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37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包括压块、两个扩张块和压力单元;所述扩张块为直角梯形柱体,一端具有一个倾斜的面,记为斜面,另一端的两个棱角为圆角,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两个扩张块下底面朝下呈镜像放置于零件内部,两个扩张块的斜面相对,形成一个梯形槽;所述压块由一个尖端和一个矩形柱体组成,所述尖端为等腰梯形柱体,所述矩形柱体一端的矩形面与所述尖端的下底面重合,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压块的尖端插入两个扩张块形成的梯形槽中,并与梯形槽相配合;所述压力单元作用于压块的矩形柱体顶部,向压块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范围广,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
技术介绍
由于变速箱的同步器齿毂、同步器锥体、同步环、滑套、齿圈等薄壁类零件的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现有的加工工艺制造出来的零件圆度合格率较低,在压力淬火后部分零件(10%左右)的圆度超差,然而该类零件不宜进行返工、返修,主要是因为返工、返修容易引起氧化脱碳等问题。像同步器齿毂、同步器锥体等零件存在外齿且渗碳空冷后零件硬度较低,在校正时不能简单的用榔头敲击外齿齿顶。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广的多功能校正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的多功能校正工装。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待校正的零件为薄壁类环状零件,待校正的零件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两个扩张块和压力单元。所述扩张块为直角梯形柱体。所述扩张块的一端具有一个倾斜的面,记为斜面。所述扩张块另一端的两个棱角为圆角。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两个扩张块下底面朝下呈镜像放置于零件内部,两个扩张块的斜面相对,形成一个梯形槽。所述压块由一个尖端和一个矩形柱体组成。所述尖端为等腰梯形柱体。所述矩形柱体一端的矩形面与所述尖端的下底面相等且重合。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压块的尖端插入两个扩张块形成的梯形槽中,并与梯形槽相配合。所述压力单元作用于压块的矩形柱体顶部,向压块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进一步,所述压块和扩张块的材质为钢材。进一步,所述压块和扩张块为系列化设计,通过设计不同长度尺寸的压块和扩张块来适应各种型号的待校正零件。进一步,校正零件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校正的零件放在水平台面上,将两个扩张块的斜面相对,镜像分布的放入待校正的零件内部。2)将压块的尖端朝下,插入两个扩张块所形成的梯形槽中。3)将压力单元置于压块的矩形柱体顶部,向压块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4)压块受力并向下移动,压块的尖端向两个扩张块施加作用力,使两个扩张块向零件内环靠近,当扩张块接触到零件内环时,扩张块的圆角端向零件内环施加压力。5)当压块的尖端底面接触到水平台面后,撤去压力单元,完成零件校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批量少、种类多、变形要求高和生产周期短的零件。2)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在校正低硬度的零件时出现碰伤、防止在校正高硬度零件时开裂。3)将工装尺寸精确设计后,能有效防止校正过程中出现的矫枉过正问题。4)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生产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校正工装的结构图;图2为多功能校正工装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待校正同步器锥体的剖视图;图4为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同步器锥体的示意图。图中:压块1、尖端11、矩形柱体12、扩张块2和斜面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待校正的零件为薄壁类环状零件,待校正的零件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1、两个扩张块2和压力单元。所述扩张块2为直角梯形柱体。所述扩张块2的一端具有一个倾斜面,记为斜面21。所述扩张块2另一端的两个棱角为圆角。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两个扩张块2下底面朝下呈镜像放置于零件内部,两个扩张块2的斜面21相对,形成一个梯形槽。所述压块1由一个尖端11和一个矩形柱体12组成。所述尖端11为等腰梯形柱体,在本实施例中,尖端11的两个斜面的角度可以为45°~75°。所述矩形柱体12一端的矩形面与所述尖端11的下底面相等且重合。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压块1的尖端11插入两个扩张块形成的梯形槽中,并与梯形槽相配合。所述压力单元作用于压块1的矩形柱体12顶部,向压块1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压力单元作用于压块1的力使得压块1的尖端11向水平台面靠近,同时两个扩张块2向零件内环靠近,并给内环施加压力,当尖端11的底面与水平台面接触时,撤去压力单元,完成零件的多功能校正。在本实施例中,压块1和扩张块2的材质为40号钢,压块1和扩张块2的热处理要求为调质硬度35~42HRC,压块1和扩张块2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0.4~3.2。所述压块1和扩张块2为系列化设计,通过设计不同长度尺寸的压块1和扩张块2来适应各种型号的待校正零件。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构同实施例1,对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操作流程做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待校正的零件为同步器锥体,参考图3至图4,步骤如下:1)将同步器锥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将两个扩张块2的斜面21相对,镜像分布的放入同步器锥体内部。2)将压块1的尖端11朝下,插入两个扩张块2所形成的梯形槽中。3)将压力单元置于压块1的矩形柱体12顶部,向压块1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F。4)压块1受力并向下移动,压块1的尖端11向两个扩张块2施加作用力,使两个扩张块2向同步器锥体内环靠近,当扩张块2接触到同步器锥体内环时,扩张块2的圆角端向同步器锥体内环施加压力。5)当压块1的尖端11底面接触到水平台面后,撤去压力单元,完成同步器锥体圆度的校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待校正的零件为环状零件,待校正的零件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块(1)、两个扩张块(2)和压力单元;所述扩张块(2)为直角梯形柱体;所述扩张块(2)的一端具有一个倾斜的面,记为斜面(21);所述扩张块(2)另一端的两个棱角为圆角;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两个扩张块(2)下底面朝下呈镜像放置于零件内部,两个扩张块(2)的斜面(21)相对,形成一个梯形槽;所述压块(1)由一个尖端(11)和一个矩形柱体(12)组成;所述尖端(11)为等腰梯形柱体;所述矩形柱体(12)一端的矩形面与所述尖端(11)的下底面相等且重合;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压块(1)的尖端(11)插入两个扩张块形成的梯形槽中,并与梯形槽相配合;所述压力单元作用于压块(1)的矩形柱体(12)顶部,向压块(1)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待校正的零件为环状零件,待校正的零件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块(1)、两个扩张块(2)和压力单元;所述扩张块(2)为直角梯形柱体;所述扩张块(2)的一端具有一个倾斜的面,记为斜面(21);所述扩张块(2)另一端的两个棱角为圆角;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两个扩张块(2)下底面朝下呈镜像放置于零件内部,两个扩张块(2)的斜面(21)相对,形成一个梯形槽;所述压块(1)由一个尖端(11)和一个矩形柱体(12)组成;所述尖端(11)为等腰梯形柱体;所述矩形柱体(12)一端的矩形面与所述尖端(11)的下底面相等且重合;在多功能校正工装校正零件时,压块(1)的尖端(11)插入两个扩张块形成的梯形槽中,并与梯形槽相配合;所述压力单元作用于压块(1)的矩形柱体(12)顶部,向压块(1)施加垂直于水平台面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和扩张块(2)为系列化设计,通过设计不同长度尺寸的压块(1)和扩张块(2)来适应各种型号的待校正零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单元为榔头或压力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校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龙李富勇杨海龙刘海胡卫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