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64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粉末状蛋白质或者多糖在双蒸水中分散,室温条件下充分搅拌至溶解,并在4℃冰箱中放置过夜以确保水化完全,过滤后备用;(2)将蛋白质溶液进行热处理并冷却至室温,随后将花青素加入热处理后的蛋白质溶液中,待充分溶解后,将蛋白质‑花青素复合溶液与相同体积的多糖溶液混合、酸化,并搅拌至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完全;(3)将上述溶液转移至超滤离心管中,离心浓缩去除未包封花青素,浓缩液干燥后得到花青素纳米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获得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包封率高(40‑70%)、尺寸小(200‑300nm)且粒度分布范围窄(PDI<0.20)。纳米复合物包封可以显著提高花青素在高温和高浓度维生素C条件下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拓展花青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纳米

技术介绍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花瓣、果实和块茎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常以花色苷的形式存在。花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效的天然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剂,并且具有改善视力和记忆力、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功能。然而,花青素的稳定性较差,对温度、pH、光、金属离子、维生素C等因素敏感,在贮存、运输以及加工过程中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降解,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通过纳米技术构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用于包封花青素,是保护花青素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提高其化学稳定性的极佳途径。另外,纳米复合物的尺寸小,对组织的附着能力强,可以有效延长花青素在胃肠到中的滞留时间,提高其输送效率。通过调控食源生物大分子组装构建纳米复合物用于活性分子的递送是目前食品纳米
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食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等具有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另外,纳米复合物的组装条件相对温和,避免了高能量输入(如高压均质、高速匀浆)过程导致的成本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多糖作为壁材。其中,蛋白质在热处理条件下变性凝胶化形成“内核”,用于荷载花青素;而多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包覆在蛋白质表面,形成“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多糖作为壁材。其中,蛋白质在热处理条件下变性凝胶化形成“内核”,用于荷载花青素;而多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包覆在蛋白质表面,形成“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花青素的包封率介于40-70%,水动力学直径介于200-300nm,ζ-电势介于-30-50mV,分散性系数PDI小于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卵白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多糖为海藻酸钠或果胶中的任意一种。4.一种“核-壳”结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末状蛋白质或者多糖样品加入双蒸水中,室温下充分搅拌至溶解,并在4℃冰箱中放置过夜确保水化完全,过滤后备用;(2)将得到的蛋白质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并冷却至室温,随后将花青素粉末加入热处理蛋白质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将蛋白质-花青素复合物溶液与相同体积的多糖溶液混合、酸化,室温条件下搅拌至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完全。(3)将溶液转移至超滤离心管中,离心去除未包封花青素,浓缩液干燥后得到花青素纳米复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花青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进张丽霞吴莹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