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柯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01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包含车辆驱动主轴、固定块和离合器;车辆驱动主轴对应轮胎内侧的轴身依次固定套接有固定块、第一轴承、离合器、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一轴承外圈固定有与车辆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两端面分别设置平面轴承,第二轴承外圈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连接,第三轴承外圈与套管内壁连接,套管外壁与第四轴承内圈连接,第四轴承外圈与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连接,套管对应第二轴承一侧连接发电机定子,发电机定子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分别平行且设有间隔,发电机定子外缘通过电缆与设置在车辆中的电容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A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Device for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mainly relates to a vehicle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ehicle driving spindle, a fixing block and a clutch; the axle body of the vehicle driving spindle corresponds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tire in turn is fixed and sleeved with a fixing block, a first bearing, a clutch, a second bearing and a third bearing, a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first bearing is fixed with a hydraulic pipeline in the vehicle braking system.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ed hydraulic pist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plane bearings, the second bearing outer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enerat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the third bearing outer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sing inner wall, the casing outer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bearing inner ring, the fourth bearing outer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enerat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the casing corresponds to the second bearing one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nerator stator, and the generator st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enerator stator. The permanent magnet rotor of the second generator is parallel and spaced respectively,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stator of th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pacitor group arranged in the vehicle through a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enduranc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轮胎的车辆动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成为广大人们的代步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燃油汽车排出的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却十分严重,并且燃油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也比较大;但是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目前电动汽车正在逐步取代燃油汽车,然而电动汽车是采用蓄电池中储存的电能作为动力能源,当蓄电池中的电能用完之后,再充电需要一定时间,而且蓄电池充电时用到的充电桩也不是很普遍,导致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的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包含车辆驱动主轴、固定块和离合器;所述车辆驱动主轴对应轮胎内侧的轴身依次固定套接有固定块、第一轴承、离合器、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对应固定与车辆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对应固定块、离合器的平面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外圈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对应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外圈与套管内壁对应连接,且套管外壁与第四轴承内圈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轴承外圈与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对应连接,所述套管对应第二轴承的一侧与发电机定子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位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之间,发电机定子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分别平行且设有间隔,所述发电机定子外缘通过电缆与设置在车辆中的电容组连接。进一步,所述车辆刹车系统中设置两路液压管路,一路连接汽车轮胎刹车盘,另一路连接液压活塞。进一步,所述液压活塞两端面的平面轴承分别与固定块和离合器对应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为环状结构,其分别围绕各自的中心孔匀布若干个永磁体。进一步,所述发电机定子为环状结构,其围绕中心孔匀布若干通孔。进一步,所述通孔为水滴形状、三角形或者矩形。进一步,所述套管外壁与发电机定子中心孔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装置设置在任一轮胎内侧的车辆驱动主轴轴身,且装置位于车辆驱动主轴轴身中线与车辆轮胎内侧之间。