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锡光专利>正文

门闩锁轴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227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闩锁轴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主盒体,所述主盒体内部开设有一横向的轨槽,在所述轨槽的下方另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轨槽相互连通,在所述主盒体的顶面还开设有一沟孔;    一锁轴,设置在所述主盒体的轨槽中,并可在所述轨槽中进行横向位移,在所述锁轴上沿纵向开设有一通孔;    一连动轴杆,穿过所述主盒体的沟孔,设置在所述锁轴的通孔中,且所述连动轴杆可由使用者调整改变其位置;    一连动件,设置在所述锁轴下方,所述连动件底部设有若干排齿,在所述连动件的上方设有一可供所述连动轴杆卡设的嵌卡部;    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主盒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驱动件通过一第一马达的驱动进行一正向、反向的运转,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连动件的排齿相接,并由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连动件进行位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闩锁具,特别是指一种门闩锁轴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入室盗窃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一般住户在自家大门的门板上都会自行另外加装有一锁具结构,以提供多一层的保障。然而,习用的锁具结构,不论是一般的喇叭锁或是较为先进的电子芯片锁,在其相对于门外的一侧皆会具有一锁孔,使住户可使用钥匙来开启锁具结构。但是,只要是具有锁孔的锁具,一般窃贼都有办法利用开锁工具将之插入锁孔中,进而破解锁具的锁掣功能。而较为先进的芯片锁也可利用一微型计算机与开锁工具搭配,先用计算机破解芯片密码,再用开锁工具将门锁解开(同样是将开锁工具插入锁孔之中,进而破解锁具的锁掣功能),因此一般具有锁孔的锁具,在现今治安不佳的社会中,所提供的防盗性仍是稍嫌不足,尚有需要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闩锁轴传动装置,其可使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门板不会有任何锁孔,有效提供极佳的防盗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闩锁轴传动装置,其具有可供操作者自由选择手动或自动的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门闩锁轴传动装置,其包含有一主盒体,在主盒体内部开设有一横向的轨槽,轨槽的下方另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与轨槽相互连通,在主盒体的顶面还开设有一沟孔;一锁轴,设置在主盒体的轨槽中,并可在轨槽中进行横向位移,在锁轴上沿纵向开设有一通孔;一连动轴杆,穿过主盒体的沟孔,设置在锁轴的通孔中,连动轴杆可由使用者调整改变其位置;一连动件,设置在锁轴下方,连动件底部设有若干排齿,在其上方设有一供连动轴杆卡设的嵌卡部;一驱动件,设于主盒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中,驱动件通过一第一马达的驱动进行一正向、反向的运转,驱动件与连动件的排齿相接,并由驱动件带动连动件进行位移。藉此,本专利技术即可通过一无线遥控器来控制马达运转,进行上锁及开锁的动作。使得装设有本专利技术的门板在门外的一侧不会有任何锁孔,窃贼无从下手,而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极佳的防盗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本专利技术用马达驱动锁轴上锁时的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本专利技术用马达驱动解除锁掣时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本专利技术用手动拨移锁轴上锁时的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本专利技术用手动拨移方式解除锁掣时的状态;图6是本专利技术再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本专利技术使用内锁时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门闩锁轴传动装置10,装设在室内侧的门板60上,其由一主盒体11、一锁轴21、一连动轴杆31、一连动件41以及一驱动件51所构成,其中主盒体11的内部开设有一横向的轨槽12,在轨槽12的下方另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4,第一容置空间14与轨槽12相互连通,在第一容置空间14旁另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16,在主盒体11的顶面还开设有一长状沟孔18。