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6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电动机构部,所述电动机构部包括定子和配置于定子的内侧的转子,且设置于密闭容器内;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侧与电动机构部连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与驱动轴的另一端侧连接的活塞;收纳活塞的缸体;以及形成有排出缸体内的制冷剂的第一排出口并支承驱动轴的另一端侧的轴承;以及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于轴承,且覆盖第一排出口,在轴承的端面与消音器之间形成有闭空间,从第一排出口被排出后的制冷剂被供给至闭空间,消音器构成为将闭空间内的制冷剂与闭空间内的润滑油离心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特别是涉及具备由电动机构部驱动从而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旋转式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电动机构部、压缩机构部、以及连接电动机构部和压缩机构部的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密闭容器内设置有电动机构部、压缩机构部以及轴。通过电动机构部的转子旋转而使轴旋转。这里,在轴的内部形成有供润滑油流动的油流路,另外,在轴设置有向该油流路导入润滑油的泵。若轴旋转,则通过泵的作用,储存于密闭容器的底部的润滑油被导入至轴的油流路。被导入至油流路后的润滑油被向压缩机构部供给。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2215号公报若压缩机大容量化,则相应地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若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大,则密闭容器内的润滑油容易与制冷剂一起经由排出管向密闭容器外流出。润滑油实现抑制构成压缩机构部的部件彼此的磨损的作用。因此,若润滑油向密闭容器外流出,则将导致压缩机构部的破损,引起压缩机的可靠性的降低以及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的润滑油从密闭容器内向密闭容器外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电动机构部,所述电动机构部包括定子和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的转子,且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侧与所述电动机构部连接;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侧连接的活塞;收纳所述活塞的缸体;以及形成有排出所述缸体内的制冷剂的第一排出口并支承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侧的轴承,所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于所述轴承,且覆盖所述第一排出口,在所述轴承的端面与所述消音器之间形成有闭空间,从所述第一排出口被排出后的制冷剂被供给至所述闭空间,所述消音器构成为将所述闭空间内的制冷剂与所述闭空间内的润滑油离心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电动机构部,所述电动机构部包括定子和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的转子,且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侧与所述电动机构部连接;以及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侧连接的活塞;收纳所述活塞的缸体;以及形成有排出所述缸体内的制冷剂的第一排出口并支承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侧的轴承,所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于所述轴承,且覆盖所述第一排出口,在所述轴承的端面与所述消音器之间形成有闭空间,从所述第一排出口被排出后的制冷剂被供给至所述闭空间,所述消音器构成为将所述闭空间内的制冷剂与所述闭空间内的润滑油离心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螺旋状的主流路;从所述主流路分支出的第一分支流路;与所述第一分支流路连接并排出制冷剂的第二排出口;从所述主流路分支出的第二分支流路;以及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连接并排出从制冷剂离心分离后的润滑油的第三排出口,所述主流路的一方与所述闭空间连接,所述主流路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一分支流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流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排出口至所述驱动轴的距离比从所述第三排出口至所述驱动轴的距离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从所述压缩机构部侧向所述电动机构部侧延伸的内周面;以及面对所述轴承的对置面,所述闭空间由所述轴承的端面、所述内周面以及所述对置面形成,在所述对置面形成有供所述主流路的一方连接的吸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设置于上部的凸缘,在所述凸缘形成有:所述第二分支流路;所述第三排出口;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的润滑油的流动方向成为水平方向、或者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的润滑油朝向下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设置于上部的凸缘,在所述凸缘形成有:所述第二分支流路;所述第三排出口;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的润滑油的流动方向成为水平方向、或者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的润滑油朝向下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面与所述驱动轴平行且与所述消音器的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田公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