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友富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07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其结构包括集装箱顶板、固定吊钩、折叠铰链、侧板支架、集装箱侧板、底板框架、固定地脚、移动导槽、第一固定杆、第一脚仔、第二脚仔、螺丝孔、第二固定杆、调节器、固定销、安装孔、调节销、调节卡槽、转盘、调节器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折叠铰链通过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连接集装箱顶板与侧板支架进行折叠支配,设有的调节器通过内部调节销与调节卡槽进行扣合,在转盘转动时,调节卡槽根据调节销进行多节点折叠控制,起到了限位作用,提高了折叠的便捷性。

A Folding Container and Its Hin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container and its hin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roof, a fixed hook, a folding hinge, a side plate bracket, a container side plate, a bottom plate frame, a fixed foot, a movable guide groove, a first fixed rod, a first fixed rod, a second foot, a screw hole, a second fixed rod, a regulator, a fixed pin, a fixing pin, a regulating pin, a regulating chuck, and a movable guide groove. Turntable, regulator hous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folding hin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bracket of the container through the first fixed rod and the second fixed rod for folding control, and the adjusting channel is fastened by the internal adjusting pin and the adjusting chuck. When the rotary disc rotates, the adjusting chuck is folded at multiple nodes according to the adjusting pin, which plays a limiting role and improves the folding. Conven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属于集装箱领域。
技术介绍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集装箱运输的初期,集装箱的结构和规格各不相同,影响了集装箱在国际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装箱的国际通用标准,以利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标准化,不仅能提高集装箱作为共同运输单元在海、陆、空运输中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且能够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同时,集装箱的标准化还给集装箱的载运工具和装卸机械提供了选型、设计和制造的依据,从而使集装箱运输成为相互衔接配套、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运输系统。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820104997.5的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通过在现有技术的45英尺干货集装箱带斜面倒角特征的欧式角件及与其配套的带斜面倒角特征的前角柱的结构基础上独立设计出在45英尺折叠集装箱上满足欧洲96/53/EC条例2040MM转弯半径要求的折叠集装箱用的铰链装置,并进而设计出一种满足欧洲96/53/EC条例2040MM转弯半径要求的45英尺折叠集装箱,填补了满足欧洲96/53/EC条例2040MM转弯半径要求的45英尺折叠集装箱的市场空白。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多角度无限位折叠,影响了折叠的便捷性,折叠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多角度无限位折叠,影响了折叠的便捷性,折叠难度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其结构包括集装箱顶板、固定吊钩、折叠铰链、侧板支架、集装箱侧板、底板框架、固定地脚、移动导槽,所述的固定地脚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底板框架底部四角,所述的底板框架上端两侧设有移动导槽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侧板支架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集装箱侧板两端,所述的侧板支架底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移动导槽内部,所述的侧板支架通过折叠铰链设于集装箱顶板两端,所述的固定吊钩设有两个以上且底部与集装箱顶板四角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折叠铰链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脚仔、第二脚仔、螺丝孔、第二固定杆、调节器、固定销,所述的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左侧通过焊接方式设于调节器右侧,所述的调节器中部设有活动装设固定销的圆形凹槽,所述的第一脚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第一固定杆右侧,所述的第二脚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第二固定杆右侧,所述的第一脚仔与第二脚仔各设有三个螺丝孔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固定杆通过螺丝孔与集装箱顶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通过螺丝孔与侧板支架相连接,所述的调节器包括安装孔、调节销、调节卡槽、转盘、调节器外壳,所述的调节器外壳为圆形结构且内部设有安装孔并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调节销共设有三个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调节器外壳中部,所述的调节卡槽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转盘内侧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转盘通过扣合方式设于调节器外壳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吊钩包括固定圈、固定圈接头、连接杆、旋转槽、固定法兰、孔。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法兰通过两个以上的孔设于集装箱顶板上端四角,所述的固定法兰中部设有活动装设连接杆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顶部与固定圈接头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圈底部与固定圈接头上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板支架包括安装槽、杆体、活动螺栓、导轨轮、导轨轮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槽设于杆体中部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杆体右侧通过活动螺栓与导轨轮中部相扣合,所述的导轨轮凹槽为圆形结构且与导轨轮相套合并为一体成型,所述的杆体通过导轨轮与移动导槽相扣合。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导槽包括导轨轮卡槽、导向槽、导槽外壳。