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76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有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别穿插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相靠近一侧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卡座固定在机床底座上,然后下模通过凹槽和凸条设于卡座,配合上模以及压台和折弯槽口进行工件加工以及快速更换,另外,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旋转手,使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以及螺纹套作用下,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配合滑轨传动机床底座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且具有减少模具更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作业需求。

A Rapid Replacement Device for Down Die of Be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ick replacement lower die device of a be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wo sets of vertical symmetrical sliding rails. The sliding rails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in which the first thread rod and the second thread rod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horizontally. The first thread rod and the second thread rod are connected with a fixed rod close to one side. The utility model fixes the clamp base on the machine tool base, and then the lower die is set on the clamp base through grooves and convex bars, and the workpiece is processed and replaced quickly with the upper die, the pressing table and the bending groove. In addition, the worker manually rotates the hand to make the first thread rod, the second thread rod and the thread sleeve act, so that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an cooperate with the base of the slideway drive machine tool. Horizontal direction adjustment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pid replace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die replacement time,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an adapt to the operation need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折弯下模快速更换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
技术介绍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目前,国内下模一般是所有料厚槽口开在一副模具的四个面上,更换时需通过行车起吊转换面更换,更换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设有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别穿插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相靠近一侧连接有固定杆,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螺纹相反配置,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所述滑轨一侧设有旋转手,所述第二螺纹杆相远离所述旋转手一端设有卡位盘,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分别啮合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两侧分别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通过旋转杆相活动连接;所述基座的顶端设有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两侧设有匹配所述滑轨的滑孔,且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孔的顶端设有定位盘,所述机床底座的顶端设有卡座,所述卡座的顶端设有凸条,所述凸条的顶端滑动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底端设有匹配所述凸条的凹槽,且所述下模的顶端设有折弯槽口,所述折弯槽口的顶端设有上模,且所述上模的底端匹配所述折弯槽口设有压台,且所述旋转杆通过连接座与所述机床底座的底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卡座通过螺栓、平垫和弹垫与所述机床底座相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所述滑轨内分别设有轴承,且所述旋转手和所述卡位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端。所述基座的底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座的水平长度大于所述基座的水平长度。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机床底座底端中间位置,且所述旋转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座的水平宽度。所述压台与所述折弯槽口分别为相互适配的V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卡座固定在机床底座上,然后下模通过凹槽和凸条设于卡座,配合上模以及压台和折弯槽口进行工件加工以及快速更换;另外,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旋转手,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以及螺纹套作用下,便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配合滑轨传动机床底座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不仅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且具有减少模具更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作业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中:1基座、2滑轨、3通孔、4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固定杆、7旋转手、8卡位盘、9螺纹套、10转轴、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旋转杆、14机床底座、15滑孔、16定位盘、17卡座、18凸条、19下模、20凹槽、21折弯槽口、22上模、23压台、24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滑轨2,所述滑轨2内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分别穿插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相靠近一侧连接有固定杆6,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的螺纹相反配置,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位于所述滑轨2一侧设有旋转手7,所述第二螺纹杆5相远离所述旋转手7一端设有卡位盘8,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上分别啮合套设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两侧分别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1和所述第二连杆12的顶端通过旋转杆13相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机床底座14,所述机床底座14两侧设有匹配所述滑轨2的滑孔15,且所述滑轨2位于所述滑孔15的顶端设有定位盘16,所述机床底座14的顶端设有卡座17,所述卡座17的顶端设有凸条18,所述凸条18的顶端滑动有下模19,所述下模19的底端设有匹配所述凸条18的凹槽20,且所述下模19的顶端设有折弯槽口21,所述折弯槽口21的顶端设有上模22,且所述上模22的底端匹配所述折弯槽口21设有压台23,且所述旋转杆13通过连接座24与所述机床底座14的底端相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卡座17通过螺栓、平垫和弹垫与所述机床底座14相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位于所述滑轨2内分别设有轴承,且所述旋转手7和所述卡位盘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的两端。所述基座1的底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座的水平长度大于所述基座1的水平长度。所述连接座24位于所述机床底座14底端中间位置,且所述旋转杆13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座24的水平宽度。所述压台23与所述折弯槽口21分别为相互适配的V形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卡座17固定在机床底座14上,然后下模19通过凹槽20和凸条18设于卡座17,配合上模22以及压台23和折弯槽口21进行工件加工以及快速更换,另外,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旋转手7,使得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以及螺纹套9作用下,便于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配合滑轨2传动机床底座14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且具有减少模具更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作业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滑轨(2),所述滑轨(2)内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分别穿插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相靠近一侧连接有固定杆(6),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的螺纹相反配置,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位于所述滑轨(2)一侧设有旋转手(7),所述第二螺纹杆(5)相远离所述旋转手(7)一端设有卡位盘(8),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上分别啮合套设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两侧分别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1)和所述第二连杆(12)的顶端通过旋转杆(13)相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机床底座(14),所述机床底座(14)两侧设有匹配所述滑轨(2)的滑孔(15),且所述滑轨(2)位于所述滑孔(15)的顶端设有定位盘(16),所述机床底座(14)的顶端设有卡座(17),所述卡座(17)的顶端设有凸条(18),所述凸条(18)的顶端滑动有下模(19),所述下模(19)的底端设有匹配所述凸条(18)的凹槽(20),且所述下模(19)的顶端设有折弯槽口(21),所述折弯槽口(21)的顶端设有上模(22),且所述上模(22)的底端匹配所述折弯槽口(21)设有压台(23),且所述旋转杆(13)通过连接座(24)与所述机床底座(14)的底端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更换折弯机下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两组竖直对称设置的滑轨(2),所述滑轨(2)内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分别穿插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相靠近一侧连接有固定杆(6),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的螺纹相反配置,且所述第一螺纹杆(4)位于所述滑轨(2)一侧设有旋转手(7),所述第二螺纹杆(5)相远离所述旋转手(7)一端设有卡位盘(8),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所述第二螺纹杆(5)上分别啮合套设有螺纹套(9),所述螺纹套(9)两侧分别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分别套设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1)和所述第二连杆(12)的顶端通过旋转杆(13)相活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有机床底座(14),所述机床底座(14)两侧设有匹配所述滑轨(2)的滑孔(15),且所述滑轨(2)位于所述滑孔(15)的顶端设有定位盘(16),所述机床底座(14)的顶端设有卡座(17),所述卡座(17)的顶端设有凸条(18),所述凸条(18)的顶端滑动有下模(19),所述下模(19)的底端设有匹配所述凸条(18)的凹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迁欢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鸿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