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74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包括上部装置和下部装置,所述上部装置由第一模具壳、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成,所述下部装置由第二模具壳和凸端口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第二模具壳内部的顶端设有凸端口,第二模具壳内部的底端分别设有倒置反向的L型杆,第二模具壳表面的底端处设有推杆,且推杆顶端穿过第二模具壳的底面并位于两个L型杆之间,推杆的顶端设有推板,且推板位于两个L型杆的顶端,所述第一模具壳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圆轨,且第一圆轨中设有第一滚盘,第二模具壳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布设有第二圆轨,且第二圆轨中设有第二滚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端子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端子模具。
技术介绍
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端子断面检测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能产生正立的三维空间像,立体感强,成像清晰和宽阔,具有较长的工作距离;配置高精度线束端子图片测量分析系统,组合成线束端子检测显微镜,高品质光学系统与高分辨率摄像头的完美组合,让断面图像更清晰,独特的定倍定档让测量更精确。随着端子的快速发展,端子的生产模具也种类居多。然而目前端子的生产模具在操作过程中过于复杂和繁琐,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端子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包括上部装置和下部装置。所述上部装置由第一模具壳、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成,第一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设有第一压板,第一模具壳表面左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圆筒,且第一圆筒中套有第一摇杆,第一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设有第二压板,第一模具壳表面右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圆筒,且第二圆筒中套有第二摇杆,所述下部装置由第二模具壳和凸端口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第二模具壳内部的顶端设有凸端口,第二模具壳内部的底端分别设有倒置反向的L型杆,第二模具壳表面的底端处设有推杆,且推杆顶端穿过第二模具壳的底面并位于两个L型杆之间,推杆的顶端设有推板,且推板位于两个L型杆的顶端,所述第一模具壳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圆轨,且第一圆轨中设有第一滚盘,第二模具壳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布设有第二圆轨,且第二圆轨中设有第二滚盘。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的表面设有多条均匀分布排列的刻纹。优选地,所述第一摇杆的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排列的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板的表面设有多条均匀分布排列的刻纹。优选地,所述第二摇杆的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排列的螺纹。优选地,所述推杆中套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简单操作,利用了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当端子要进行注塑成型时,工作人员往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注入注塑水,当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中的注塑水冷却成型时,工作人员把第一模具壳通过旋转杆往第二模具壳的顶端靠,此时第一模具壳与第二模具壳处于平行状态,这时工作人员把第二模具壳底端的推杆往第二模具壳的里面推,此时推杆带动推板把第二模具壳中的端子前端模型通过凸端口推到第一模具壳中,这时工作人员把第一模具壳左右两侧的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往第一模具壳的内部旋转,使得第一模具壳中的端子后端模型与端子前端模型相接在一起,从而构成端子。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新型端子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端子模具的上部模具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端子模具的下部模具示意图;图中所示:1、第一模具壳,2、第一圆轨,3、第一滚盘,4、转动杆,5、凸端口,6、第二模具壳,7、第二圆轨,8、第二圆盘,9、推杆,10、推板,11、L型杆,12、弹簧,13、第一压板,14、第二压板,15、第一圆筒,16、第二圆筒,17、第一摇杆,18、第二摇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包括上部装置和下部装置。所述上部装置由第一模具壳1、第一压板13、第二压板14、第一摇杆17和第二摇杆18组成,第一模具壳1内部左侧侧边设有第一压板13,且第一压板13的表面设有多条均匀分布排列的刻纹,以便增加端子的接触面,第一模具壳1表面左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圆筒15,且第一圆筒15中套有第一摇杆17,第一摇杆17的底端穿穿过第一圆筒15且接触到第一压板13的底面,且第一摇杆17的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排列的螺纹,可以通过旋转第一摇杆17使得第一压板13往第一模具壳1的中间靠,第一模具壳1内部右侧侧边设有第二压板14,且第二压板14的表面设有多条均匀分布排列的刻纹,以便增加端子的接触面,第一模具壳1表面右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圆筒16,且第二圆筒16中套有第二摇杆18,第二摇杆18的底端穿过第二圆筒16且接触到第二压板14的底面,且第二摇杆18的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排列的螺纹,可以通过旋转第二摇杆18使得第二压板14往第一模具壳1的中间靠。所述下部装置由第二模具壳6和凸端口5组成,第二模具壳6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第二模具壳6内部的顶端设有凸端口5,当塑造成型的端子可以通过凸端口5运到外界,第二模具壳6内部的底端分别设有倒置反向的L型杆11,第二模具壳6表面的底端处设有推杆9,且推杆9顶端穿过第二模具壳6的底面并位于两个L型杆11之间,推杆9中套有弹簧12,且弹簧12与第二模具壳6的底端相接,推杆9的顶端设有推板10,且推板10位于两个L型杆11的顶端。所述第一模具壳1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圆轨2,且第一圆轨2中设有第一滚盘3,第二模具壳1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布设有第二圆轨7,且第二圆轨7中设有第二滚盘8,第一滚盘3与第二滚盘8之间通过转动杆4进行转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端子要进行注塑成型时,工作人员往第一模具壳1和第二模具壳6注入注塑水,当第一模具壳1和第二模具壳6中的注塑水冷却成型时,工作人员把第一模具壳1通过旋转杆4往第二模具壳6的顶端靠,此时第一模具壳1与第二模具壳6处于平行状态,这时工作人员把第二模具壳6底端的推杆9往第二模具壳6的里面推,此时推杆9带动推板10把第二模具壳6中的端子前端模型通过凸端口5推到第一模具壳1中,这时工作人员把第一模具壳1左右两侧的第一摇杆17和第二摇杆18往第一模具壳1的内部旋转,使得第一模具壳1中的端子后端模型与端子前端模型相接在一起,从而构成端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包括上部装置和下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装置由第一模具壳、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成,第一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设有第一压板,第一模具壳表面左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圆筒,且第一圆筒中套有第一摇杆,第一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设有第二压板,第一模具壳表面右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圆筒,且第二圆筒中套有第二摇杆,所述下部装置由第二模具壳和凸端口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第二模具壳内部的顶端设有凸端口,第二模具壳内部的底端分别设有倒置反向的L型杆,第二模具壳表面的底端处设有推杆,且推杆顶端穿过第二模具壳的底面并位于两个L型杆之间,推杆的顶端设有推板,且推板位于两个L型杆的顶端,所述第一模具壳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圆轨,且第一圆轨中设有第一滚盘,第二模具壳的左右两侧侧边分布设有第二圆轨,且第二圆轨中设有第二滚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端子模具,包括上部装置和下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装置由第一模具壳、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组成,第一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设有第一压板,第一模具壳表面左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圆筒,且第一圆筒中套有第一摇杆,第一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设有第二压板,第一模具壳表面右侧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圆筒,且第二圆筒中套有第二摇杆,所述下部装置由第二模具壳和凸端口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第二模具壳内部的顶端设有凸端口,第二模具壳内部的底端分别设有倒置反向的L型杆,第二模具壳表面的底端处设有推杆,且推杆顶端穿过第二模具壳的底面并位于两个L型杆之间,推杆的顶端设有推板,且推板位于两个L型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善文梁惠东戚燕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