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985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熔融‑计量、纺丝‑冷却、上油‑预网络‑拉伸定型‑主网络‑卷绕成品;纺丝时采用12孔喷丝板纺丝成型,并在喷丝板下方安装缓冷加热装置,缓冷加热装置的温度比喷丝板的板面温度高8‑12℃;冷却时采用热风设备进行环吹风冷却,上油时采用双油嘴上油,上油率为0.85‑0.95;拉伸定型时采用三对辊,且拉伸倍数为1.75‑1.85;卷绕时速度为2450‑2500m/min。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纺丝的稳定进行,并解决了纤维易出现毛丝和断头的问题,使产品生产稳定,柔软性佳,加工出的涤纶细旦高强纤维达到了复丝细的效果,能够替代真丝等高价值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更多花样的面料层出不穷,纤维原料也随之衍生出相应的种类。涤纶细旦纤维由于单丝纤度细,降低了丝的刚度,制成的织物手感极为柔软,同时还可增加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纤维内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细腻,使之具有真丝般的高雅光泽,并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超细纤维具有柔软、抗起球、易打理、毛直立性好、高密透气等诸多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而成为企业开发高档针织品的一种热门原料,成为化学纤维向高技术、高仿真化方向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未来纤维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现有的涤纶细旦纤维都仅仅是单丝纤度细,而无法做到复丝细,因此,在柔软度上还有所欠缺,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高档化和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能够保证纺丝的稳定进行,并解决了纤维易出现毛丝和断头的问题,使产品生产稳定,柔软性佳,加工出的涤纶细旦高强纤维达到了复丝细的效果,能够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0)熔融:以涤纶切片为原料,经螺杆熔融成纺丝原液;(200)计量、纺丝:纺丝原液经计量泵调节流量后由12孔喷丝板喷出纺丝成型,制得纤维丝束;所述喷丝板下方安装有缓冷加热装置,所述缓冷加热装置的温度比所述喷丝板的板面温度高8℃‑12℃;(300)冷却、上油:通过热风设备对纤维丝束进行环吹风冷却,然后采用涤纶油剂进行双油嘴上油处理,上油率为0.85‑0.95;(400)预网络:上油后的纤维丝束经过预网络器进行预网络;(500)拉伸定型:采用三对辊对预网络后的纤维丝束进行拉伸定型,拉伸倍数为1.75‑1.85;(600)主网络: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细旦高强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00)熔融:以涤纶切片为原料,经螺杆熔融成纺丝原液;(200)计量、纺丝:纺丝原液经计量泵调节流量后由12孔喷丝板喷出纺丝成型,制得纤维丝束;所述喷丝板下方安装有缓冷加热装置,所述缓冷加热装置的温度比所述喷丝板的板面温度高8℃-12℃;(300)冷却、上油:通过热风设备对纤维丝束进行环吹风冷却,然后采用涤纶油剂进行双油嘴上油处理,上油率为0.85-0.95;(400)预网络:上油后的纤维丝束经过预网络器进行预网络;(500)拉伸定型:采用三对辊对预网络后的纤维丝束进行拉伸定型,拉伸倍数为1.75-1.85;(600)主网络:拉伸定型后的纤维丝束经过主网络器进行主网络;(700)卷绕:将经过主网络的纤维丝束以2450-2500m/min的卷绕速度进行全自动卷绕,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洪达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涤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