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及钢筋网片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35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包括支架、夹持机构、行走架、第一驱动件和卸料机构,夹持机构和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上,夹持机构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以及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活动钳口相连并可驱动活动钳口相对固定钳口运动进而调节二者的相对距离,活动钳口至少包括弹簧、弹簧销和销座,所述销座设有容置孔,弹簧设置在容置孔内,弹簧销一端与弹簧相连,另一端伸出至容置孔外并向固定钳口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钢筋网片纵筋的过程中对多根纵筋上料同时上料,弹簧销与固定下钳口形成了对钢筋的包夹效果好,对钢筋多个方向进行限位夹持,在降低设备成本可以满足网片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纵筋上料的需求,增加生产效率。

A Feeding Device for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Mesh and a Welding Device for Reinforcement Mes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inforcing bar mesh longitudinal bar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 clamping mechanism, a walking frame, a first driving part and a discharging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discharg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the walking frame.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clamp, a movable clamp and a second driving part. The second driv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clamp and can drive the movable clamp to move relative to the fixed clamp.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ections, the movable clamp includes at least a spring, a spring pin and a pin seat. The pin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hole. The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hole. One end of the spring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a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outside the holding hole and extends to the fixed clamp. The invention simultaneously feeds multiple longitudinal bars in the process of reinforcing steel mesh longitudinal bars. The spring pin and fixed lower clamp form a good clamping effect for reinforcing steel bars. Limited clamping for reinforcing steel bars in multiple directions can meet the needs of longitudinal bars feeding in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of mesh welding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reducing equipment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及钢筋网片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及钢筋网片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筋网片焊接机中,网片的纵筋上料方式存在着人工手动上料和采用气爪上料方式。人工上料存在着上料速度慢,影响着这个网片焊接效率问题。而采用气爪上料,同时也存在着需要采用多个气爪去抓取钢筋然后,在对钢筋进行纵向输入,而气爪的使用势必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投入,增高了设备成本。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钢筋与焊接电极头的对位焊接效率,满足网片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纵筋上料的需求,增加生产效率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及钢筋网片焊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钢筋与焊接电极头的对位焊接效率,满足网片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纵筋上料的需求,增加生产效率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及钢筋网片焊接装置。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包括支架、夹持机构、行走架、第一驱动件和卸料机构,所述支架设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行走架相连并可驱动所述行走架沿所述行走轨道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和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活动钳口相连并可驱动活动钳口相对固定钳口运动进而调节二者的相对距离,所述活动钳口至少包括弹簧、弹簧销和销座,所述销座至少设有一排间距预定距离的容置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弹簧销一端与所述弹簧相连,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容置孔外并向固定钳口延伸,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压板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卸料压板与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相连。本专利技术用于将纵筋上料进行钢筋网片的焊接成型,具体应用过程中,钢筋在钢筋导向料槽内布置完毕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启动带动行走架沿支架向导向料槽移动,待钢筋的端部进入到活动上钳口和固定下钳口形成的钳口后,行走架停止运动;第二驱动件工作,使得活动上钳口向下运动,此时部分弹簧销接触钢筋后,被压缩进入容置孔内,而未与钢筋接触的弹簧销继续随活动钳口的下移中向下运动,待与固定下钳口接触后停止,这时弹簧销与固定下钳口形成了对钢筋的包夹;然后第一驱动件启动夹持机构拉动钢筋向焊接电机头方向行进,将钢筋放入到焊接电极头后,横筋落料焊接电极头下压进行焊接,与此同时伸缩件伸出,带动卸料压板下行至接触钢筋停止,此时启动活动钳口气缸,使得活动上钳口向上移动,同时弹簧销在弹簧的压力下逐渐恢复原来的伸出状态,待弹簧销脱离钢筋后卸料气缸收缩,卸料板向上移动,第一驱动件启动使得行走架在行走轨道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完成纵筋的一次送上料过程。本专利技术在钢筋网片纵筋的过程中对多根纵筋上料同时上料,弹簧销与固定下钳口形成了对钢筋的包夹效果好,对钢筋多个方向进行限位夹持,可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钢筋拖动的摩擦力导致其移位,有效提高钢筋与焊接电极头的对位焊接效率,在降低设备成本可以满足网片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纵筋上料的需求,增加生产效率。另外,卸料机构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夹持机构卸料的过程中弹簧销对纵筋的夹持上提,有利于弹簧销与纵筋的脱离。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销座设有多排容置孔,相邻的两排容置孔错位设置。