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玉军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授粉组培技术及栽培繁育秦岭野生金钗石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43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授粉组培技术及栽培繁育秦岭野生金钗石斛的方法,通过金钗石斛人工栽培,促使开花,进行人工授粉,培育石斛蒴果,石斛蒴果进行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提高金钗石斛种苗的扩繁速度、提高有效成份含量,提高炼苗和移栽成活率,尽快实现金钗石斛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特别是对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使用比例和有机添加物筛选和用量,以及消毒方法针对金钗石斛特殊的生长习性,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试验,获得了独创的培养配方和培养方法;又解决了金钗石斛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完成了金钗石斛的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的发明专利技术研究。

A Method of Artificial Pollination Tissue Culture and Cultivation of Wild Dendrobium nobile in Qinling Mountai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nd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and breeding wild Dendrobium nobile in Qinling Mountains. Through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Dendrobium nobile, it promotes flowering, carries out artificial pollination, cultivates Dendrobium nobile fruit and Dendrobium nobile fruit, carries out tissue cul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ivation method, improves the propagation speed, increases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refining and transplanting, and exhausts them. Quickly realiz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Dendrobium nobile, especially the proportion of cytokinins and auxins used, the screening and dosage of organic additives,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the special growth habits of Dendrobium nobile, have carried out many studies and experiments, obtained original cultivation formula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solved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Dendrobium nobil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It has become the invention and research of tissue cul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Dendrobium n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授粉组培技术及栽培繁育秦岭野生金钗石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涉及一种中药材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药用石斛金钗石斛的人工授粉,蒴果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金钗石斛是《中国药典》收载三大石斛品种之首,在《神农草本经》和《本草纲目》上早有记载,是石斛中的上品,名扬中外。佛坪秦岭金钗石斛以茎入药,具有退烧防惊风,促进骨骼生长,抑制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滋阴清热、降血脂、血压等功效,是生产“石斛夜光丸”、“石斛鲜露”、“石斛饮料”、“石斛胶囊”等产品的主要原料。目前,秦岭野生石斛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鲜品每克80元,号称药材软黄金。秦岭野生金钗石斛是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名贵中药材,佛坪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条件,是秦岭金钗石斛的地道产地和主产区。由于野生资源稀少,人工栽培技术尚未普及,在种植方法上,多数药农是延用传统方式,用实生苗分株栽培和扦插栽培,大量消耗石斛实生苗,导致种质资源稀缺,繁殖系数低,发展速度缓慢,栽种面积规模无法有效扩大。而且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简单,导致石斛的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产量低,效益差。采用独特的金钗石斛人工授粉,组培苗生产技术和栽培方法,从一颗金钗石斛蒴果培养出10万株以上的种苗,有效地解决了种苗的紧缺和来源问题;组培苗练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2%以上、产量提高60%以上的巨大成功,其先进性位居国内外同行研究及应用的前列,对濒危紧缺药用植物资源再生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促进佛坪秦岭的野生金钗石斛的的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钗石斛人工栽培,促使开花,进行人工授粉,培育石斛蒴果,通过石斛蒴果进行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提高金钗石斛种苗的扩繁速度、提高有效成份含量,提高炼苗和移栽成活率,尽快实现金钗石斛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成功完成了各种药用石斛的组织培养基质配方及其培养方法,对组织培养基质配方和生产工艺,特别是对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使用比例和有机添加物筛选和用量,以及消毒方法针对金钗石斛特殊的生长习性,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试验,获得了独创的培养配方和培养方法;又解决了金钗石斛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方法,完成了金钗石斛的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的专利技术研究。