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55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全玻璃材质的壶体、底壳、导热板以及电热装置,所述底壳套接在所述壶体底部,且与所述壶体共同围设形成底腔,所述导热板设于所述底腔内且安装至所述壶体底部,以与所述壶体底部热接触,所述电热装置设于所述导热板的下方,且通过所述导热板热导接至所述壶体底部,其中,所述壶体底部固设有安装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所述安装柱固定至所述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器中,通过在壶体底部预设安装柱,用来固定安装底壳和导热板,安装相对较为简单牢固,且也不会造成壶体的破裂,同时在有不良品时,也可以较为方便的把不良品从壶体上拆卸下来。

Liquid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heater, which comprises a full glass kettle body, a bottom shell, a heat conducting plate and an electrothermal device. The bottom shell is sleev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kettle body to form a bottom cavity.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cavity and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o make thermal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he electrothermal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thermally conductive to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wherein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olumn, and the bottom shell and/or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are fixed to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column. In the liquid hea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installation column is pre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to fix and install the bottom shell and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The installa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firm, and will not cause the pot body to break down.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re are bad products, the bad products can be disassembled from the pot body more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液体加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中,例如电水壶,用于烧水和存水。通常液体加热器壶体的底壁由不锈钢制成,侧壁则由塑料或者不锈钢制成,塑料在长期高温时易产生有害物质,不锈钢又有重金属离子析出的危险。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玻璃水壶(例如养生壶),但是这种玻璃水壶,只是侧壁由玻璃制成的,其底壁还是金属制成的,无法完全解决重金属离子析出的问题。如果整个壶体全部采用全玻璃制成,因为玻璃壶体底壁是玻璃制成,不像不锈钢制成的壶底,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在壶底固定安装柱,以供加热组件和底壳安装,因而玻璃壶体与加热组件和底壳的固定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器,旨在解决其他零部件和壶体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液体加热器,包括:全玻璃材质的壶体;底壳,套接在所述壶体底部,且与所述壶体底部共同围设形成底腔;导热板,设于所述底腔内且安装至所述壶体底部,以与所述壶体底部热接触;以及,电热装置,设于所述导热板的下方,且通过所述导热板热导接至所述壶体底部;其中,所述壶体底部固设有安装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所述安装柱固定至所述壶体,所述安装柱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所述壶体底部连接为一体或者通过固定胶粘接于所述壶体底部。优选地,所述安装柱为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固定胶为硅酮胶或者AB胶。优选地,所述安装柱为螺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螺柱;或者,所述安装柱为螺母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螺母柱。优选地,所述安装柱包括设于所述壶体底壁的第一安装柱,所述导热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于所述壶体的底壁。优选地,所述导热板固设有第三安装柱,所述底壳通过螺接件固定至所述第三安装柱。优选地,所述螺接件外套设有隔热件,且通过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底壳相热间隔。优选地,所述安装柱包括设于所述壶体底壁的第一安装柱,所述底壳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柱固定于所述壶体的底壁。优选地,所述壶体底部的侧壁相较所述壶体上部的侧壁呈内凹设置,在所述壶体底部与所述壶体上部的侧壁之间处形成有环形台阶部;所述导热板为呈盘状的金属导热盘,套接在所述壶体底部的侧壁,所述金属导热盘的上端设有环形外翻边,且所述环形外翻边正对设于所述环形台阶部的下方;所述安装柱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台阶部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环形外翻边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柱固定至所述环形台阶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壶体底部通过注塑方式或者胶粘方式设置安装柱,可以将底壳和/或导热板通过安装柱固定至壶体底部,不仅安装简单牢固,且也不会造成壶体的破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液体加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液体加热器4导热板1壶体41环形外翻边11环形台阶部5安装柱2底壳5a第一安装柱21底盖5b第二安装柱22装饰圈6第三安装柱3电热装置7隔热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器,液体加热器可以是咖啡壶、养生壶或电水壶等,以下将以电水壶为例进行介绍,图1至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器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器100包括全玻璃材质的壶体1、底壳2、电热装置3以及导热板4,底壳2(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底壳2包括呈盘状设置的底盖21,以及设于底盖21上端且筒状设置的装饰圈22)套接在壶体1底部,且与壶体1共同围设形成底腔,导热板4设于底腔内且安装至壶体1底部,以与壶体1底部热接触,电热装置3设于导热板4的下方(电热装置3与导热板4之间一般为焊接连接),且通过导热板4热导接至壶体1底部,其中,壶体1底部固设有安装柱5,底壳2和/或导热板4通过安装柱5固定至壶体1。全玻璃材质的壶体,即壶体的底壁和侧壁均由玻璃制成,且整个壶体最好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的全玻璃壶体吹拉方式一体成型。电热装置3可以仅包括电热管,电热管与导热板4钎焊连接。电热装置3还可以同时包括电热管和底碟,底碟为外径小于壶体底壁的铝板,底碟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导热板上,电热管再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底碟上。第一种方案的电热装置3结构更为简单,第二种方案的电热装置则更便于制造,由于底碟是标配件,底碟上预先固定有与温控器和底壳等部件连接的连接柱,对于第一种方案而言,还需要进一步在导热板上设置多个连接柱,对于第二种方案而言,则只需要将底碟固定至导热板上就行。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壶体1底部预先设有安装柱5,可以将底壳2和/或导热板4通过安装柱5固定至壶体1底部,如此安装相对较为简单牢固,且也不会造成壶体1的破裂。安装柱5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壶体1的底部连接为一体,例如通过立式注塑方式与壶体1的底部连接为一体,一般是选用塑料在壶体1的外表面注塑形成安装柱5,如此易于在壶体1底部设置安装柱5,且安装柱5设置也较为牢固。安装柱5设置方式还可以是通过固定胶粘接于壶体1底部(粘接的安装柱5可以选用塑料或者金属等材质),如此安装工艺较为简单,一般固定胶选用硅酮胶或者AB胶,因为硅酮胶或者AB胶不但固定效果较好,并且耐热性较好,不会因为高温影响到粘接效果。无论是在壶体1的外表面注塑或者粘接安装柱5,为了让安装柱5固定更加牢固,可以对壶体1底部的外表面做预先处理,增加壶体1底部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再来设置安装柱5。通过安装柱5来固定底壳2和/或导热板4,安装柱5的设置形式有多种,请参阅图3,安装柱5可以为螺柱(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安装柱5a),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玻璃材质的壶体;底壳,套接在所述壶体底部,且与所述壶体底部共同围设形成底腔;导热板,设于所述底腔内且安装至所述壶体底部,以与所述壶体底部热接触;以及,电热装置,设于所述导热板的下方,且通过所述导热板热导接至所述壶体底部;其中,所述壶体底部固设有安装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所述安装柱固定至所述壶体,所述安装柱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所述壶体底部连接为一体或者通过固定胶粘接于所述壶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玻璃材质的壶体;底壳,套接在所述壶体底部,且与所述壶体底部共同围设形成底腔;导热板,设于所述底腔内且安装至所述壶体底部,以与所述壶体底部热接触;以及,电热装置,设于所述导热板的下方,且通过所述导热板热导接至所述壶体底部;其中,所述壶体底部固设有安装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所述安装柱固定至所述壶体,所述安装柱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所述壶体底部连接为一体或者通过固定胶粘接于所述壶体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为塑料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为硅酮胶或者AB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为螺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螺柱;或者,所述安装柱为螺母柱,所述底壳和/或所述导热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螺母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包括设于所述壶体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柳生南春来刘云祥柳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