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锁闩的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73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锁闩的改良构造,主要包括:一壳筒,该壳筒一端设一长板,该壳筒内置有一锁舌、一拉板、一保险杆、一防盗板、一连接片及二弹性元件,该保险杆设有一凸出块;一面板固定于该壳筒的长板;二组合板结合于该壳筒的底端,该二组合板设有长槽孔,并且二组合板以结合块与嵌槽相互结合;一带动轮置于二组合板之间,该带动轮设有二带动齿;一引拉板一端设有结合槽并通过连接片与拉板结合,另端设有二组被动齿供该带动齿抵推带动,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二组合板之一的组合板上设有二凸块,及在该组合板二侧至少各设有一挡块,该凸块凸伸在引拉板所设的缺槽位置,该挡块则位于引拉板所设二组被动齿之后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类中的锁闩,尤指一种组装方便,具有防止组装错误、防卡滞效果的可调锁闩的改良构造
技术介绍
参见附图说明图1,一种习知可调锁闩,其壳筒90内装有锁舌91、拉板92、保险杆93、防盗板94,且被一面板900罩盖,该拉板92以连接片96结合于引拉板97一端,引拉板97设有第一带动齿971、第二带动齿972,且凸出在壳筒90后侧,该引拉板97的第一带动齿971或第二带动齿972可与带动轮98的带动齿981选择卡接,该带动轮98可以沿一可调节的延长壳99所设定位孔991转动,延长壳99则可以沿结合在壳筒90底部的上、下结合板90a、90b移动,使该带动轮98的带动齿981选择卡接在第一带动齿971或第二带动齿972,当带动轮98被躯动旋转时,该带动轮98的带动齿981可以压接第一带动齿971或第二带动齿972,使该引拉板97拉引拉板92及锁舌91作缩入动作,以及当该带动轮98的旋转力量消失时,该锁舌91在弹性元件95顶推下,可以凸出在面板900的外侧。此种习知的可调锁闩,在组装过程中,该锁舌91、拉板92、保险杆93、防盗板94及弹性元件95置入壳筒90后,该面板900需要以冲压方式固定到壳筒90所延伸的长板901上,因此,该面板900在未冲压固定之前,需要先用橡皮筋将该面板900与长板901束紧固定,以使该防盗板94的抵接部941可以确保抵接在保险杆93底部所设的凸出块931的侧边,当组装过程中,该面板900与长板901呈稍微分离时,该保险杆93就会受到弹性元件95的顶推,以致使该防盗板94的抵接部941滑移,并抵接在保险杆93底部所设凸出块931的后端边,因此,组装者需将该锁闩拆解重新组装,甚为麻烦。若当该疏失未被查觉时,该面板900与长板901被冲压固定后,该保险杆93则无法动作,以致使该锁闩成为无法使用的瑕疵品。另外,该锁闩在组装过程中,其带动轮98的二带动齿981需要同时卡接在第一带动齿971或第二带动齿972,但,在实际组装过程中,该带动轮98常被转动,误使该带动轮98的带动齿981之一由第一带动齿971及第二带动齿972间凸出(如图2所示),以致使该带动轮98也无法被旋转,造成该锁闩无法使用。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锁闩的改良构造,该锁闩组装过程中,带动轮的二带动齿可以精确的卡接在引拉板的第一带动齿或第二带动齿,具有防止组装错误的防卡滞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锁闩的改良构造,主要包括一壳筒,该壳筒一端设一长板,该壳筒内置有一锁舌、一拉板、一保险杆、一防盗板、一连接片及二弹性元件,该保险杆设有一凸出块;一面板固定于该壳筒的长板;二组合板结合于该壳筒的底端,该二组合板设有长槽孔,并且二组合板以结合块与嵌槽相互结合;一带动轮置于二组合板之间,该带动轮设有二带动齿;一引拉板一端设有结合槽并通过连接片与拉板结合,另端设有二组被动齿供该带动齿抵推带动,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二组合板之一的组合板上设有二凸块,及在该组合板二侧至少各设有一挡块,该凸块凸伸在引拉板所设的缺槽位置,该挡块则位于引拉板所设二组被动齿之后侧。