金钗石斛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它包括金钗石斛组培生产技术、金钗石斛组培苗炼苗技术、金钗石斛组培苗移栽技术和金钗石斛的采收方法。上述的金钗石斛工厂化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它包括:(1)金钗石斛组培生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A、种子培养:将野生石斛进行人工栽培,针对多年生野生石斛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新鲜的未裂开的果实或储存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程序,播入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5mg/L+6-BA(6-苄基腺嘌呤)3.0mg+IBA0.15mg+杂木屑20%(V/V)+琼脂5g/L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培养温度22~25℃,每日光照10--12小时,光强1800~25001x,15~20天种胚开始萌动,25~30天种胚膨大,逐渐萌发形成绿色的原球茎;B、茎尖培养:取金钗石斛当年萌发的嫩茎尖,用0.1%升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碘伏浸泡1分钟,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度1600-20001x,每天8-10小时,研究结果表明MS+NAA0.25+6-BA3.0mg+IBA0.10mg+松树皮20%(g/v)培养30天左右,外植体则可分化出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再经20天培育形成原球茎;再将原球茎转入ms基本培养基+6-BA(6-苄基腺嘌呤)0.2mg/L+IBA2.5mg+土豆汁20%(V/V)+琼脂5g/L培养基里进行原球茎增殖、分化培养,约25天可观察到瓶内原球茎重叠堆积在培养基中,此时再一次进行转接,后让其分化小苗,苗高1cm左右同时伴随有部分新的原球茎产生;C、将小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mg/L+6-BA3.0mg+IBA0.25mg+香蕉汁10%(V/V)+土豆汁10%(V/V)+琼脂6g/L的培养基里,进行壮苗培养,2个月可观察到小苗发育成2.5~4cm的中苗,将3cm以下的中苗再转接到同样的培养基里,继续培养,3cm以上的大苗进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可培养出5cm高以上的大苗,大苗可出瓶炼苗、移栽;(2)炼苗、移栽基质应用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就是金钗石斛炼苗基质和移栽基质的选择。根据金钗石斛特殊的生长习性和特点,采用种子繁殖,每粒种子萌发苗可达10万株以上。其组培苗通过炼苗再移栽的基质运用技术,既保证了植株根系的透水、透气性,又具备保温性和肥力,使金钗石斛组培苗人工栽培的成活率达到97%以上;A、炼苗基质:由于金钗石斛组培苗是在无菌、恒温、高湿等条件下培养而成。因此,组培苗出瓶炼苗是金钗石斛产业化关键环节。本专利技术采用鹅卵石+锯木屑+松树皮+腐熟有机肥的羊粪,厚度比为4cm∶4cm∶1cm,主要解决瓶中组培苗到移栽大田的过渡适应期,既要保证植株根部的透水、透气性,又要具有保湿性强、肥力好、不易滋生病虫害的要求,随时保证合理的水分、温湿度、光照控制,这样能使金钗石斛组培苗炼苗成活率达到97%以上,而且植株生长良好;B、移栽基质:金钗石斛组培苗经12个月炼苗后,已经从组培室无菌环境自然过渡到栽培大棚新的生长环境,这时的植株已较为健壮,生长稳定,可移栽到佛坪各乡镇适宜栽种石斛的区域。通过对野生金钗石斛原生态生长环境的深入调研,通过研究和创新,采碎砖块+松树皮+粗木屑+活苔藓盖根法,并且植株生长良好;(3)金钗石斛的采收:金钗石斛组培苗按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方法经炼苗、移栽后,经3年即可采收。采收期以每年的入冬为宜,采收前1.5个月应停止给植株施肥和用药。采收时应将生长期2.5年~3年生长的老茎剪下,新芽及根部保留,这样可连续采收6年以上;上述的金钗石斛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中,所提到的对于金钗石斛各生长过程培养基质的配方是:(1)种胚诱导及壮苗生根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3mg/L+土豆汁20%(V/V)+琼脂5g/;(2)原球茎增殖与分化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BA(6-苄基腺嘌呤)0.2mg/L+土豆汁20%(V/V)+琼脂5g/L;(3)壮苗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mg/L+6-BA3.0mg香蕉汁10%(V/V)+土豆汁10%(V/V)+琼脂6g/L。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金钗石斛组培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可有效解决金钗石斛种苗的来源和种苗的地道性,从金钗石斛种子到培养成大苗,需15个月,大大缩短了种苗组培时间和成本,与传统种苗扩繁相比,种苗的扩繁速度提高了上百倍,炼苗、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7%以上,产量提高40%以上.