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42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20
技术问题:改善非常难以使粒径极小的粉体状输送物单个分离而下落的问题、输送(下落)轨道显著不稳定的问题、以及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总量的输送的问题。解决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1具备:输送部(2),其内部为中空,能够通过孔朝向外部吹出空气,且相对于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使下游端向下方倾斜而配置,其中,该孔将输送输送物侧的面的内外贯通;多孔板(3),其设置在该输送部(2)的上表面,形成有直径比输送物的粒径更小的无数个喷出孔,且可以根据输送物的粒径而相对于输送部(2)进行更换;以及控制部(10),其基于输送物的重量和输送物的粒径来决定空气喷出量和所述输送部(2)的倾斜角度。

Powder conveyor

Technical problems: Impro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eparate very small particle size powder conveyors from each other and fall, the problem that the conveying track is significantly unstable, and the problem that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complete the total conveying. Solution: The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1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ing part (2), whose interior is hollow, air can be blown outward through the hole, and the downstream end is inclined downward relative to the upstream end of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conveyor, where the hole connect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onveying side; a porous plate (3)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nveying part (2) to form a straight surface. Numerous ejection holes with smaller diameter than the conveyor can be replaced with respect to the conveyor (2) according to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conveyor, and the control unit (10) determines the air ejection amount and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conveyor (2) based on the weight of the conveyor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体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粉体状输送物彼此的附着,稳定单层化的姿势,并以稳定的轨道进行输送的粉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对在球状的树脂微粒的表面上实施了金属电镀的导电性微粒(以下称为输送物)的整个表面进行检查的外观检查装置。专利文献1的外观检查装置是使输送物一个一个隔开间隔地下落,使用多个摄像机对该下落途中的输送物拍摄,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进行判定的结构。供外观检查的输送物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容易受到非常微小且外因的损伤的情况下,需要避免受到诸如为了能够用摄像机拍摄到而以某种手段接触输送物来改变拍摄姿势,或使输送物一边与各种装置的部件摩擦一边被输送这样的接触和冲击,因此,可以说用摄像机对下落中的输送物进行拍摄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处理的输送物的粒径虽无具体的记载,但若为例如一般的粒径大于100μm的输送物,则由于与粒径成比例的自重,输送物彼此容易离散,即使有大量的输送物也几乎不会发生输送物彼此附着而下落的情况。但是,在所处理的输送物的粒径在约100μm以下的情况下,(也存在例外但一般情况下)随着粒径变小,输送物由于极其轻而容易互相附着,很难使输送物一个一个隔开间隔地下落,有可能输送物彼此互相重叠而无法单个地进行外观检查。另外,由于粒径在约100μm以下的粒径极端小的输送物已经呈粉体状(粉末状),因此根据上述的倾向,输送物彼此互相附着而尤其难以单个地检查外观,并且也难以单个地分离附着的输送物,另外,即使能够使其单个地分离下落,也存在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总量的检查的问题。尤其是,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外观检查装置中,若输送物彼此如上所述那样附着,则除了例如根据重叠方式而被拍摄为不同性质的外形之外,若异物与输送物彼此的摄像机的影子(相对于摄像机为输送物的后侧)重叠,则存在无法掌握该异物的存在的问题。另外,若为在自由开放空间中使粉体状输送物(单个地)下落的输送方法,则由于输送物极其轻,因此轨道显著不稳定,有可能受到外部空气的影响而离开摄像机的拍摄区域,或下落时未在设为目的的部位着地,甚至可能向上飞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2794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若为使粉体状输送物在自由开放空间中下落的输送方法,则粉体状输送物容易互相附着,而非常难以单个地分离附着的输送物的问题,还有下落轨道显著不稳定的问题,另外,还有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总量的输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使粉体状输送物单层化而进行输送的粉体输送装置,其具备:输送部,其内部为中空,能够通过孔朝向外部吹出空气,且相对于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使下游端向下方倾斜而配置,其中,该孔将输送输送物侧的面的内外贯通;多孔板,其设置在该输送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直径比输送物的粒径更小的无数个喷出孔,且可以根据输送物的粒径而相对于输送部进行更换;以及控制部,其基于输送物的重量和输送物的粒径来决定空气喷出量和所述输送部的倾斜角度。