如此,可有效提高弹簧销对钢筋的包夹效果,提高对接率和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钳口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活动钳口设置在所述固定钳口的上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伸缩气缸,所述行走架设有导向筒,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底部,所述活动上钳口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接所述导向筒,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活动上钳口相连,所述伸缩气缸可驱动所述活动上钳口沿所述导向筒的竖向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容置孔为通孔,所述销座上部设有封盖,所述弹簧顶住所述封盖,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封盖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行走架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为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行走轮的转轴与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还包括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有多条并列设置的导向料槽,所述导向料槽的设置方向与行走架的行走方向一致,所述放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架底部。导向料槽的设置用于放置纵筋并用于与焊接电极头对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放料机构的上部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盖板、振动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伸缩件,所述伸缩紧的伸缩杆与所述基板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放料机构侧部。如此设置,振动机构的设置保证放料机构的所用钢筋都能落入导向料槽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放料机构的一侧铰接。如此,当向放料机构下料时,盖板翻起至放料机构的一侧,避免其影响纵筋下料,下料后盖板翻转盖至放料机构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容置孔顶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的弹性瓣,每个弹性瓣内壁顶部均设置有倒角从而围成一个锥形腔,所述弹簧销上部设置有与锥形腔相配的锥形部。本专利技术在夹取定位钢筋时,部分上移从而将多个弹性瓣胀开,此时定位间隙为零,实现准确牢靠定位,防止行走架运动过程中弹簧销发生移位,定位夹取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筋网片焊接装置,包括焊接装置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焊接电极头,所述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包括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设有多条并列设置的导向料槽,所述焊接电极头与所述导向料槽对齐设置。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钢筋网片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涉及的钢筋网片焊接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销座上容置孔的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动钳口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持机构的工作过程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卸料机构的工作过程局部示意图。图中:1支架2行走架3第一驱动件4第二驱动件5卸料压板6伸缩件7固定钳口8活动钳口9容置孔10弹簧11弹簧销12封盖13导向筒14纵筋15放料机构16焊接电极头17行走轨道18销座19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3~7,一种钢筋网片纵筋14上料装置,包括支架1、夹持机构、行走架2、第一驱动件3和卸料机构,所述支架1设有行走轨道17,所述行走架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3与所述行走架2相连并可驱动所述行走架2沿所述行走轨道17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和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架2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钳口7、活动钳口8以及第二驱动件4,所述第二驱动件4与活动钳口8相连并可驱动活动钳口8相对固定钳口7运动进而调节二者的相对距离,所述活动钳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夹持机构、行走架、第一驱动件和卸料机构,所述支架设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行走架相连并可驱动所述行走架沿所述行走轨道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和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活动钳口相连并可驱动活动钳口相对固定钳口运动进而调节二者的相对距离,所述活动钳口至少包括弹簧、弹簧销和销座,所述销座至少设有一排间距预定距离的容置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弹簧销一端与所述弹簧相连,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容置孔外并向固定钳口延伸,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压板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卸料压板与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夹持机构、行走架、第一驱动件和卸料机构,所述支架设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行走架相连并可驱动所述行走架沿所述行走轨道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和卸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活动钳口相连并可驱动活动钳口相对固定钳口运动进而调节二者的相对距离,所述活动钳口至少包括弹簧、弹簧销和销座,所述销座至少设有一排间距预定距离的容置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弹簧销一端与所述弹簧相连,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容置孔外并向固定钳口延伸,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压板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卸料压板与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座设有多排容置孔,相邻的两排容置孔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口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上,所述活动钳口设置在所述固定钳口的上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伸缩气缸,所述行走架设有导向筒,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底部,所述活动上钳口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接所述导向筒,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活动上钳口相连,所述伸缩气缸可驱动所述活动上钳口沿所述导向筒的竖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网片纵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为通孔,所述销座上部设有封盖,所述弹簧顶住所述封盖,所述导向柱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超林艳江黄岸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