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睿杰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78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降解餐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植物纤维破碎效率,并且能够起到一定防尘效果的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包括有底板、收集框、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八轴承座、第二锥齿轮、第六转轴和第二皮带轮等;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研磨框通过第一连接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板,破碎框通过第二连接板固接于第二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植物纤维的破碎效率,并且破碎过程不会产生过多的粉尘,保证了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效果。

A Crusher for Plant Fiber Box Manufactur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egradable lunch boxes, in particular to a crusher for manufacturing vegetable fiber box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lant fiber box crusher which can improve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of plant fibers and have a certain dust-proof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rusher for plant fibre box manufacturing,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collecting frame, a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 first connection plate, a second connection plate, an eighth bearing seat, a second bevel gear, a sixth rotating shaft and a second belt pulley, etc.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is fixed to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grinding frame is fixed 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on plate, and the crushing frame is fixed to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on plate. Board.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crushing efficiency of plant fibers, avoiding excessive dust during the crushing process, and guaranteeing the effect of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the health of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降解餐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
技术介绍
降解餐盒包括纸盒、可降解塑料餐盒、植物纤维餐盒、生物全降解餐盒多种以可回收、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餐盒。其中,植物纤维餐盒是将植物纤维,例如;秸秆、稻草、甘蔗渣等经过破碎得到纤维粉,然后混入一定量的胶或者树脂,再注入模具中加高压及高温下成型。该餐盒降解性好且原材料来源丰富,适合广泛运用。植物纤维破碎一般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但是目前的破碎机存在破碎不彻底,破碎效率低,而且破碎过程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植物纤维破碎效率,并且能够起到一定防尘效果的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目前的破碎机存在破碎不彻底,破碎效率低,而且破碎过程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植物纤维破碎效率,并且能够起到一定防尘效果的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包括有底板、收集框、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破碎框、破碎轮、第一网板、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第二网板、研磨辊、研磨框、第四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五轴承座、第三齿轮、第三转轴、第六轴承座、第四齿轮、第四转轴、第七轴承座、第五齿轮、第五转轴、电机、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一锥齿轮、第八轴承座、第二锥齿轮、第六转轴和第二皮带轮;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研磨框通过第一连接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板,破碎框通过第二连接板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第一网板固接于破碎框内底部,第二网板固接于研磨框内底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四轴承座、第五轴承座、第六轴承座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一转轴与第一轴承座、第四轴承座枢接;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第一齿轮固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接;第二转轴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与第二齿轮固接;第三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六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与第三齿轮固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均啮合,第七轴承座嵌于破碎框后侧壁;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四齿轮固接,另一端与第七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七轴承座与破碎轮固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固接有研磨辊,电机固接于破碎框后侧壁;第五转轴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五齿轮固接于第五转轴,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八轴承座固接于研磨框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六转轴一端部与第八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锥齿轮固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六转轴,第二皮带轮通过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该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还包括有防尘罩、盖板、抽气管、集尘框、风机、风管、第二安装板、滤尘网袋、固定套和蝶形螺栓;防尘罩固接于破碎框顶部,盖板一侧部与防尘罩顶部铰接,第二安装板固接于破碎框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风机和集尘框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顶部,风机通过风管与集尘框内连通;抽气管一端部与集尘框顶部内连通,另一端部与防尘罩顶部内连通;固定套与抽气管位于集尘框内的一端部套接,固定套开设有螺纹孔,蝶形螺栓与螺纹孔螺接,滤尘布袋固接于固定套。进一步的,该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还包括有第一挂钩、防尘套、挂环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固接于研磨框底部,防尘套固接于研磨框底部,挂环与防尘套外侧部铰接,第二挂钩固接于收集框顶部,挂环与第一挂钩、第二挂钩扣接配合。进一步的,该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还包括有研磨齿;研磨齿均匀固接于研磨辊表面。进一步的,该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还包括有提环;提环固接于盖板顶部。进一步的,该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还包括有第三网板;第三网板固接于抽气管位于防尘罩内的一端部。进一步的,防尘套的材质为油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植物纤维的破碎效率,并且破碎过程不会产生过多的粉尘,保证了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效果。