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专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78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专用锁,其包含一内设锁掣构件的锁体,以及分别焊固在自行车车轮两侧叉管上的锁头座及锁杆座。锁体是一具锁杆的锁座所构成,锁座中装设有锁心及锁栓,使锁体可横向插设锁头座、车轮及锁杆座间,并利用锁座内设的锁心结合锁栓锁掣在锁头座中上锁,且可避免销小经由锁头座、锁杆座间接解开锁具。而开锁后,可将锁体插设锁头座上吊置定位,使锁具可随车同行,并可避免锁体脱离掉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专用锁,尤指一种位于自行车中前、后叉管与车轮锁固的锁具。目前应用于自行车上防盗的锁具大致有U型锁、钢缆锁等多种类型,在前述多种类型的锁具中,有一类型的锁具除具防盗的功用外,兼具方便于使用者将锁具吊置在车上随车同行。目前兼具防盗及锁具吊置在自行车上的锁具设计大致有以下数种其一如中国台湾专利第176089号“单插式机车锁的结构”所述,该锁具虽是应用在摩托车上的锁具,但结构亦可同样应用在自行车上作为防盗之用。其结构包含锁本体、持套体、锁杆及锁心。前述锁本体、持套体均由一块体配合半圆形夹片以螺栓锁固组成的型体,使其固设在摩托车相对车轮两侧的前、后叉管上。锁心装设在锁本体一侧,锁杆直接装设在锁本体另侧的圆内筒中,锁本体另相对圆内筒周围处设一九十度弧形开口、一侧孔及一底孔,侧孔与底孔间设一凹槽,使锁杆前端部可缩至凹槽内转向,并可选择由侧孔伸至持护体的孔内锁定车轮,或由底孔朝下伸出吊置在锁本体上,再藉以锁本体内的锁闩卡抵固定。其二如中国台湾专利第122786号“折式机车前叉锁”所述,该锁具虽同样是应用摩托车上的锁具,但结构亦可应用在自行车上作为防盗之用。其结构包含一锁本体、一枢套座及一U型锁勾所组成,其锁本体、枢套座均为一块体配合半圆形夹片以螺栓锁固组成的型体,使其固设在摩托车或自行车相对车轮两侧的前、后叉管上。锁本体是一内设锁掣构件的主体,U型锁勾则结合转动件枢设在前述枢套座上。上锁时,利用U型锁勾自枢套座横向插设至锁本体中锁掣固定,开锁后,U型锁勾抽离锁本体、枢套座,复利用转动件上旋垂直插置在枢套座上,使锁具随车同行。其三如图6所示,该锁具包含一组锁架50、锁头51及锁杆52。其锁架50是由二相对的片体所组成,其一端且配合螺栓锁固在自行车车架的座管60上,另端延伸至车轮61两侧。锁杆52可自锁架50一侧片体贯穿至另侧片体与锁头51锁固;不上锁时,可将锁头51与锁杆52结合后,利用锁架50上附设的夹片53夹掣固定,使锁头51、锁杆52的结合体可随车同行。但由前述数种锁具设计可以清楚看出,目前可应用于自行车上的各式锁具设计,虽可提供一种兼具防盗及锁具吊置的功能,然而,因其锁架(锁本体、护持套或枢套座)等固设在自行车架上的构件,均是利用二个体配合螺栓锁固定位的设计,由于螺栓锁固的结合方式是一易拆解的组合结构,易为宵小拆解进而解开锁具,以致该锁具应有的防盗功用大为削减,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因此,为充分改善前述既有自行车锁具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专用锁,其可提供一种防盗效果更佳的锁具设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专用锁,该锁包含一内设锁掣构件的锁体、一锁头座及一锁杆座。锁体具有一锁座,锁座一端设一锁杆,另端形成一锁心室,且在径向一侧形成与锁心室内侧端连通的锁栓槽,锁心室内设锁心,锁栓槽中活动组设一为锁心带动的锁栓,锁栓槽内侧相对锁栓端部装置一弹簧。前述锁头座、锁杆座是对应焊固在自行车相对车轮两侧叉管上的座体,锁头座轴向横设一相对锁座的锁掣插孔,径向纵设一贯穿的吊置插孔,吊置插孔与锁掣插孔连通,且呈上端对应锁座、下端对应锁杆的阶级孔。另外,锁掣插孔内缘设相对锁栓的锁掣槽,在吊置插孔内缘设相对锁栓的锁定槽,锁杆座则在其朝向锁头座方向的端部形成一对应锁杆的杆插槽,而构成一自行车专用的锁具结构。在前述的自行车专用锁中,设在锁座一端的锁杆与锁座为一整体式构件。在前述的自行车专用锁中,设在锁座一端的锁杆与锁座是分离式的,通过固接组件结合一体。在前述的自行车专用锁中,锁体在其锁座外周缘上凸设一轴向延伸的定位凸缘,锁头座在锁掣插孔外端孔缘处形成相对定位凸缘的定位凹缘。在前述的自行车专用锁中,锁体在其锁座外周缘上凸设一轴向延伸的定位凸缘,在吊置插孔上端孔缘处形成相对定位凸缘的对位凹缘。