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04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包括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层,且支撑层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面板,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土斜板,且混凝土面板的顶部设置有铜渣存放箱,并且铜渣存放箱的中间设置有立架,所述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板,且立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扣,并且立架的中间焊接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且活动扣的右侧连接有闸板,所述闸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架,且横架的底部焊接连接有立架。该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采用输送带和铜渣存放箱的结构,能够在对铜渣转运时,极大的减少机械消耗,更加方便的将铜渣进行装车,且利用支撑层的结构,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铜冶炼残渣是炼铜过程中产生的渣,属有色金属渣的一种,采用反射炉法炼铜排出的废渣为反射炉铜渣,采用鼓风炉炼铜排出的为鼓风炉铜渣,每冶炼出1吨铜,反射炉法将产生10-20吨炉渣,鼓风炉法为50-100吨铜渣,铜渣与淬渣掺入石灰拌和压实后可作公路基层,用气冷铜渣作为铁路道碴,效果良好,熔融的铜渣还可直接浇注成致密坚硬的铜渣筑石,也可将铜渣放入回收室氧化熔烧,再采用还原方法处理而回收粒铜。传统的对于铜渣的存放通常为将其于露天的空地直接堆放,该存放方式虽然直接简单,但是在将铜渣转运时,必须使用铲车或者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配合,才能够进行装车,产生大量的机械消耗,不仅效率较低,且工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对于铜渣的存放通常为将其于露天的空地直接堆放,该存放方式虽然直接简单,但是在将铜渣转运时,必须使用铲车或者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配合,才能够进行装车,产生大量的机械消耗,不仅效率较低,且工作不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包括垫层,所述垫层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层,且支撑层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面板,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土斜板,且混凝土面板的顶部设置有铜渣存放箱,并且铜渣存放箱的中间设置有立架,所述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板,且立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扣,并且立架的中间焊接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且活动扣的右侧连接有闸板,所述闸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架,且横架的底部焊接连接有立架,所述铜渣存放箱底部左侧连接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底部安装固定有输送带支架。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左端为方向朝上的倾斜结构,且输送带横向部分的长度不小于铜渣存放箱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铜渣存放箱设置有两组,且铜渣存放箱关于输送带两侧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固定扣的正视图为圆形结构,其固定扣的侧面为T形结构,且固定扣的结构和活动扣的结构相契合,并且活动扣和闸板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层为砖基础结构,且支撑层的砖基础结构关于垫层的顶部纵横交错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采用输送带和铜渣存放箱的结构,能够在对铜渣转运时,极大的减少机械消耗,更加方便的将铜渣进行装车,且利用支撑层的结构,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稳定。该装置的输送带的左端为方向朝上的倾斜结构,且输送带横向部分的长度不小于铜渣存放箱的长度,此结构能够接收铜渣存放箱内的铜渣,并可将铜渣直接输送至预先等待的装运车的车斗内,极大的减小了机械消耗,使得铜渣装车过程更方便,效率更高,铜渣存放箱设置有两组,且铜渣存放箱关于输送带两侧对称分布,该结构能够对铜渣进行存放,且其能够从输送带的两侧同时卸料,使铜渣直接到达输送带上,减小了不必要转运距离,使得装车效率更高,更加方便,固定扣的正视图为圆形结构,其固定扣的侧面为T形结构,且固定扣的结构和活动扣的结构相契合,并且活动扣和闸板构成转动结构,此结构能够对闸板进行固定,使得闸板在关闭之后能够稳定的保持闭合状态,且其转动结构,使得操作者能够便捷的将闸板打开,操作更加便捷,支撑层为砖基础结构,且支撑层的砖基础结构关于垫层的顶部纵横交错分布,此结构能够对铜渣存放箱进行支撑,极大地提高铜渣存放箱的牢固性,使得铜渣存放箱内部装满铜渣后不会发生塌陷,从而能够稳定的和输送带进行配合,让该装置运行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扣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带,2、闸板,3、横架,4、铜渣存放箱,5、立架,6、混凝土斜板,7、输送带支架,8、垫层,9、定位扣,10、活动扣,11、固定扣,12、混凝土面板