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包括一个底架和一个锁闩,所述锁闩可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底架还包括一个支座,所述锁闩可在一个能够容置车辆撞针的开启位置、一个所述撞针能够由所述锁闩保持的闭合位置和一个超程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闩锁机构具有一个包括一个移位元件和一个接合部分的缓冲件,其中,所述缓冲件能够在所述支座和所述锁闩之间可操作地动作以吸收所述锁闩的超程,且所述移位元件能够在超程过程中相对接合部分摩擦运动,以产生摩擦力来吸收锁闩的超程能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闩锁机构和闩锁机构的锁闩(latch bolt)。所述闩锁机构和锁闩主要用于机动车辆的闭锁。
技术介绍
公知的车门锁闩包括一个或多个能量吸收缓冲件,以降低由锁闩构成其一部分的闩锁机构的操作噪音。取决于需要从中吸收能量的冲击形式,这样的能量吸收缓冲件可以设置在锁闩上的多个位置。通常设置能量缓冲件来吸收锁闩当锁闩在弹簧偏压作用下从一个闭合位置到一个开启位置时锁闩和开启的闩锁支座之间的部分冲击。当锁闩运动进一个闭合位置,在此位置一个安装在门框上的撞针由锁闩保持,一个棘爪运动越过一个锁闩的第一安全支座并被弹簧偏置以在闭合支座处接合锁闩,将锁闩保持在闭合位置。有时设置能量缓冲件来吸收第一安全支座或闭合支座与棘爪之间的部分冲击。同样公知地,设置一个能量吸收缓冲件以吸收当猛力关闭而闭锁时可能发生的闩锁超过其闭合位置的超程的能量。闭锁关闭的动量通常要远大于锁闩的弹性开启的动量或棘爪接合锁闩的动量,因此设计作为吸收超程冲击的能量吸收缓冲件需要能够吸收远多于缓冲件所吸收如上所述的能量。公知的能量吸收缓冲件(如在EP0995879中描述的)包括一个位于锁闩中的孔或空穴,其在冲击下塌陷。依靠这样单个空穴的缓冲件很难吸收大的冲击,因此作为超程缓冲件仅有有限的作用。该缓冲件吸收能量只依靠缓冲件的变形。为了吸收附加的能量,超程缓冲件可以具有多个更为复杂形状的空穴和/或具有附加空穴(如EP1136640中描述的)。这些缓冲件更适用作为超程缓冲件,但仍然只依靠变形吸收能量。因此,在某些使用场合这种缓冲件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对这些锁闩和包括锁闩的闩锁机构的改进,具体提供对缓冲件的改进,更具体为但不仅是提供对这些锁闩的超程缓冲件的改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用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包括一个底架和一个锁闩,所述锁闩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底架还包括一个用于缓冲件的支座,所述锁闩可在一个能够容置车辆撞针的开启位置、一个撞针能够由所述锁闩保持的闭合位置和一个超程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闩锁机构具有一个包括一个移位元件和一个接合部分的缓冲件,其中所述缓冲件能够可操作地作用于所述支座和所述锁闩之间,以吸收所述锁闩的超程,并且所述移位元件能够在超程过程中摩擦运动地抵靠着所述接合部分,以产生摩擦力来吸收锁闩的超程能量。附图说明在此,结合附图仅通过例示的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为带有锁闩的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在开启位置时的视图;图2为图1的带有锁闩的闩锁机构锁闩在闭合位置时的视图;图3为图1的带有锁闩的闩锁机构锁闩在超程位置时的视图;图4为图1至图3中的锁闩的缓冲件系统在未压缩状态时的近视图;图5为图4中的锁闩的缓冲件系统在超程过程中被压缩的近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锁闩缓冲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未压缩状态时的近视图;图7为图6中的锁闩缓冲件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压缩状态时的近视图;以及图8为一个具有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系统的闩锁机构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一个闩锁机构10包括一个具有一个锁闩14的底架12及一个安装在底架12上的棘爪16,所述锁闩14为一个转动爪的形式。底架12包括一个具有一个侧向槽(或撞针口)18的保持板,侧向槽18可允许撞针20进入。底架12还包括一个开启锁闩锁支座17和一个超程支座19。超程支座19可以包括能吸收部分冲击能量的胶弹性材料。