(三)有益效果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不是使输送物“单个”“下落”,而是使空气从自上游端朝向下游端向下方倾斜的输送部(的孔)起经由多孔板的喷出孔喷出,相对于该输送部的输送物的上下游输送方向,使在宽度方向整个区域上并列地被输送的输送物稍微浮起,因此能够获得以下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通过做成上述结构,能够使空气侵入附着的输送物彼此之间而使其分离,并能够以单个地分离的状态进行输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以单个地分离的状态在与输送部(多孔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整个面上并列地输送输送物,因此能够大幅缩短输送总量所需的时间。进一步地,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在控制部中,通过基于输送物的重量和输送物的粒径来控制空气喷出量,从而能够抑制如输送物在输送路径上浮起而在空中飞扬或细微运动那样使状态变得不稳定,或使输送方向的轨道变得不稳定,另外,通过控制倾斜角度,能够与所述空气喷出量的控制相结合,从而适当地控制输送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的外观检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A-A线截面图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粉体输送装置;2-输送部;2A-泵;2B-输送部倾斜机构;2a-空气孔;3-多孔板;3a-喷出孔;4-检查用摄像机;6-拾取机构;7-闸门机构;10-控制部;10A-空气量调整部;10B-倾斜角度调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很难使互相附着的约100μm以下的输送物单个地分离而下落的问题、输送(下落)轨道显著不稳定的问题、以及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总量的输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备:输送部,其内部为中空,能够通过孔朝向外部吹出空气,且相对于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使下游端向下方倾斜而配置,其中,该孔将输送输送物侧的面的内外贯通;多孔板,其设置在该输送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直径比输送物的粒径更小的无数个喷出孔,且可以根据输送物的粒径而相对于输送部进行更换;控制部,其基于输送物的重量和输送物的粒径来决定空气喷出量和所述输送部的倾斜角度。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结构中具备设置在输送部的输送路径途中的用于至少对输送中的输送物的上表面进行拍摄的摄像机、以及基于摄像机的拍摄图像对是否存在异物、不同性质的输送物进行判断的图像处理部,由此,能够对大量粉体状输送物中的异物进行判别、能够容易地对异形、异常的输送物的混入进行判别。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输送部的输送路径途中,设置拾取机构,该拾取机构具有:为了单个地取出输送物而使直径微小且能够吸排气的喷嘴、和以至少能够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输送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喷嘴的喷嘴移动部;并设置闸门机构,该闸门机构能够在与设置有该拾取机构的位置对应的输送部的宽度方向上使空气喷出和停止,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输送物暂时停止,而单个地转移到别的场所。实施例接着,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1是使粒径为约100μm以下的粉体状输送物单层化而输送的本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其具有以下结构。此外,在本例中,示出了应用于外观检查装置的状态,该外观检查装置检测粉体状输送物中的异物的混入和异形的输送物,在存在异物、异形的输送物的情况下将这些输送物排出。2是作为输送输送物的基座的输送部。该输送部2的内部为中空,且形成有多个空气孔2a,该空气孔2a将输送输送物侧的面的内外贯通。即,输送部2采用如下结构:使通过泵2A调整供给的空气充满内部,并经由空气孔2A朝向该外部吹出空气。另外,输送部2通过输送部倾斜机构2B从输送物输送方向的上游端朝向下游端向下方调整倾斜地配置。进一步地,在输送部2的与输送面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止输送物从输送面洒落的导板2b。3是设置在该输送部2的上表面并形成有直径比输送物的粒径更小的无数个喷出孔3a的多孔板。该多孔板3构成为,可以根据输送物的粒径、输送物的颜色,相对于输送部2替换为喷出孔3a的直径不同的多孔板、或颜色不同的多孔板。4是在本例中是检查用摄像机,该检查用摄像机为了检测异物、异形的输送物是否混入而设置在例如输送路径途中的输送部2的上方,并对输送部2的宽度方向进行拍摄。5是在本例中是位置确认用摄像机,该位置确认用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输送装置,其是使粉体状输送物单层化而进行输送的粉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内部为中空,能够通过孔朝向外部吹出空气,且相对于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使下游端向下方倾斜而配置,其中,该孔将输送输送物侧的面的内外贯通;多孔板,其设置在该输送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直径比输送物的粒径更小的无数个喷出孔,且可以根据输送物的粒径而相对于输送部进行更换;以及控制部,其基于输送物的重量和输送物的粒径来决定空气喷出量和所述输送部的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30 JP 2017-1282671.一种粉体输送装置,其是使粉体状输送物单层化而进行输送的粉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内部为中空,能够通过孔朝向外部吹出空气,且相对于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使下游端向下方倾斜而配置,其中,该孔将输送输送物侧的面的内外贯通;多孔板,其设置在该输送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直径比输送物的粒径更小的无数个喷出孔,且可以根据输送物的粒径而相对于输送部进行更换;以及控制部,其基于输送物的重量和输送物的粒径来决定空气喷出量和所述输送部的倾斜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田喜彦
申请(专利权)人:智仁画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