,13、支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包括垫层8,垫层8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层13,且支撑层13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面板12,支撑层13为砖基础结构,且支撑层13的砖基础结构关于垫层8的顶部纵横交错分布,此结构能够对铜渣存放箱4进行支撑,极大地提高铜渣存放箱4的牢固性,使得铜渣存放箱4内部装满铜渣后不会发生塌陷,从而能够稳定的和输送带1进行配合,让该装置运行更加稳定,混凝土面板12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土斜板6,且混凝土面板12的顶部设置有铜渣存放箱4,并且铜渣存放箱4的中间设置有立架5,铜渣存放箱4设置有两组,且铜渣存放箱4关于输送带1两侧对称分布,该结构能够对铜渣进行存放,且其能够从输送带1的两侧同时卸料,使铜渣直接到达输送带1上,减小了不必要转运距离,使得装车效率更高,更加方便,立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板12,且立架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扣9,并且立架5的中间焊接连接有固定扣11,固定扣11的正视图为圆形结构,其固定扣11的侧面为T形结构,且固定扣11的结构和活动扣10的结构相契合,并且活动扣10和闸板2构成转动结构,此结构能够对闸板2进行固定,使得闸板2在关闭之后能够稳定的保持闭合状态,且其转动结构,使得操作者能够便捷的将闸板2打开,操作更加便捷,固定扣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10,且活动扣10的右侧连接有闸板2,闸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架3,且横架3的底部焊接连接有立架5,铜渣存放箱4底部左侧连接有输送带1,且输送带1的底部安装固定有输送带支架7,输送带1的左端为方向朝上的倾斜结构,且输送带1横向部分的长度不小于铜渣存放箱4的长度,此结构能够接收铜渣存放箱4内的铜渣,并可将铜渣直接输送至预先等待的装运车的车斗内,极大的减小了机械消耗,使得铜渣装车过程更方便,效率更高。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当需要将铜渣存放至该装置时,运输车辆可通过混凝土斜板6,倒车进入铜渣存放箱4内部,将铜渣倾倒进入铜渣存放箱4内部,如此,即可对铜渣进行存放,当需要对铜渣存放箱4内部的铜渣进行转运时,让转运车预先行驶至输送带1的左端的倾斜结构位置,并使转运车的车斗对准输送带1的左端,然后操作者使用锤子将活动扣10与固定扣11契合连接的一侧向上敲击,使所有的活动扣10和固定扣11依次脱离,当失去活动扣10和固定扣11的阻挡,即可将闸板2沿着横架3向上转动,直至闸板2向上转动超过定位扣9的高度,然后将定位扣9向闸板2方向转动,当定位扣9转动至闸板2下方,此时可放开闸板2,闸板2受到转动至其底部的定位扣9的作用即可保持固定,当闸板2打开后,铜渣存放箱4内部的部分铜渣失去阻挡会自动向闸板2外侧滑落直接达到输送带1表面,然后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包括垫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8)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层(13),且支撑层(13)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面板(12),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土斜板(6),且混凝土面板(12)的顶部设置有铜渣存放箱(4),并且铜渣存放箱(4)的中间设置有立架(5),所述立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板(12),且立架(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扣(9),并且立架(5)的中间焊接连接有固定扣(11),所述固定扣(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10),且活动扣(10)的右侧连接有闸板(2),所述闸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架(3),且横架(3)的底部焊接连接有立架(5),所述铜渣存放箱(4)底部左侧连接有输送带(1),且输送带(1)的底部安装固定有输送带支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冶炼残渣存放装置,包括垫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8)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层(13),且支撑层(13)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面板(12),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土斜板(6),且混凝土面板(12)的顶部设置有铜渣存放箱(4),并且铜渣存放箱(4)的中间设置有立架(5),所述立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面板(12),且立架(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扣(9),并且立架(5)的中间焊接连接有固定扣(11),所述固定扣(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扣(10),且活动扣(10)的右侧连接有闸板(2),所述闸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架(3),且横架(3)的底部焊接连接有立架(5),所述铜渣存放箱(4)底部左侧连接有输送带(1),且输送带(1)的底部安装固定有输送带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瑞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