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92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由第一模具壳、刮刀、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组成,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左侧侧边设有第一竖梁,且第一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一滑杆,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右侧侧边设有第二竖梁,且第二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二滑杆,所述下模装置由第二模具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一暗渠,第一暗渠内部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铲刀,第二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二暗渠,第二暗渠内部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铲刀。

A New Type of Sheath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sheath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device and a lower die device. The upper die device consists of a first die shell, a scraper, a first vertical beam and a second vertical beam. The left side of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di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rtical beam, and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rst vertical beam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sliding bars,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di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vertical beam, and the second vertical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die shell.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two vertical beams is provided with two second sliding rods. The lower die device consists of a second die shell, a first push rod, a second push rod, a first shovel knife and a second shovel knife. The top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second di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idden channel, and the first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sh ro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hovel knife. The top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shell of the second di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idden canal, the second hidden cana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pring, and the inner sleeve of the second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ush ro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hovel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套新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套新型模具。
技术介绍
用于接线端子的外层绝缘、防护用并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器、汽车、摩托车、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各种电器线束;护套具有使用方便、色彩鲜艳、金属防锈、标示、捆扎、阻燃、绝缘性能良好等特点。护套的原材料为PVC树脂粉。主要由PVC树脂和助剂组成的,其中助剂按功能又分为:热稳定剂、润滑剂、加工改性剂、冲击改性剂、填充剂、耐老化剂、着色剂等。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护套模具在注塑成护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护套粘在模具上的现象,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护套新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由第一模具壳、刮刀、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组成,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左侧侧边设有第一竖梁,且第一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一滑杆,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右侧侧边设有第二竖梁,且第二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二滑杆,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之间通过刮刀进行相接,所述下模装置由第二模具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一暗渠,第一暗渠内部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铲刀,第二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二暗渠,第二暗渠内部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铲刀,所述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之间通过合页进行旋转合并。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具壳的中间位置设有凸槽。优选地,所述两根第一滑杆之间套着第一圆扣,两根第二滑杆之间套着第二圆扣。优选地,所述刮刀为铝合金材质。优选地,第二模具壳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简单操作,利用了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当护套要进行塑模成型时,工作人员把第一模具壳与第二模具壳合并,这时工作人员把注塑水注入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之间,当注塑水冷却成护套时,工作人员把第二模具壳体上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往中间推,使得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往中铲,此时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把护套模型往上铲,从而使护套模型脱离第二模具壳,这时工作人员再把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的第一圆扣和第二圆扣取走,此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受到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弹性作用,此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往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上下两端靠,从而带动刮刀在第一模具壳上进行上下刮,这时第一模具壳上的护套模型脱离第一模具壳,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把护套模型从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中取出。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护套新型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护套新型模具的下盖示意图;图3为一种护套新型模具的上盖示意图;图4为一种护套新型模具的上盖的俯视图;图中所示:1、第一模具壳,2、第二模具壳,3、合页,4、第一推杆,5、第一暗渠,6、第一弹簧,7、第一铲刀,8、第二铲刀,9、第二暗渠,10、第二弹簧,11、第二推杆,12、第一滑杆,13、第二滑杆,14、刮刀,15、第一竖梁,16、第三弹簧,17、第四弹簧,18、第二竖梁,19、第一圆扣,20、第二圆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由第一模具壳1、刮刀14、第一竖梁15和第二竖梁18组成,第一模具壳的中间位置设有凸槽,第一模具壳1表面的左侧侧边设有第一竖梁15,且第一竖梁15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一滑杆12,且两根第一滑杆12的底端通过第四弹簧17与第一竖梁15内部的上下两端进行相接,两根第一滑杆12之间套着第一圆扣19,从而使第四弹簧17处于绷紧的状态,第一模具壳1表面的右侧侧边设有第二竖梁18,且第二竖梁18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二滑杆13,且两根第二滑杆13的底端通过第三弹簧16与第二竖梁18内部的上下两端进行相接,两根第二滑杆13之间套着第二圆扣20,从而使第三弹簧16处于绷紧的状态,第一滑杆12与第二滑杆13之间通过刮刀14进行相接,刮刀14为铝合金材质,可以更好的隔绝空气中水分的腐蚀。所述下模装置由第二模具壳2、第一推杆4、第二推杆11、第一铲刀7和第二铲刀8组成,第二模具壳2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第二模具壳2内部左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一暗渠5,第一暗渠5内部设有第一弹簧6,且第一弹簧6的内部套有第一推杆4,第一推杆4的底端设有第一铲刀7,且第一铲刀7位于第二模具壳2凹槽的左侧侧边处,第二模具壳2内部右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二暗渠9,第二暗渠9内部设有第二弹簧10,且第二弹簧10的内部套有第二推杆11,第二推杆11的底端设有第二铲刀8,且第二铲刀8位于第二模具壳2凹槽的右侧侧边处。所述第一模具壳1和第二模具壳2之间通过合页进行旋转合并,以便塑模后的护套可以在第一模具壳1和第二模具壳2中取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护套要进行塑模成型时,工作人员把第一模具壳1与第二模具壳2合并,这时工作人员把注塑水注入第一模具壳1和第二模具壳2之间,当注塑水冷却成护套时,工作人员把第二模具壳体2上的第一推杆4和第二推杆11往中间推,使得第一铲刀7和第二铲刀8往中铲,此时第一铲刀7和第二铲刀8把护套模型往上铲,从而使护套模型脱离第二模具壳2,这时工作人员再把第一滑杆12和第二滑杆13之间的第一圆扣19和第二圆扣20取走,此时第一滑杆12和第二滑杆13受到第三弹簧16和第四弹簧17的弹性作用,此时第一滑杆12和第二滑杆13往第一竖梁15和第二竖梁18上下两端靠,从而带动刮刀14在第一模具壳1上进行上下刮,这时第一模具壳1上的护套模型脱离第一模具壳1,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把护套模型从第一模具壳1和第二模具壳2中取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装置由第一模具壳、刮刀、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组成,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左侧侧边设有第一竖梁,且第一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一滑杆,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右侧侧边设有第二竖梁,且第二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二滑杆,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之间通过刮刀进行相接,所述下模装置由第二模具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一暗渠,第一暗渠内部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铲刀,第二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二暗渠,第二暗渠内部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二铲刀,所述第一模具壳和第二模具壳之间通过合页进行旋转合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套新型模具,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装置由第一模具壳、刮刀、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组成,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左侧侧边设有第一竖梁,且第一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一滑杆,第一模具壳表面的右侧侧边设有第二竖梁,且第二竖梁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根第二滑杆,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之间通过刮刀进行相接,所述下模装置由第二模具壳、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铲刀和第二铲刀组成,第二模具壳内部左侧侧边的顶端设有第一暗渠,第一暗渠内部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内部套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一铲刀,第二模具壳内部右侧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善文梁惠东戚燕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