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9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和车辆,所述换热组件具有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所述换热组件通过多根板件和/或管件以无接头的方式焊接或粘接而成,并且所述换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内而所述总出液口和所述总进液口向外穿出所述下壳体。该电池包内的换热组件具有很好的防漏液性能,可有效避免发生电池包内部漏液的情况而损坏电池模组及其他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池包液冷管路结构有液冷板和液冷管两部分构成,液冷板和液冷管通过机械卡接接头连接,接头连接处存在松动、失效等风险。接头如果失效,会导致冷却液泄露到电池包内部,引起电池包绝缘失效,严重时将引发电池起火、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且液冷管路结构布置在电池包内会占用电池包较大的空间,使电池包的整体体积增加,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该换热组件具有很好的防漏液性能。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具有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所述换热组件通过多根板件和/或管件以无接头的方式焊接或粘接而成,并且所述换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内而所述总出液口和所述总进液口向外穿出所述下壳体。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该换热组件具有很好的防漏液性能。另外,根据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具有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所述换热组件通过多根板件和/或管件以无接头的方式焊接或粘接而成,并且所述换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内而所述总出液口和所述总进液口向外穿出所述下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具有总进液口和总出液口,所述换热组件通过多根板件和/或管件以无接头的方式焊接或粘接而成,并且所述换热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内而所述总出液口和所述总进液口向外穿出所述下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具有换热板进口和换热板出口;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换热管进口段和换热管出口段,所述换热管进口段与所述换热板进口通过粘接或焊接连接,所述换热管出口段与所述换热板出口通过粘接或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第三换热板、第四换热板、第一汇流管、第二汇流管和第三汇流管,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三换热板和所述第四换热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汇流管相连,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汇流管相连,所述第三换热板和所述第四换热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汇流管相连,所述第一汇流管内设置有将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所述第一隔片和所述第二隔片将所述第一汇流管内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隔片与所述第二隔片之间的中间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片另一侧的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二隔片另一侧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换热板连通,所述第四换热板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第三换热板分别与所述中间空间连通;其中所述换热管进口段分别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换热管出口段与所述中间空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重科郭海宁李兴华张新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