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解决金钗石斛人工大面积栽培,所面临的种苗来源紧缺、炼苗、移栽成活率低、产量不高、有效成份低等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种苗的扩繁速度提高了上百倍,炼苗、移栽成活率提高到97%以上,产量提高40%以上,为尽快推动秦岭野生金钗石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金钗石斛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授粉组培技术及栽培繁育秦岭野生金钗石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金钗石斛组培生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A、种子培养:将野生石斛进行人工栽培,针对多年生野生石斛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新鲜的未裂开的果实或储存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程序,播入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5mg/L+6‑BA(6‑苄基腺嘌呤)3.0mg+IBA0.15mg+杂木屑20%(V/V)+琼脂5g/L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培养温度22~25℃,每日光照10‑‑12小时,光强1800~2500lx,15~20天种胚开始萌动,25~30天种胚膨大,逐渐萌发形成绿色的原球茎;B、茎尖培养:取金钗石斛当年萌发的嫩茎尖,用0.1%升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碘伏浸泡1分钟,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度1600‑2000lx,每天8‑10小时,研究结果表明MS+NAA0.25+6‑BA3.0mg+IBA0.10mg+松树皮20%(g/v)培养30天左右,外植体则可分化出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再经20天培育形成原球茎;再将原球茎转入ms基本培养基+6‑BA(6‑苄基腺嘌呤)0.2mg/L+IBA2.5mg+土豆汁20%(V/V)+琼脂5g/L培养基里进行原球茎增殖、分化培养,约25天可观察到瓶内原球茎重叠堆积在培养基中,此时再一次进行转接,后让其分化小苗,苗高1cm左右同时伴随有部分新的原球茎产生;C、将小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mg/L+6‑BA3.0mg+IBA0.25mg+香蕉汁10%(V/V)+土豆汁10%(V/V)+琼脂6g/L的培养基里,进行壮苗培养,2个月可观察到小苗发育成2.5~4cm的中苗,将3cm以下的中苗再转接到同样的培养基里,继续培养,3cm以上的大苗进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可培养出5cm高以上的大苗,大苗可出瓶炼苗、移栽;(2)炼苗、移栽基质应用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就是金钗石斛炼苗基质和移栽基质的选择,根据金钗石斛特殊的生长习性和特点,采用种子繁殖,每粒种子萌发苗可达10万株以上。其组培苗通过炼苗再移栽的基质运用技术,既保证了植株根系的透水、透气性,又具备保温性和肥力,使金钗石斛组培苗人工栽培的成活率达到97%以上;A、炼苗基质:由于金钗石斛组培苗是在无菌、恒温、高湿等条件下培养而成。因此,组培苗出瓶炼苗是金钗石斛产业化关键环节。本专利技术采用鹅卵石+锯木屑+松树皮+腐熟有机肥的羊粪,厚度比为4cm∶4cm∶1cm,主要解决瓶中组培苗到移栽大田的过渡适应期,既要保证植株根部的透水、透气性,又要具有保湿性强、肥力好、不易滋生病虫害的要求,随时保证合理的水分、温湿度、光照控制,这样能使金钗石斛组培苗炼苗成活率达到97%以上,而且植株生长良好;B、移栽基质:金钗石斛组培苗经12个月炼苗后,已经从组培室无菌环境自然过渡到栽培大棚新的生长环境,这时的植株已较为健壮,生长稳定,可移栽到佛坪各乡镇适宜栽种石斛的区域。通过对野生金钗石斛原生态生长环境的深入调研,通过研究和创新,采碎砖块+松树皮+粗木屑+活苔藓盖根法,并且植株生长良好;(3)金钗石斛的采收:金钗石斛组培苗按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方法经炼苗、移栽后,经3年即可采收。采收期以每年的入冬为宜,采收前1.5个月应停止给植株施肥和用药。采收时应将生长期2.5年~3年生长的老茎剪下,新芽及根部保留,这样可连续采收6年以上;上述的金钗石斛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及栽培方法中,所提到的对于金钗石斛各生长过程培养基质的配方是:(1)种胚诱导及壮苗生根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3mg/L+土豆汁20%(V/V)+琼脂5g/;(2)原球茎增殖与分化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BA(6‑苄基腺嘌呤)0.2mg/L+土豆汁20%(V/V)+琼脂5g/L;(3)壮苗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mg/L+6‑BA3.0mg香蕉汁10%(V/V)+土豆汁10%(V/V)+琼脂6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授粉组培技术及栽培繁育秦岭野生金钗石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金钗石斛组培生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A、种子培养:将野生石斛进行人工栽培,针对多年生野生石斛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新鲜的未裂开的果实或储存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程序,播入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5mg/L+6-BA(6-苄基腺嘌呤)3.0mg+IBA0.15mg+杂木屑20%(V/V)+琼脂5g/L的培养基里,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培养温度22~25℃,每日光照10--12小时,光强1800~2500lx,15~20天种胚开始萌动,25~30天种胚膨大,逐渐萌发形成绿色的原球茎;B、茎尖培养:取金钗石斛当年萌发的嫩茎尖,用0.1%升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再用碘伏浸泡1分钟,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度1600-2000lx,每天8-10小时,研究结果表明MS+NAA0.25+6-BA3.0mg+IBA0.10mg+松树皮20%(g/v)培养30天左右,外植体则可分化出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再经20天培育形成原球茎;再将原球茎转入ms基本培养基+6-BA(6-苄基腺嘌呤)0.2mg/L+IBA2.5mg+土豆汁20%(V/V)+琼脂5g/L培养基里进行原球茎增殖、分化培养,约25天可观察到瓶内原球茎重叠堆积在培养基中,此时再一次进行转接,后让其分化小苗,苗高1cm左右同时伴随有部分新的原球茎产生;C、将小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NAA(α-萘乙酸)0.2mg/L+6-BA3.0mg+IBA0.25mg+香蕉汁10%(V/V)+土豆汁10%(V/V)+琼脂6g/L的培养基里,进行壮苗培养,2个月可观察到小苗发育成2.5~4cm的中苗,将3cm以下的中苗再转接到同样的培养基里,继续培养,3cm以上的大苗进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可培养出5cm高以上的大苗,大苗可出瓶炼苗、移栽;(2)炼苗、移栽基质应用技术:本发明的关键就是金钗石斛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翟玉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