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中提供锁体插设锁定的锁头座及锁杆座是采取直接焊固在自行车车架相对车轮两侧的设计,故锁体穿设在锁头座及锁杆座间上锁后,宵小不易经由破坏锁头座、锁杆座而解除锁具。另外,本技术的锁体及其锁掣构件是采取内置式不外露的设计,使锁具上锁后,唯有以钥匙插入锁心的钥匙孔方可开启锁具,令锁具具备较佳的防盗效果。还有,本技术锁具不上锁而将锁体吊置在锁头座后,锁体是锁掣在锁头座,使锁具随车同行中,不会因路面不平的震动而脱离遗失。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应用在自行车上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锁时的俯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锁时的侧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开锁后,锁具吊置在锁头座上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6是传统锁具的俯视平面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的自行车专用锁包含一内设锁掣构件的锁体10、一锁头座20及一锁杆座30。锁体10具有一锁座11,锁座11一端设一锁杆12,锁杆12可为空心或实心的杆体。锁杆12与锁座11可制作为一整体式的构件,或如图所示设计为分离式的型态,并配合固接组件结合为一体。此外,锁座11轴向相对锁杆12另端形成一锁心室111,径向一侧形成与锁心室111内侧端连通的锁栓槽112。锁心室111内固设一锁心13,锁栓槽112中活动组设一可为锁心13带动的锁栓14,另在锁栓槽112内侧相对锁栓14端部装置一弹簧15,使锁栓14在锁心13结合钥匙带动下,可自锁座11的锁栓槽112中突伸或缩回。锁头座20、锁杆座30对应焊固在自行车40相对车轮41两侧的前叉管42或后叉管上的座体,锁头座20轴向横设一相对锁座11的锁掣插孔21,径向纵设一贯穿的吊置插孔22,吊置插孔22与锁掣插孔21连通,且呈上端对应锁座11、下端对应锁杆12的阶级孔,又锁掣插孔21内缘设相对前述锁体10锁栓14的锁掣槽211,在吊置插孔22内缘设相对前述锁体10锁栓14的锁定槽221。至于锁杆座30则在朝向锁头座20方向的端部形成一对应锁杆12的杆插槽31。另外,锁体10在其锁座11外周缘上可凸设一轴向延伸的定位凸缘113,锁头座20则在锁掣插孔21外端孔缘处形成相对定位凸缘113的定位凹缘212,在吊置插孔22上端孔缘处形成相对定位凸缘113的对位凹缘222,以利于锁体10对正装设在锁头座20上。前述锁具在上锁时,请配合参阅图3、4,其是以锁体10穿过自行车40相对车轮41一侧锁头座20至另侧锁杆座30锁定,其中锁体10一端的锁杆12插入锁杆座30的杆插槽31中,锁体10另端的锁座11深入锁头座20的锁掣插孔21中,锁栓14伸入锁头座20内的锁掣槽211中呈锁定状态。开锁时,请配合参阅图3、5,其是以钥匙插入锁心中旋转带动锁栓14退离锁头座20的锁掣槽211,再将锁体10拉离锁杆座30、锁头座20,再将锁体10纵向插设在锁头座20吊置插孔22中,且令锁栓14深入锁定槽221固定,使锁体10吊置在自行车40车轮41一侧的锁头座20上而能随车同行。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专用锁,它包含一内设锁掣构件的锁体、一锁头座及一锁杆座,前述锁体具有一锁座,其特征在于锁座一端设一锁杆,另端形成一锁心室,且在径向一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专用锁,它包含一内设锁掣构件的锁体、一锁头座及一锁杆座,前述锁体具有一锁座,其特征在于:锁座一端设一锁杆,另端形成一锁心室,且在径向一侧形成与锁心室内侧端连通的锁栓槽,锁心室内设锁心,锁栓槽中活动组设一为锁心带动的锁栓,锁栓槽内侧相对锁栓端部装置一弹簧,前述锁头座、锁杆座对应焊固在自行车一车轮两侧叉管上的座体,锁头座轴向横设一相对锁座的锁掣插孔,径向纵设一贯穿的吊置插孔,吊置插孔与锁掣插孔连通,且呈上端对应锁座、下端对应锁杆的阶级孔,又锁掣插孔内缘设相对前述锁栓 的锁掣槽,在吊置插孔内缘设相对前述锁栓的锁定槽,锁杆座则在其朝向锁头座方向的端部形成一对应锁杆的杆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雄
申请(专利权)人:铭泰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