进一步地,所述的导轨轮卡槽设于导向槽中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导向槽设于导槽外壳内部并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框架中部设有隔温集装板,所述的隔温集装板包括第一铁板、复合板、第二铁板。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铁板扣合与复合板上端,所述的复合板底部与第二铁板相扣合,所述的第一铁板、复合板、第二铁板与底板框架侧边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如图1所示,通过固定吊钩可以方便吊车将集装箱固定吊起,且设有的固定圈用于固定绳索,通过旋转槽扣合连接杆可以方便固定器旋转角度,设有的折叠铰链通过第一脚仔与第二脚仔分别固定集装箱顶板两侧与侧板支架,而后通过调节器调节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从而实现了侧板支架与集装箱顶班的折叠功能,设有的侧板支架底部设有导轨轮,且该导轨轮中部设有导轨轮凹槽,通过活动螺栓可以将导轨轮与杆体进行固定,且底板框架中部两侧设有移动导槽,用于装配导轨轮,通过导轨轮卡槽与导轨轮进行固定,而后通过导向槽确保导轨轮机械行走的垂直度,通过导轨轮与移动导槽机械配合,大大提升了折叠铰链的折叠效率,节省了人工劳动力度,本实用设有的折叠铰链通过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连接集装箱顶板与侧板支架进行折叠支配,设有的调节器通过内部调节销与调节卡槽进行扣合,在转盘转动时,调节卡槽根据调节销进行多节点折叠控制,起到了限位作用,提高了折叠的便捷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铰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吊钩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板支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导槽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隔温集装板结构示意图。图中:集装箱顶板-1、固定吊钩-2、折叠铰链-3、侧板支架-4、集装箱侧板-5、底板框架-6、固定地脚-7、移动导槽-8、第一固定杆-301、第一脚仔-302、第二脚仔-303、螺丝孔-304、第二固定杆-305、调节器-306、固定销-307、安装孔-30601、调节销-30602、调节卡槽-30603、转盘-30604、调节器外壳-30605、固定圈-201、固定圈接头-202、连接杆-203、旋转槽-204、固定法兰-205、孔-206、安装槽-401、杆体-402、活动螺栓-403、导轨轮-404、导轨轮凹槽-405、导轨轮卡槽-801、导向槽-802、导槽外壳-803、隔温集装板-9第一铁板-901、复合板-902、第二铁板-90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其结构包括集装箱顶板1、固定吊钩2、折叠铰链3、侧板支架4、集装箱侧板5、底板框架6、固定地脚7、移动导槽8,所述的固定地脚7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底板框架6底部四角,所述的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其结构包括集装箱顶板(1)、固定吊钩(2)、折叠铰链(3)、侧板支架(4)、集装箱侧板(5)、底板框架(6)、固定地脚(7)、移动导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地脚(7)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底板框架(6)底部四角,所述的底板框架(6)上端两侧设有移动导槽(8)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侧板支架(4)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集装箱侧板(5)两端,所述的侧板支架(4)底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移动导槽(8)内部,所述的侧板支架(4)通过折叠铰链(3)设于集装箱顶板(1)两端,所述的固定吊钩(2)设有两个以上且底部与集装箱顶板(1)四角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折叠铰链(3)包括第一固定杆(301)、第一脚仔(302)、第二脚仔(303)、螺丝孔(304)、第二固定杆(305)、调节器(306)、固定销(307),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01)与第二固定杆(305)左侧通过焊接方式设于调节器(306)右侧,所述的调节器(306)中部设有活动装设固定销(307)的圆形凹槽,所述的第一脚仔(302)通过焊接方式设于第一固定杆(301)右侧,所述的第二脚仔(303)通过焊接方式设于第二固定杆(305)右侧,所述的第一脚仔(302)与第二脚仔(303)各设有三个螺丝孔(304)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01)通过螺丝孔(304)与集装箱顶板(1)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305)通过螺丝孔(304)与侧板支架(4)相连接;所述的调节器(306)包括安装孔(30601)、调节销(30602)、调节卡槽(30603)、转盘(30604)、调节器外壳(30605),所述的调节器外壳(30605)为圆形结构且内部设有安装孔(30601)并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调节销(30602)共设有三个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调节器外壳(30605)中部,所述的调节卡槽(30603)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转盘(30604)内侧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转盘(30604)通过扣合方式设于调节器外壳(30605)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铰链装置,其结构包括集装箱顶板(1)、固定吊钩(2)、折叠铰链(3)、侧板支架(4)、集装箱侧板(5)、底板框架(6)、固定地脚(7)、移动导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地脚(7)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底板框架(6)底部四角,所述的底板框架(6)上端两侧设有移动导槽(8)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侧板支架(4)共设有四个且通过扣合方式设于集装箱侧板(5)两端,所述的侧板支架(4)底部通过嵌入方式设于移动导槽(8)内部,所述的侧板支架(4)通过折叠铰链(3)设于集装箱顶板(1)两端,所述的固定吊钩(2)设有两个以上且底部与集装箱顶板(1)四角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折叠铰链(3)包括第一固定杆(301)、第一脚仔(302)、第二脚仔(303)、螺丝孔(304)、第二固定杆(305)、调节器(306)、固定销(307),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01)与第二固定杆(305)左侧通过焊接方式设于调节器(306)右侧,所述的调节器(306)中部设有活动装设固定销(307)的圆形凹槽,所述的第一脚仔(302)通过焊接方式设于第一固定杆(301)右侧,所述的第二脚仔(303)通过焊接方式设于第二固定杆(305)右侧,所述的第一脚仔(302)与第二脚仔(303)各设有三个螺丝孔(304)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固定杆(301)通过螺丝孔(304)与集装箱顶板(1)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杆(305)通过螺丝孔(304)与侧板支架(4)相连接;所述的调节器(306)包括安装孔(30601)、调节销(30602)、调节卡槽(30603)、转盘(30604)、调节器外壳(30605),所述的调节器外壳(30605)为圆形结构且内部设有安装孔(30601)并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调节销(30602)共设有三个且通过焊接方式设于调节器外壳(30605)中部,所述的调节卡槽(306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富
申请(专利权)人:朱友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