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55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链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包括底座和动力部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的间距等同于链轮组件首部和尾部间距,第一托架上方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架的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挡圈的上方螺纹配合有螺杆;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电动机与减速机相连接,所述动力部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轴链轮,所述链轮组件首部设置有滚子链轮,所述轴链轮和滚子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将修复好的链轮组件投放到井下去试验,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事故发生率,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
本技术属于链轮
,具体为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
技术介绍
煤矿中,经常会使用到顺槽转载机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而链轮组件(链轮组件的首部设置有滚子链轮)是顺槽转载机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关键部件,而且链轮组件是易损配件,常常会发生链轮组件漏油的故障,影响顺槽转载机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正常使用。链轮组件成本较高故损坏之后通常需要修复,并再次投入到生产线中使用,修复后的链轮组件均需要进行试验运行。以往,在没有链轮组件试验台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将修复后的链轮组件投放在井下并安装在顺槽转载机或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处进行试验,若修复后的链轮组件还存有什么毛病,工作人员还需要把链轮组件重新运输到井上,并进行维修,这样的试验过程特别繁琐,并且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拖延工时,影响生产进程。因此,为了方便链轮组件的试验运行,相关工作人员研制了一种可以在井上进行试验的链轮组件试验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链轮组件在修复后,无法在井上试验运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与附图2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和动力部件(2),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第一托架(4)和第二托架(7),所述第一托架(4)和所述第二托架(7)支撑于链轮组件(1)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托架(4)和所述第二托架(7)上表面具有与链轮组件(1)支撑配合的凹部,第一托架(4)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挡圈(5),所述挡圈(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架(4)的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挡圈(5)的顶端螺纹配合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螺杆(6)的底部抵至链轮组件(1)的首部;所述第一托架(4)和所述第二托架(7)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3)上,且位于第一托架(4)和第二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轮组件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和动力部件(2),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第一托架(4)和第二托架(7),所述第一托架(4)和所述第二托架(7)支撑于链轮组件(1)前后两端,所述第一托架(4)和所述第二托架(7)上表面具有与链轮组件(1)支撑配合的凹部,第一托架(4)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挡圈(5),所述挡圈(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架(4)的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挡圈(5)的顶端螺纹配合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螺杆(6)的底部抵至链轮组件(1)的首部;所述第一托架(4)和所述第二托架(7)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3)上,且位于第一托架(4)和第二托架(7)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家忠郭金海王成平刘春成李红梅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