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挂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37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指纹挂锁。指纹挂锁,包括:控制器、指纹采集模块、锁定机构、用于驱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电子锁芯、机械锁芯,该机械锁芯包括插入对应钥匙才允许旋转的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挂锁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所述锁芯本体固定有激发部,该所述锁芯本体插入对应钥匙后可带动所述激发部移动到激发位置,使该激发部该激发开关,实现操作简便,且挂锁本身无需增加设置按键界面或与移动设备进行通讯,大大简化了指纹挂锁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纹挂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指纹挂锁。
技术介绍
指纹挂锁,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的特性成为识别身份的最重要证据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及司法领域。指纹认证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等特点。随着科技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也开始选择指纹锁。在锁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指纹识别与挂锁的结合也渐渐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指纹管理通常涉及指纹注册、指纹识别、指纹模版删除等工作状态,这些工作流程都通过指纹管理电路来实现,但是由于指纹的注册、识别与删除都需要人机交互配合,所以明确当前或即将进入何种工作状态对于用户操作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指纹挂锁通常采用挂锁表面特定按键按压或移动设备端App配合使用等方式来实现状态检测。这样的设置使得锁体本身结构变得复杂,同时用户的操作过程同样变得复杂,体验不理想。通常的指纹挂锁的认证指纹采集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密码将指纹挂锁切换至设置状态注册状态、进行设置。由于指纹挂锁体积小,按键一般设置的数量较少,同时设置由于按键处需要在锁体上开设对应窗口,较多的按键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还降低了指纹挂锁的锁体的强度,使指纹挂锁的壳体任意被破坏。另一种通过数据线将指纹挂锁与其他设备连接,在输入对应的密码后换至设置状态注册状态、进行设置。这样在添加或删除指纹依赖其他设备,设置指纹非常的麻烦。现有的指纹挂锁结构复杂,或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挂锁,按键少,无需依赖其他设备就可以完成指纹设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指纹挂锁,包括:控制器、指纹采集模块、锁定机构、用于驱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电子锁芯、机械锁芯,该机械锁芯包括插入对应钥匙才允许旋转的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挂锁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所述锁芯本体固定有激发部,该所述锁芯本体插入对应钥匙后可带动所述激发部移动到激发位置,使该激发部激发该激发开关。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本体可以从与所述指纹挂锁锁定状态对应的锁定位置旋转到与所述指纹挂锁锁定状态对应的解锁位置,所述激发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位于所述锁定位置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按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挂锁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锁芯包括弹子锁芯或叶片锁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芯包括电机或电磁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挂锁还包括锁梁,该锁梁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的配合凹陷。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转动柱、可部分容纳在所述配合凹陷内的钢球,该转动柱具有用于将该钢球限制在该配合凹陷内的凸出部分和用于为该钢球提供脱离该配合凹陷空间的缺口部分;所述电子锁芯和所述机械锁芯分别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柱从该转动柱从该凸出部分朝向该钢球的锁定位置转动到该缺口部分朝向该钢球的解锁位置,以允许该钢球与该配合凹陷完全分离。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为锁舌,所述锁舌设有与所述电子锁芯、所述机械锁芯分别对应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在本技术中,该指纹挂锁操作简便,用户体验理想,且挂锁本身无需增加设置按键界面或与移动设备进行通讯,大大简化了指纹挂锁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指纹挂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指纹挂锁的爆炸图。图3所示为图1的指纹挂锁的截面图。图4所示为图1的指纹挂锁的隔板的仰视图。图5所示为图1的指纹挂锁的转动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5的转动柱本体的仰视图。图7所示为图1的指纹挂锁的从动齿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的从动齿固定轴的仰视图。图9所示为图1的转动柱本体与钢球配合的原理图。图10所示为图1的指纹挂锁的机械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指纹挂锁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指纹挂锁的指纹设置的示意图。图13所示为本技术的指纹挂锁的指纹设置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1-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指纹挂锁包括:U形的锁梁1、锁体2、锁定机构3、控制器4、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指纹采集模块7。锁梁1、锁体2通过配合实现挂锁的锁定或开启。锁定机构3、控制器4、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指纹采集模块7都容纳在锁体2内。锁定机构3包括转动柱31、可部分容纳在所述配合凹陷内的钢球32。钢球32的数量为两个,转动柱31位于两个钢球32之间。锁梁1开设有与钢球32对应的配合凹陷10,优选的锁梁1与锁体2间具有锁梁压簧1t。锁梁1包括长锁杆11、弧形的连接杆12、短锁杆13。锁体2包括锁壳21、隔板22、安装架23、垫板24、锁盖25。锁壳21和锁盖25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锁壳21开设有与指纹采集模块7对应的窗口210。请参见图4,隔板22用于安装转动柱31,确定转动柱31的轴向位置。隔板22设有限位配合部221,用于与转动限位部312a配合。隔板22还设有定位柱223、定位槽224和贯穿孔225。定位柱223用于安装扭力弹簧3t。定位槽224用于容纳从动齿固定轴312。贯穿孔224使转动柱31的圆缺形连接端311a穿过。请参见图5-8,转动柱31包括转动柱主体311和穿过隔板22的从动齿固定轴312。从动齿固定轴312外周面具有与限位配合部221对应的转动限位部312a、第一从动齿312b、第二从动齿312c。当转动限位部312a抵靠限位配合部221时,钢球32咬合配合凹陷10。第一从动齿312b、第二从动齿312c分别具有2-3个齿牙。优选的,选用2个齿牙。当转动限位部312a抵靠限位配合部221时转动柱31处于锁定位置,当转动限位部312a远离限位配合部221时转动柱31处于解锁位置。转动柱本体311具有插入从动齿固定轴312的圆缺形连接端311a,从动齿固定轴312具有与圆缺形连接端311a对应的插孔312d,圆缺形连接端311a的端面开设有连接螺孔311b,插孔312d内具有与连接螺孔311b对应的连接通孔312e,圆缺形连接端311a与从动齿固定轴312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固定。转动柱主体311还具有用于将钢球32限制在配合凹陷10内的凸出部分311c和用于为钢球32提供脱离配合凹陷10空间的缺口部分311d;转动柱主体311开设有转轴孔311e,锁壳21具有容纳在转轴孔311e内的转轴211,转轴211用于保持转动柱31的转动轴线。请参见图9,凸出部分311c为围绕转动柱31转动轴线C的圆弧形面。当凸出部分311c朝向钢球32时,钢球32的球心A,E、凸出部分311c与钢球的接触点B,D、转动轴线C位于同一平面,这是为了保证在挂锁锁定状态下,暴力向上拉动锁梁时,钢球对转动柱的压力方向朝向转动轴线C,防止转动柱受钢球压力产生转动。扭力弹簧3t位于隔板22与转动柱3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挂锁,包括:控制器、指纹采集模块、锁定机构、用于驱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电子锁芯、机械锁芯,该机械锁芯包括插入对应钥匙才允许旋转的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挂锁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所述锁芯本体固定有激发部,该所述锁芯本体插入对应钥匙后可带动所述激发部移动到激发位置,使该激发部激发该激发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挂锁,包括:控制器、指纹采集模块、锁定机构、用于驱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电子锁芯、机械锁芯,该机械锁芯包括插入对应钥匙才允许旋转的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挂锁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所述锁芯本体固定有激发部,该所述锁芯本体插入对应钥匙后可带动所述激发部移动到激发位置,使该激发部激发该激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本体可以从与所述指纹挂锁锁定状态对应的锁定位置旋转到与所述指纹挂锁锁定状态对应的解锁位置,所述激发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位于所述锁定位置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按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挂锁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