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及其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73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及其电池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箱在安装时,紧固件从缓冲套的连接孔中穿过与车架连接,将吊耳以及缓冲套紧固在在车架上,此时缓冲套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台阶面支撑配合,另一端与车架顶压配合,实现吊耳和车架的缓冲配合,同时缓冲套设置在吊耳的安装孔中并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的内壁止转配合,这样就避免了缓冲套与吊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解决了因此造成的缓冲套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Electric Vehicle and Its Battery Box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a battery box thereof. When the battery box of the invention is installed, the fastener passe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hole of the buffer sleeve to connect with the frame, and fastens the lifting lug and the buffer sleeve on the frame. At this time, one end of the buffer sleeve is matched with the step support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other end is matched with the top pressure of the frame to realize the buffer matching of the lifting lug and the frame. At the same time, the buffer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lifting lug and is joined by concave and convex matching. The structure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to stop rotation, thus avoiding the relative rotation between the buffer sleeve and the lifting lu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oor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buffe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及其电池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及其电池箱。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来源,在整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属于核心零部件,传统的电池箱体的吊装结构均采用冲压或钣金焊接、挤压型材、铸造再加工的工艺制成,电池包与车身的纵梁连接多属于金属之间的刚性连接。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1、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质量一般都在300-350kg左右,由于电池箱和车身的制造装配误差,采用纯刚性的连接会造成局部的贴合程度不一,影响电池箱的可靠性和整车结构的整体性。2、电池箱与车身的连接点是整车NVH控制的关注点,吊耳的刚性连接能够提高高频噪声的传导率,不利于整车NVH的控制。3、由于电池模组装配误差或电池箱的制造误差会造成电池箱在做振动测试时固定电池模组的长螺杆受力不均匀,在进入共振区频率时紧固螺栓率先失效断裂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在电池箱的连接结构中设置橡胶件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上述的各个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45001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电池箱的连接结构,包括上垫块、支撑板、缓冲套和安装座,缓冲套包括压套成一体的外钢套、内钢套、下橡胶套和螺栓套,支撑板和安装座焊接固定,同时支撑板上的第一连接孔与安装座上的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橡胶本体的高度,这样保证橡胶套的两端与支撑板和安装座紧密连接,而支撑板和安装座分别与电池箱焊接连接形成吊耳结构,使得缓冲套能够连接在车身与电池箱之间,起到一定的吸震作用,这种结构的缓冲套依靠压装固定在支撑板和安装座之间,缓冲套主要依靠摩擦力实现周向上的止转固定,在受到震动时,缓冲套很容易发生相对转动,造成连接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以解决现有电池箱的连接结构的缓冲套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池箱的电动车。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的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从而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套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且缓冲套的周向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的孔壁止转配合,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所述缓冲套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台阶面支撑配合、上端具有用于与车身顶压配合的配合面。所述缓冲套包括具有内孔的橡胶套以及包裹在所述橡胶套外周上的外刚性套、插装在所述内孔在内孔中的内刚性衬套,所述内刚性衬套具有内孔从而形成所述的连接孔,所述凹凸配合结构设置所述外刚性套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的、沿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刚性套的外周上并与所述凹槽在周向上止转配合、轴向上导向移动配合的凸块。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且在所述安装孔上相对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吊耳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箱体沿车身方向的前后两侧。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动车,包括车架以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的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从而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套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且缓冲套的周向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的孔壁止转配合,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所述缓冲套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台阶面支撑配合、上端具有用于与车身顶压配合的配合面。所述缓冲套包括具有内孔的橡胶套以及包裹在所述橡胶套外周上的外刚性套、插装在所述内孔在内孔中的内刚性衬套,所述内刚性衬套具有内孔从而形成所述的连接孔,所述凹凸配合结构设置所述外刚性套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的、沿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刚性套的外周上并与所述凹槽在周向上止转配合、轴向上导向移动配合的凸块。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且在所述安装孔上相对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吊耳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箱体沿车身方向的前后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在安装时,紧固件从缓冲套的连接孔中穿过与车架连接,将吊耳以及缓冲套紧固在在车架上,此时缓冲套的一端与安装孔的台阶面支撑配合,另一端与车架顶压配合,实现吊耳和车架的缓冲配合,同时缓冲套设置在吊耳的安装孔中并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的内壁止转配合,这样就避免了缓冲套与吊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解决了因此造成的缓冲套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的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安装吊耳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的安装吊耳的立体图;图4为安装吊耳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的安装吊耳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电池箱箱体;2、安装吊耳;21、橡胶套;22、外刚性套;23、内刚性衬套;24、安装孔;221、凸块;231、内刚性衬套翻边;241、凹槽;242、台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电动车,包括车架以设置在车架上的电池箱,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1,电池箱箱体1的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吊耳2,安装吊耳2上设有缓冲套,缓冲套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从而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孔,安装吊耳2上设有安装孔24,缓冲套插装在安装孔24中且缓冲套的周向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24的孔壁止转配合,安装孔24为台阶孔,缓冲套的下端与安装孔24的台阶面242支撑配合、上端具有用于与车身顶压配合的配合面。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采用紧固螺栓。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套包括具有内孔的橡胶套21以及包裹在橡胶套21外周上的外刚性套22、插装在内孔在内孔中的内刚性衬套23,内刚性衬套23具有内孔从而形成的连接孔,凹凸配合结构设置外刚性套22与安装孔24的孔壁之间。其中两个刚性套能够提高缓冲套的结构强度,避免缓冲套的橡胶套直接与其他部件接触受到损坏。外刚性套类似于骨架,具有限位整形的作用,内部的内刚性衬套的下部略长于橡胶套,从而插装到安装孔下部的小孔中,起到限位紧固螺栓的作用。内刚性衬套23和外刚性套22均采用金属材料,其表面镀黄铜,可与橡胶在硫化时产生较牢固的化学键粘合力或采用氯丁橡胶酚醛树脂粘接剂及丁腈橡胶酚醛树脂胶粘剂将三者粘接为一整体,提高结构稳定性。具体地,内刚性衬套23的底部设有向外侧的翻边,形成内刚性衬套翻边231,装配过程中将内刚性衬套23由下而上强装到橡胶套的内孔中。安装孔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孔,上端的大径段用于适配安装外刚性套和橡胶条,下端的小径段与内刚性衬套的间隙配合,内刚性衬套的下端从小径段中向下伸出并通过翻边定位,设置该翻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的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从而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套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且缓冲套的周向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的孔壁止转配合,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所述缓冲套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台阶面支撑配合、上端具有用于与车身顶压配合的配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的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从而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吊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套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且缓冲套的周向通过凹凸配合结构与安装孔的孔壁止转配合,所述安装孔为台阶孔,所述缓冲套的下端与安装孔的台阶面支撑配合、上端具有用于与车身顶压配合的配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包括具有内孔的橡胶套以及包裹在所述橡胶套外周上的外刚性套、插装在所述内孔在内孔中的内刚性衬套,所述内刚性衬套具有内孔从而形成所述的连接孔,所述凹凸配合结构设置所述外刚性套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的、沿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刚性套的外周上并与所述凹槽在周向上止转配合、轴向上导向移动配合的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有两个且在所述安装孔上相对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吊耳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箱体沿车身方向的前后两侧。6.电动车,包括车架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阳赵栋梁邹忠月张腾李笑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