植物纤维通过破碎轮进行初步破碎,再通过研磨辊进行研磨,使得纤维粉能够变得更细腻,并且通过第一网板、第二网板的过滤,因此能够得到均匀的纤维粉,保证制成的植物纤维餐盒的质量。风机产生的气流,气流将植物纤维破碎产生的粉尘通过抽气管抽入滤尘布袋内进行收集,解决了目前植物纤维破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防尘套能够防止纤维粉落料时随处飞扬,进一步解决了植物纤维破碎粉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收集框,3-第一安装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破碎框,7-破碎轮,8-第一网板,9-第一轴承座,10-第二轴承座,11-第三轴承座,12-第二网板,13-研磨辊,14-研磨框,15-第四轴承座,16-第一转轴,17-第一齿轮,18-第二转轴,19-第二齿轮,20-第五轴承座,21-第三齿轮,22-第三转轴,23-第六轴承座,24-第四齿轮,25-第四转轴,26-第七轴承座,27-第五齿轮,28-第五转轴,29-电机,30-第一皮带轮,31-平皮带,32-第一锥齿轮,33-第八轴承座,34-第二锥齿轮,35-第六转轴,36-第二皮带轮,37-防尘罩,38-盖板,39-抽气管,40-集尘框,41-风机,42-风管,43-第二安装板,44-滤尘布袋,45-螺纹孔,46-固定套,47-蝶形螺栓,48-第一挂钩,49-防尘套,50-挂环,51-第二挂钩,52-研磨齿,53-提环,54-第三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如图1-9所示,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安装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破碎框6、破碎轮7、第一网板8、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第二网板12、研磨辊13、研磨框14、第四轴承座15、第一转轴16、第一齿轮17、第二转轴18、第二齿轮19、第五轴承座20、第三齿轮21、第三转轴22、第六轴承座23、第四齿轮24、第四转轴25、第七轴承座26、第五齿轮27、第五转轴28、电机29、第一皮带轮30、平皮带31、第一锥齿轮32、第八轴承座33、第二锥齿轮34、第六转轴35和第二皮带轮36;第一安装板3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研磨框14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3,破碎框6通过第二连接板5固接于第二安装板43,第一网板8固接于破碎框6内底部,第二网板12固接于研磨框14内底部,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14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部,第四轴承座15、第五轴承座20、第六轴承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安装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破碎框(6)、破碎轮(7)、第一网板(8)、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第二网板(12)、研磨辊(13)、研磨框(14)、第四轴承座(15)、第一转轴(16)、第一齿轮(17)、第二转轴(18)、第二齿轮(19)、第五轴承座(20)、第三齿轮(21)、第三转轴(22)、第六轴承座(23)、第四齿轮(24)、第四转轴(25)、第七轴承座(26)、第五齿轮(27)、第五转轴(28)、电机(29)、第一皮带轮(30)、平皮带(31)、第一锥齿轮(32)、第八轴承座(33)、第二锥齿轮(34)、第六转轴(35)和第二皮带轮(36);第一安装板(3)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研磨框(14)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3),破碎框(6)通过第二连接板(5)固接于第二安装板(43),第一网板(8)固接于破碎框(6)内底部,第二网板(12)固接于研磨框(14)内底部,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14)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部,第四轴承座(15)、第五轴承座(20)、第六轴承座(23)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14)远离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部,第一转轴(16)与第一轴承座(9)、第四轴承座(15)枢接;第一转轴(16)一端部与第一齿轮(17)固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32)固接;第二转轴(18)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10)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20)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20)与第二齿轮(19)固接;第三转轴(22)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1)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六轴承座(23)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23)与第三齿轮(21)固接;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7)、第三齿轮(21)均啮合,第七轴承座(26)嵌于破碎框(6)后侧壁;第四转轴(25)一端部与第四齿轮(24)固接,另一端与第七轴承座(26)枢接且贯穿第七轴承座(26)与破碎轮(7)固接;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8)、第三转轴(22)均固接有研磨辊(13),电机(29)固接于破碎框(6)后侧壁;第五转轴(28)一端部与电机(2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30)固接;第五齿轮(27)固接于第五转轴(28),第五齿轮(27)与第四齿轮(24)啮合,第八轴承座(33)固接于研磨框(14)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部;第六转轴(35)一端部与第八轴承座(33)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锥齿轮(34)固接;第二锥齿轮(34)与第一锥齿轮(32)啮合,第二皮带轮(36)固接于第六转轴(35),第二皮带轮(36)通过平皮带(31)与第一皮带轮(30)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盒制造用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收集框(2)、第一安装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破碎框(6)、破碎轮(7)、第一网板(8)、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第二网板(12)、研磨辊(13)、研磨框(14)、第四轴承座(15)、第一转轴(16)、第一齿轮(17)、第二转轴(18)、第二齿轮(19)、第五轴承座(20)、第三齿轮(21)、第三转轴(22)、第六轴承座(23)、第四齿轮(24)、第四转轴(25)、第七轴承座(26)、第五齿轮(27)、第五转轴(28)、电机(29)、第一皮带轮(30)、平皮带(31)、第一锥齿轮(32)、第八轴承座(33)、第二锥齿轮(34)、第六转轴(35)和第二皮带轮(36);第一安装板(3)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研磨框(14)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接于第一安装板(3),破碎框(6)通过第二连接板(5)固接于第二安装板(43),第一网板(8)固接于破碎框(6)内底部,第二网板(12)固接于研磨框(14)内底部,第一轴承座(9)、第二轴承座(10)、第三轴承座(11)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14)靠近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部,第四轴承座(15)、第五轴承座(20)、第六轴承座(23)至上而下依次嵌于研磨框(14)远离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部,第一转轴(16)与第一轴承座(9)、第四轴承座(15)枢接;第一转轴(16)一端部与第一齿轮(17)固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32)固接;第二转轴(18)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10)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20)枢接且贯穿第五轴承座(20)与第二齿轮(19)固接;第三转轴(22)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1)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六轴承座(23)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23)与第三齿轮(21)固接;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7)、第三齿轮(21)均啮合,第七轴承座(26)嵌于破碎框(6)后侧壁;第四转轴(25)一端部与第四齿轮(24)固接,另一端与第七轴承座(26)枢接且贯穿第七轴承座(26)与破碎轮(7)固接;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8)、第三转轴(22)均固接有研磨辊(13),电机(29)固接于破碎框(6)后侧壁;第五转轴(28)一端部与电机(2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皮带轮(30)固接;第五齿轮(27)固接于第五转轴(28),第五齿轮(27)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睿杰
申请(专利权)人:冯睿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