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鸿川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30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它包括有棚主体和边棚组件,所述边棚组件包括有:平行对称的两横管组件,其由若干根横管单件首尾相接而成,左、右连接套分别插套在两相邻横管单件的连接端两侧后通过紧固件将两相邻横管单件与左、右连接套紧固连接;两根侧边管,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两横管组件的两侧形成边棚框架;两个滑套,其包括有套挂在支撑棚主体的脚管上的“L”形活动挂钩和与其连接的夹套;两根支撑管,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所述侧边管与用于支撑棚主体的脚管之间;一遮挡层,其覆盖在所述边棚框架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装方便、可调节等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
本技术涉及五金产品
,特指一种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
技术介绍
传统的金属边棚往往结构固定,其工艺一般都是将各部件焊接固定成型,该结构虽较牢固,可是其结构一旦成型后就不可拆卸了,并且在安装时对焊接工艺的要求较高,费时费力,遗留在外部的焊疤也影响美观。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组合式的金属边棚应运而成,但目前现有的各种组合式金属边棚的结构还不完善,如其结构复杂、拆装不便,构件拆开后所占空间大不便于装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调节、拆装方便、构件拆开后所占空间小的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棚主体和设在棚主体一侧边的边棚组件,所述边棚组件包括有:平行对称的两横管组件,其由若干根横管单件首尾相接而成,左、右连接套分别插套在两相邻横管单-->件的连接端两侧后通过紧固件将两相邻横管单件与左、右连接套紧固连接;两根侧边管,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两横管组件的两侧形成边棚框架,其两端通过紧固件与横管件最外端固定连接,其内侧端还通过紧固件与棚主体一侧边的连接部铰接,在两侧边管的管身上还分别固定有插套;两个滑套,其包括有套挂在支撑棚主体的脚管上的“L”形活动挂钩和与其连接的夹套;两根支撑管,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所述侧边管与用于支撑棚主体的脚管之间,其一端插设在侧边管管身上的插套后与其铰接,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滑套上的夹套相互铰接;一遮挡层,其覆盖在所述边棚框架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各部件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拆装方便。由于横管组件采用若干根横管单件相接的结构,拆开后所占空间小,克服了单根横管件体积太长不便于装运的不足。而支撑管与滑套铰接的结构使用时十分方便,可将边棚根据需要调节到所需的角度,克服了现有边棚结构固定无法调节的不足。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装方便、构件拆开后所占空间小、可调节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边棚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的C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的D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立棚使用状态图;图7为图6的E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图8为图6的F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滑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支撑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侧边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带有遮挡层边棚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墙棚使用状态图;图14为本技术角棚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14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棚主体10和设在棚主体10一侧边的边棚组件,所述边棚组件包括有:平行对称的两横管组件20,其由若干根横管单件21首尾相接而成,左、右连接套22、23分别插套在两相邻横管单件21的连接端两侧后通过紧固件24将两相邻横管单件21与左、右连接套22、23紧固连接;两根侧边管30,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两横管组件20的两侧形成边棚框架,其两端通过紧固件31、32与横管件20最外端固定连接,其内侧端还通过紧固件32与棚主体10一侧边的连接部11铰接,在两侧边管30的管身上还分别固定有插套33;两个滑套40,其包括有套挂在支撑棚主体10的脚管12上的“L”形活动挂钩41和与其连接的夹套42;两根支撑管50,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所述侧边管30与用于支撑棚-->主体10的脚管12之间,其一端插设在侧边管30管身上的插套33后与其铰接,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滑套40上的夹套42相互铰接;一遮挡层60,其覆盖在所述边棚框架上。还包括有若干根连接管70,其固定连接在平行对称的两横管组件20之间。所述横管组件20最佳为两根,而固定其两端的紧固件24为两颗紧固螺钉,分别螺纹固定在左、右连接套22、23与两相邻横管单件21的各连接端上。所述用于连接横管件20与侧边管30的紧固件31、32为紧固螺钉。所述设在棚主体10一侧边的边棚组件可为多个,分别装设于棚主体10的各侧边。所述横管件20、侧边管30、支撑管50、连接管60为金属管件型材。在使用时,将各部件由上述结构安装好,需要撑开边棚时,只需将滑套40的“L”形活动挂钩41向上转动使其解除卡锁状态,然后沿着脚管12向上滑动,使两根支撑管40撑起由若干根横管组件20和侧边管30形成的边棚框架,将其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后将滑套40的“L”形活动挂钩41向下转动并卡定在脚管12上固定;若要放落下边棚按上述相反步骤向下滑动滑套40即可,使用十分方便。当需要将边棚拆卸下时,由于各部件之间都是通过螺钉连接,因此,拆装都十分方便,拆卸下后,由于横管组件20是由两根横管单件21相接而成,拆下后所占空间小,装运方便又便于生产。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装方便、构件拆开后所占空间小、可调节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包括有棚主体(10)和设在棚主体(10)一侧边的边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棚组件包括有:    平行对称的两横管组件(20),其由若干根横管单件(21)首尾相接而成,左、右连接套(22、23)分别插套在两相邻横管单件(21)的连接端两侧后通过紧固件(24)将两相邻横管单件(21)与左、右连接套(22、23)紧固连接;    两根侧边管(30),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两横管组件(20)的两侧形成边棚框架,其两端通过紧固件(31、32)与横管件(20)最外端固定连接,其内侧端还通过紧固件(32)与棚主体(10)一侧边的连接部(11)铰接,在两侧边管(30)的管身上还分别固定有插套(33);    两个滑套(40),其包括有套挂在支撑棚主体(10)的脚管(12)上的“L”形活动挂钩(41)和与其连接的夹套(42);    两根支撑管(50),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所述侧边管(30)与用于支撑棚主体(10)的脚管(12)之间,其一端插设在侧边管(30)管身上的插套(33)后与其铰接,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滑套(40)上的夹套(42)相互铰接;    一遮挡层(60),其覆盖在所述边棚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件组合式边棚,包括有棚主体(10)和设在棚主体(10)一侧边的边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棚组件包括有:平行对称的两横管组件(20),其由若干根横管单件(21)首尾相接而成,左、右连接套(22、23)分别插套在两相邻横管单件(21)的连接端两侧后通过紧固件(24)将两相邻横管单件(21)与左、右连接套(22、23)紧固连接;两根侧边管(30),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两横管组件(20)的两侧形成边棚框架,其两端通过紧固件(31、32)与横管件(20)最外端固定连接,其内侧端还通过紧固件(32)与棚主体(10)一侧边的连接部(11)铰接,在两侧边管(30)的管身上还分别固定有插套(33);两个滑套(40),其包括有套挂在支撑棚主体(10)的脚管(12)上的“L”形活动挂钩(41)和与其连接的夹套(42);两根支撑管(50),其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在所述侧边管(30)与用于支撑棚主体(10)的脚管(12)之间,其一端插设在侧边管(30)管身上的插套(33)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鸿川
申请(专利权)人:葛鸿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