然而,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超程支座可以为刚性的,这样要求超程缓冲件(如下)提供所有超程缓冲需求。锁闩14包括一个具有一个中央孔26和两个臂22、24的特定形状的金属基片(未图示),所述臂设有一凹陷28。围绕所述金属基片设有一个由胶弹性材料做成的包覆模制件(overmould)30。包覆模制件包括一个主体31和一个超程缓冲件32。臂24包括一个闭合支座34和一个安全支座36,且其间设有一表面37。锁闩14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位于中央孔26中的第一枢轴38上。锁闩14由一弹簧(未图示)绕第一枢轴38逆时针偏压。棘爪16包括一个特定形状的金属基片,该金属基片包括一个棘爪牙40和一个肩部42。棘爪16大致与锁闩14共面且绕第二枢轴44可旋转地安装在底架12上。棘爪由一个第二弹簧(未图示)绕第二枢轴44顺时针偏压。在使用时,所述闩锁机构10安装在一个机动车辆(未图示)的车门(未图示)上。撞针20固装在车门框上并与槽18对正。在图1中所示的锁闩机构的开启位置,锁闩14的臂22顶接并偏压着开启挂钩锁支座17。在这个位置,进入凹陷28的入口与槽18对正,并且棘爪牙40顶接缓冲件32。当机动车辆的车门关闭时,撞针20移进槽18和锁闩14的凹陷28。然后撞针20撞击锁闩14并绕第一枢轴38顺时针推动锁闩14抵抗弹簧的偏压。当锁闩14顺时针旋转,棘爪牙40追踪缓冲件32的周缘直到棘爪牙40到达安全支座36,同时棘爪16由第二弹簧顺时针偏压并与臂24的表面37抵撞。当锁闩继续顺时针旋转,棘爪牙40将运动越过表面37。如果车门关闭时受力不足,以致锁闩14没有顺时针旋转得足够远到能够使棘爪牙40到达闭合支座17,则置于门框周缘的胶弹性门密封(防风雨密封)容易开启车门,使锁闩14逆时针回转直到棘爪16的肩部42顶接锁闩14的安全支座36。这种在肩部42和安全支座36之间的接合防止锁闩14进一步逆时针回转,并且闩锁机构保持在一个安全位置(图中未描述),在此位置车门没有完全关闭,但也不会打开。如果车门关闭时受力足够而能够正确闭合,锁闩14将顺时针旋转以致闭合支座17运动越过棘爪牙40,且一旦此支座被越过,棘爪顺时针旋转。然后,闩锁机构10处于如图2所描述的闭合位置,在此位置撞针20完全由锁闩14保持在位且车门保持闭合。棘爪16的肩部42顶接臂24,并防止锁闩逆时针旋转。一旦棘爪牙40越过闭合支座15,防风雨密封对防止锁闩14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负主要责任。然而,如果车门用过大的力量猛力关闭,锁闩将越过闭合位置超程行进,直到缓冲件32撞到超程支座19。在此状况下,缓冲件32对超程支座19的冲击可能为高能量冲击。缓冲件32在冲击下压缩到例如图3中所示的位置,以此吸收能量。能量也由于如下文结合图5所述的摩擦力而作为热量消散。这样的能量吸收与耗散意味着该冲击就安静多了。超程后,气候密封逆时针旋转锁闩14直到闭合支座15顶接棘爪肩部42,使闩锁机构处于闭合位置。缓冲件32然后会放松回复到其如图2所示未压缩状态。闩锁机构10通过对抗棘爪16的偏压而逆时针旋转棘爪16可回到开启位置,这样锁闩14能够逆时针自由旋转并以此释放撞针20。在图4中,详细地示出了锁闩10的超程缓冲件32。缓冲件32包括一个围绕一个空穴50的胶弹性材料单体环52。环52具有一个带有侧表面54、支座表面56和三个连接表面58的边缘。缓冲件32通过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三个连接件58连接到锁闩14包覆模制件30的(通过与之一体模制)其余部分。支座表面56为如图3所示的在超程位置顶接底架支座19的表面。一个接近支座表面56的楔体60形式的移位元件和一个接近连接表面58设置的接合部分61,伸进空穴50、但仍构形为单体环52的一体部分。楔体60和结合部分61在空穴50对面直接互相相对。楔体60包括两个带有锥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包括,一个底架和一个锁闩,所述锁闩可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底架还包括一个支座,所述锁闩可在一个能够容置车辆撞针的开启位置、一个所述撞针能够由所述锁闩保持的闭合位置和一个超程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闩锁机构具有一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一个移位元件和一个接合部分,其中,所述缓冲件能够在所述支座和所述锁闩之间可操作地动作来吸收所述锁闩的超程,以及所述移位元件能够在超程过程中相对所述接合部分摩擦地运动,而产生摩擦力来吸收所述锁闩的超程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藤克特尔森,约翰戈顿,
申请(专利权)人: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