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的干法解析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308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具有吸附解吸罐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吸附材料,以及预埋于吸附材料中间的盘管,所述的盘管具有输送冷媒或热媒的多重作用,从吸附材料内部冷却或加热吸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盘管中通入热蒸汽,从吸附材料的内部加热吸附材料快速解析出来。在盘管中通入冷媒时,吸附材料的温度可降低至‑10‑30℃,吸附效果更好。

Dry Analytical Process and System of Waste Ga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ry process analysis system for waste gas, which has a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ank, an adsorbing material arranged inside the tank, and a coil embed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adsorbing material. The coil has multiple functions of conveying refrigerant or heat medium, cooling or heating the adsorbing material from the inside of the adsorbing material. When the coil is used, hot stea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il, and the adsorbent material is quickly resolved from the internal heating of the adsorbent material. When the refrigera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i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dsorbent material can be reduced to 10 30 C, and the adsorpt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的干法解析工艺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的吸附解吸技术。
技术介绍
吸附解吸装置常被用于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吸附解吸装置一般具有罐体,在罐体内部具有吸附材料,当废气进入罐体时,吸附材料能够吸附废气中的部分废气。当吸附材料吸附较多的废气后,需要进行解吸,解吸是向罐体中通入蒸汽或氮气,使得吸附材料中的废气释放出来,能够进行下一步吸附解吸循环。但是通常的吸附解吸罐中的热量不够均匀,填料的吸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解吸时废气的脱附也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废气吸附解吸速度,不增加吸附材料和解吸液二次污染的废气的干法解析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废气干法解析系统,具有吸附解吸罐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吸附材料,还具有预埋于吸附材料中间的盘管(即盘管被吸附材料包裹或部分包裹在其中)。盘管的进口、出口均设置露置于吸附解吸罐的壁面。所述的盘管具有输送冷媒或热媒的多重作用,从吸附材料内部辅助冷却或加热吸附材料。盘管的进口、出口优选均设在底部,便把相应的阀门也安装在设备底部,便于检修。而且灌顶优选呈抛物面,气体上冲后反转下行。从底部流出来的凝结液是利用虹吸原理排出,无需提供抽吸动力。盘管的进口处设置有自控阀门,吸附解吸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自控阀门与温度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感应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将罐内温度传送至感应控制器,感应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数据控制自控阀门的开合度。当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自控阀门的开合度增大,保证盘管中进入的冷媒或者热媒流量增大,使得吸附材料快速降温或者快速升温。当温度基本稳定时,说明达到热平衡,自控阀门的开合度维持不变,保证盘管中进入的冷媒或者热媒流量基本不变,使得吸附材料温度基本恒定。盘管由内层到外层的管径由大变小,内侧的能够交换的热量也最多,这样以保证罐体内热交换的平衡,避免中心部位过热,尽量保证管内各区域温度相同。优选盘管壁面上开设有众多的直径小于1mm的微孔以及控制微孔开合的单向微孔阀门(比如通过设置电磁感应阀门及其控制电路,通电产生磁性闭合,断电时单向向吸附材料方向打开)。当需要时,打开单向微孔阀门,便于从盘管中向外侧排出雾状的冷却的流体或者加热的流体,直接快速分散接触吸附材料以及废气,更快速冷却吸附材料增加其吸附能力,或者更快速加热吸附材料增加其解吸能力。当不需要或其中流体不适合打开单向微孔阀门时,保持闭合,壁面其中流体给吸附材料负面的影响。吸附解吸罐的外壁上具有另外的解吸气体(蒸汽或氮气)入口和解吸液出口,该解吸气体及其解吸液在盘管的外部流动。吸附解吸罐上还可以连接有抽真空装置。吸附解析工艺步骤如下:1)吸附解吸罐在解吸废气时,盘管中通入热蒸汽或热水,从吸附材料的内部加热吸附材料,使得吸附的物质快速解析出来;2)解析完成后,在盘管中通入冷媒,从吸附材料的内部冷却吸附材料到常温或者更低的温度,使得吸附材料快速冷却,便于快速进入下一循环吸附废气;3)在吸附解吸罐的吸附阶段,在盘管中也可以通入冷媒,使得吸附材料的温度降低,增强吸附能力,快速导出吸附的热量(比如夏天气温较高时,使得吸附材料的温度快速降温至-10至10℃,或降至10-25℃(保证吸附和节能双重效果),吸附效果更好,吸附更安全)。盘管内部通入冷媒或者热媒,可以结合吸附解吸罐中常规解吸方式(比如通入蒸汽解吸方式,或者氮气解吸方式,或者抽真空解吸方式),从吸附材料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进行降温吸附或升温解吸,使得吸附或解吸进程加快,同时可以吸附更多废气或者可以使得解吸更加彻底。以致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吸附解吸罐的吸附和解吸工作效率数倍以上。结合真空解析的情况,盘管内部通入热媒,同时真空解析,可以保证解析过程吸附填料温度不会下降,有利于高沸点物资的解析和脱出,有利于节约解析能耗,有利于提高解析的安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盘管内置于吸附材料中,体积小,便于撬装移动。而且隐蔽设置,避免竞争商家轻易获知商业秘密。盘管中不通入热媒或冷媒时,该吸附解吸罐可作为普通的装置进行吸附或解吸作业;盘管中通入热媒或冷媒时,从吸附材料的内外侧同时加热或降温,吸附材料升温或降温速度快,吸附或解吸速度快,设备处理废气的能力提升一倍至四倍。而且盘管中的热媒或冷媒不与吸附材料直接接触,容易分离,不会污染吸附材料使其“中毒”降低吸附或解吸的能力,而且解吸的废液容易进行后期处理。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附解吸罐;2-废气入口;3-盘管;4-气体排空口;5-液体排放口;6-冷媒或热媒入口;7-冷媒或热媒出口;8-吸附材料;10-常规解吸气体入口;30-内层盘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具有吸附解吸罐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吸附材料,还有预埋于吸附材料中间的盘管,所述盘管的进口和出口露置于吸附解吸罐的壁面。盘管的进口连接冷媒管路,出口供升温后的冷媒流出。内部的盘管管径大于外层的盘管管径,便于热交换平衡,内外层的填料温度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具有吸附解吸罐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还有预埋于吸附材料中间的盘管,所述盘管的进口和出口露置于吸附解吸罐的壁面;盘管的进口连接冷媒管路,出口供升温后的冷媒流出;或者,盘管的进口连接热媒管路,出口连接冷凝水管路,从吸附材料的内表面进行加热解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具有吸附解吸罐以及设置于其内部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还有预埋于吸附材料中间的盘管,所述盘管的进口和出口露置于吸附解吸罐的壁面;盘管的进口连接冷媒管路,出口供升温后的冷媒流出;或者,盘管的进口连接热媒管路,出口连接冷凝水管路,从吸附材料的内表面进行加热解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吸附解吸罐的外壁上另具有解吸气体入口和解吸液出口,解吸气体和解吸液在盘管的外部;从吸附材料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进行加热解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吸附解吸罐的灌顶为抛物面,便于气体上冲后反转下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口和出口均在吸附解吸罐的下方,便于凝结液排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的干法解析系统,其特征在于:盘管上开设有众多的微孔以及控制微孔开合的单向微孔阀门。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