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设置的各个轴承,使各个轴承对应连接的部件都能够相对独立转动;所述液压活塞两端面设置的平面轴承,有利于液压活塞与离合器、固定块之间的传动,所述液压活塞与车辆刹车系统中一路液压管路连接,在刹车时既能够控制液压活塞对应顶住离合器,又不影响刹车的效果;刹车踩下后,液压活塞对应离合器一端顶住离合器,使离合器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对应抵触,从而使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随着离合器转动,然后通过磁吸附连动带动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转动,定子能够在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转动时,切割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间的磁场,能够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发电机定子外缘连接的电缆,储存到设置在车辆中的电容组,所储电能用于辅助车辆加速、起步和车辆电器使用,进而达到减少车辆电源输出,增加行驶里程的目的;所述定子与转子的结构,使能量转化的效率更高;所述装置设置在任一轮胎内侧的车辆驱动主轴轴身,且装置位于车辆驱动主轴轴身中线与车辆轮胎内侧之间,增加了所储存电能的总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发电机永磁转子示意图。图4为发电机定子示意图。图中1、车辆驱动主轴,2、固定块,3-1、第一轴承,3-2、第二轴承,3-3、第三轴承,3-4、第四轴承,4、离合器,5、液压活塞,6、平面轴承,7-1、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7-2、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8、套管,9、发电机定子,10、电容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包含车辆驱动主轴1、固定块2和离合器4;所述车辆驱动主轴1对应轮胎内侧的轴身上,依次固定套接有固定块2、第一轴承3-1、离合器4、第二轴承3-2和第三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3-1外圈对应固定有与车辆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活塞5,液压活塞5两端面分别设置有一对应固定块2、离合器4的平面轴承6,即这两个平面轴承6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块2或离合器4连接,从而通过这两个平面轴承6来达到更利于液压活塞5与固定块2、离合4器之间传动的目的;所述车辆刹车系统中设置两路液压管路,一路连接汽车轮胎刹车盘,另一路连接液压活塞5,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既通过车辆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控制液压活塞5对应顶住离合器4,又不影响刹车系统的正常刹车;所述第二轴承3-2外圈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7-1对应连接,所述第三轴承3-3外圈与套管8内壁对应连接,且套管8外壁与第四轴承3-4内圈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轴承3-4外圈与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7-2对应连接,所述套管8对应第二轴承3-2一侧与发电机定子9固定连接,所述套管8外壁与发电机定子9中心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9位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之间,发电机定子9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分别平行且设有间隔;当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转动时,发电机定子9切割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之间的旋转磁场,产生的电流通过电缆储存到车辆中的电容组10,所储电能能够用于辅助车辆加速、起步,进而达到减少车辆电源输出,增加行驶里程的目的;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为环状结构,其分别围绕各自的中心孔匀布若干个永磁体,所述发电机定子9为环状结构,其围绕中心孔匀布若干个水滴形状、三角形或者矩形通孔;所述发电机定子9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的结构,使能量转化的效率更高,所述发电机定子9外缘通过电缆与设置在车辆中的电容组10连接,所述装置设置在任一轮胎内侧的车辆驱动主轴1轴身,且装置位于车辆驱动主轴1轴身中线与车辆轮胎内侧之间,增加了所储存电能的总量。使用时,当司机踩下刹车踏板,与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活塞5将顶住离合器4,使离合器4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7-1对应抵触,从而使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7-1随着离合器4转动,同时通过磁力吸附连动带动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7-2转动,此时发电机定子9切割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之间的磁场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电缆传输到电容组10中进行储能;所储电能,能够用于车辆起步,或是在车辆加速时进行辅助供电,以减少电源系统的电量输出,从而达到车辆续航的目的。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技术未对其进行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含车辆驱动主轴(1)、固定块(2)和离合器(4);所述车辆驱动主轴(1)对应轮胎内侧的轴身依次固定套接有固定块(2)、第一轴承(3‑1)、离合器(4)、第二轴承(3‑2)和第三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3‑1)外圈对应固定与车辆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活塞(5),所述液压活塞(5)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对应固定块(2)、离合器(4)的平面轴承(6),所述第二轴承(3‑2)外圈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7‑1)对应连接,所述第三轴承(3‑3)外圈与套管(8)内壁对应连接,且套管(8)外壁与第四轴承(3‑4)内圈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轴承(3‑4)外圈与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7‑2)对应连接,所述套管(8)对应第二轴承(3‑2)的一侧与发电机定子(9)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9)位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之间,发电机定子(9)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分别平行且设有间隔,所述发电机定子(9)外缘通过电缆与设置在车辆中的电容组(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含车辆驱动主轴(1)、固定块(2)和离合器(4);所述车辆驱动主轴(1)对应轮胎内侧的轴身依次固定套接有固定块(2)、第一轴承(3-1)、离合器(4)、第二轴承(3-2)和第三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3-1)外圈对应固定与车辆刹车系统中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活塞(5),所述液压活塞(5)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对应固定块(2)、离合器(4)的平面轴承(6),所述第二轴承(3-2)外圈与第一发电机永磁转子(7-1)对应连接,所述第三轴承(3-3)外圈与套管(8)内壁对应连接,且套管(8)外壁与第四轴承(3-4)内圈对应连接;所述第四轴承(3-4)外圈与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7-2)对应连接,所述套管(8)对应第二轴承(3-2)的一侧与发电机定子(9)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9)位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之间,发电机定子(9)与第一、第二发电机永磁转子分别平行且设有间隔,所述发电机定子(9)外缘通过电缆与设置在车辆中的电容组(1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柯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