锁轴21,穿设在主盒体11的轨槽12中,锁轴21可在轨槽12中进行一横向的位移动作,以实现其锁掣的功用,在锁轴21上沿纵向开设有一通孔22。连动轴杆31,穿过主盒体的沟孔18,设置在锁轴21的通孔22中。连动轴杆31与通孔22以相互螺接的方式相互结合,使连动轴杆31可受使用者的旋转调整而改变连动轴杆31的位置。连动件41,设置在锁轴21下方,在连动件41底部依序设有若干排齿42,并在连动件41的上方设有一嵌卡部44,供连动轴杆31的末端进行一卡设的动作。驱动件51,为一齿轮单元,装设在主盒体11的第一容置空间14中,且驱动件51可由一第一马达52驱动而进行一正向、反向的运转。第一马达52通过一无线遥控器(图中未示)来控制,可自由选择进行正、反转的动作。驱动件51还与连动件41的排齿42相互接合,使驱动件51在进行正向或反向运转时,可同步带动连动件41进行位移。在主盒体11的第二容置空间16中,另设有一第二驱动件54,第二驱动件54另受一第二马达56驱动,且第二驱动件54同样与连动件41的排齿42相互接合,可使连动件41连动进行位移。由此,第二马达56及第二驱动件54作为一紧急备用的驱动装置,使当第一马达52故障或损坏时,操作者即可改用第二马达56及第二驱动件54来带动连动件41进行移动,达到开启门锁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在藉由上述结构相互组合后,再用一盖板61覆盖,并在盖板61上凸设有一凸部62,容置各马达52、56的外部。如图2所示,当操作者对连动轴杆31进行调整(往下旋紧时),而使连动轴杆31的末端卡设在连动件41的嵌卡部44时,此时锁轴21藉由连动轴杆31与嵌卡部44的作用,而与下方的连动件41相互卡接在一起,因此当驱动件51受第一马达52驱动而朝正向进行运转时,锁轴21即会从主盒体11的横向轨槽12中伸出于主盒体11外部,藉此提供一锁掣的功效;反之,当第一马达52进行一反向的运转时,如图3所示,由于锁轴21与连动件41藉由连动轴杆31而彼此卡固在一起,因此当第一马达52进行反向运转时,驱动件51便会带动连动件41并同时连动锁轴21缩回主盒体11的横向轨槽12中,进而解除由锁轴21所提供的锁掣效果。而如图4、图5所示,当操作者再次调整(往上旋松时)连动轴杆31,使连动轴杆31的末端离开连动件41的嵌卡部44,此时锁轴21与连动件41为相互分离的状态,因此锁轴21并不会受驱动件51以及连动件41的带动而进行位移,此时操作者即可直接对连动轴杆31的顶端施力,进而拨动锁轴21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达到锁掣门板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由操作者利用连动轴杆31来决定锁轴21是否与连动件41相互卡接在一起,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可自由选择是以自动方式(以马达驱动)或是手动方式(直接用手拨动)来进行上锁的动作,以确实达到锁掣门板60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连动轴杆31除可运用螺接的方式调整之外,也可在连动轴杆31上套设一弹簧及相关组件,使连动轴杆31可通过一按压动作而改变连动轴杆31末端的位置(其动作方式概似笔头可伸缩的原珠笔结构,由于此结构为习知技术,故在此不再详述其动作原理),使连动轴杆31同样具有可调整其位置的功效。在此必须特别提出说明的是,第二马达56可通过一般无线遥控器或用电话遥控的方式来操作,并在第二马达56上连接有一时间控制器(图中未示),该时间控制器可控制第二马达56进行开锁时的激活时间,即当操作者要用第二马达56动作开启门锁时,时间控制器将会延缓第二马达56的动作时间,藉此,即使无线遥控器的频率被窃贼破解,并激活第二马达56进行开锁动作时,由于时间控制器的作用,第二马达56并不会立即动作解除锁掣,如此一来便可有效拖延时间,使窃贼因无办法立即开锁而放弃盗窃,进而可提供多一层的安全保护。而时间控制器还可另连接一警讯系统,其可在时间控制器激活时同步动作,用于提供一警示的效果。同理,上述时间控制器及警讯系统也可装设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马达52上。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主盒体11的沟孔18旁还另外穿设有一穿孔64,并在锁轴21的顶面上对应设有一开口24,供一可调式锁杆66插设。如图6所示,当锁轴21处于锁掣状态时,可调式锁杆66即可另外提供固定锁轴21的功效,使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内锁的功能。而可调式锁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锡光
申请(专利权)人:翁锡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