵向移动缆盘(17),所述纵向移动缆盘(17)中心处设置有转轴(20),所述纵向移动缆盘(17)中心位置与转轴(20)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上顶端固定连接有摆线针轮电机(18),所述纵向移动缆盘(17)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喜庆
申请(专利权)人: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