其中;所述二组合板的外侧套设有沿其滑移的一延长壳。所述延长壳与组合板之间设有一抵板。所述带动轮是由二对应轮组合而成。所述二组合板间设有一带动轮,该带动轮设有二带动齿,该二组合板之其中一组合板设有至少一组挡块,该挡块位于该二组被动齿之间的位置。所述组合板另设第二组挡块,且该第二组挡块位于第二组带动齿后侧。本技术可使锁闩的组装工作变得简单容易,且可降低产品的瑕疵品率,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本技术遭受强力破坏时,具有较强的耐破坏性。图2、为习用锁闩错误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的俯视图。图5、为沿图4的5-5线剖面图。图6、为图5所示的错误组合的局部剖面图。图7、为图5所示的动作状态图。参见图3,一种可调锁闩的改良构造,主要包括壳筒1、引拉板2、组合板3及延长壳4等构件。其中壳筒1可为习知的构造,该壳筒1内设有锁舌11、拉板12、保险杆13、防盗板14及弹性元件15,该拉板12以连接片16结合引拉板2;壳筒1设有长板17,该长板17可供面板18铆接固定,用以限制拉板12、防盗板14及弹性元件15等构件的脱出,及使该锁舌11及保险杆13适量的伸出。引拉板2由一端设有一对结合槽23,该结合槽23可被连接片16结合在拉板12,该引拉板2另一端设有二组被动齿21、22,该二组被动齿21、22可供一带动轮24的带动齿241选择抵接,该带动轮24在延长壳4的轴孔41作正、反向的旋转时,该带动轮24的带动齿241可以抵压二组被动齿2、22其中之一,并带动引拉板2后退;引拉板2本身设有二缺槽25,该带动轮24的带动齿241具有适当的长度。组合板3结合在壳筒1的底端边,该组合板3形成有上组合板3a、下组合板3b,且该二组合板3由其一组合板3(如下组合板3b)的二侧边设有凸出的结合块31,该结合块31可卡入在另一组合板3(如上组合板3a)二侧所设的嵌槽32中并加以弯折,使该二组合板3可相嵌卡固定,该二组合板3上设有长槽孔33,该长槽孔33可供带动轮24穿过凸伸出来。延长壳4套在二组合板3的外侧,且可沿该二组合板3移动,该延长壳4具有一对轴孔41,该轴孔41可供带动轮24置入并作定位旋转,以及当该延长壳4沿二组合板3移动时,该延长壳4可带动带动轮24移动,使该带动轮24的带动齿241选择抵接于引拉板2二组被动齿21、22之一,使该带动轮24能较佳的定位旋转,该延长壳4可置入一抵板42,该抵板42抵接于带动轮24。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至少在该二组合板3之一组合板3(如下组合板3b)设有二凸块34,及该组合板3(如下组合板3b)在其二侧至少各设有一挡块35(图中包括有二挡块35a、35b),凸块34凸伸在引拉板2的缺槽25位置,挡块35则位于该引拉板2所设二组被动齿21、22之后侧。参见图4、5、为本技术锁闩在组装时的大致情形,锁闩使用较小尺寸及锁舌11未被引拉缩入时的情形,该组合板3(下组合板3b)的凸块34嵌卡在引拉板2的缺槽25中,且该缺槽25的端边抵接于凸块34,如此,该锁闩组装过程中或者组装后,在门板受到人为破坏时,即使面板18与长板17间形成一定间隙,该锁舌11被弹性元件15顶推,有较大的凸伸出面板18外侧的趋势,但由于引拉板2的缺槽25端边已抵接在凸块34而无法移动,并且引拉板2与结合于锁舌11的拉板12被连接片16卡接,因此,该锁舌11、保险杆13均无法在弹性元件15顶推下移动,引拉板2也不会向面板18方向移动,如此,该防盗板14的抵接部141仍然可抵接在保险杆13的下凸出块131的侧边,且不会因保险杆13的脱出而抵接在该下凸出块131的底端边造成故障,再者,由于该组合板3的挡块35(挡块35a)刚好抵接在引拉板2的二组被动齿21、22之间,(及挡块35b在第二带动齿22后侧),因此,当组装该带动轮24时,其带动齿241不会误由引拉板2的二组被动齿21、22之间凸出(如图6所示),使该锁闩的组装工作变得简单容易,且产品的瑕疵率可大大降低。参见图7,当该带动轮24被驱动旋转时,该带动轮24的带动齿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昭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