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资源化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资源化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污泥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市政、印染、冶金等行业的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0%以上,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含水率也在80%以上,这样的污泥体积大、重量重,转运不方便,而且这样的污泥利用或填埋都不行,按我国有关规定污泥的含水率必须到60%以下才可以填埋。目前我国一般在污泥中加入泥水分离材料预调理后用压滤机把水份压出,使污泥的含水率达到60%以下,再进行利用或填埋。现有的泥水分离材料,能够使污泥含水率达到60%以下,但泥水分离不彻底,出水中还有污泥成分。且泥水分离材料大量使用石灰、铁盐、铝盐,既消耗了大量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又导致泥饼中钙离子、铁离子、铝离子浓度过高,导致植物烂根,不能作为有机土壤资源化利用,只能填埋。而污泥中含有大量氮源磷源腐殖质等有用物,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是一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资源化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污泥泥水分离材料能够使污泥泥水彻底分离,出水透明度高,泥饼可作为有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资源化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份:多孔吸附材料30‑50份,土壤改性材料10‑20份,酶活骨架材料10‑15份,絮凝网捕材料33‑5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资源化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份:多孔吸附材料30-50份,土壤改性材料10-20份,酶活骨架材料10-15份,絮凝网捕材料33-5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泥水分离材料还包括植物生长促进材料0.1-0.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包括如下组份:多孔吸附材料35份,土壤改性材料15份,酶活骨架材料15份,絮凝网捕材料50份,植物生长促进材料0.3份。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附材料由超细粉煤灰、沸石粉、秸秆稻壳灰、玉米芯灰中的至少一种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污泥泥水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性材料由棉籽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守诚,朱棣杰,钱洁,潘佳驹,陈天泽,黄家榜,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道生态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