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塔器桁架支撑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35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化工塔器中的塔内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塔器的桁架支撑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塔器桁架支撑梁,包括主桁架梁1、副桁架梁2、支撑构件3和加强筋5部件,其中主桁架梁1与副桁架梁2通过支撑构件3相连接,主桁架梁1的两端连接在支座7上,同时通过加强筋5与塔壁8相连接;副桁架梁2两端悬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新型桁架支撑梁在保证支撑作用,确保水平度要求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小为检修、安装提供的预留空间,降低塔的高度,减轻支撑梁自身的重量,并且这种新型桁架支撑梁可以保证塔内气液的流通面积,增加塔内气液的横向混合,减少气相流动阻力,降低塔内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器桁架支撑梁                              专利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化工塔器中的塔内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塔器的桁架支撑梁。                              
技术介绍
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和环保等部门,塔器均属量大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其投资一般占投资总额的20%左右,有些甚至高达50%。塔器广泛应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因此塔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近些年来,塔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塔器大型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塔器直径不断增大,对塔内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国内最大塔器直径已经超过11米,在这些大型的塔器中,用来起到支撑作用和保证塔内件水平度要求的支撑梁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结构以适应整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支撑梁多为工字钢梁结构,在小型塔器中,这种工字钢梁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青睐,但是,随着塔器直径的不断增大,采用工字钢梁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特别是超过7米以上的大型塔器中,为保证水平度和挠度的要求,工字钢梁的高度和宽度都成倍的增长,造成了梁的重量过大、占为空间大,严重影响塔器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态和传质效果。新型塔器桁架支撑梁借用铁路桥梁桁架的设计原理,克服了传统普通工字钢梁气相流动阻力大,气体的横向混合能力低以及用料多,重量过大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塔器桁架支撑梁,该结构具有强度高、挠度小等优点,该结构中间可以穿行,可使空间高度大大降低;同时桁架支撑梁改善了大支撑梁造成的气流旋流、冲击而影响填料性能的发挥,同时使支撑梁占据的高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全塔高度。桁架梁与普通工字钢梁相比其透气性好,可使气体实现横向混合,减少气相流动阻力,同时可减少全塔的金属重量。目前,这种新型塔器桁架支撑梁已经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大型塔器得到应用,并受到广泛的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桁架支撑梁,这种新型桁架支撑梁应用于大型塔器中,克服了传统工字钢梁的不足,解决了塔器技术大型化中的对支撑梁的严格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塔器桁架支撑梁,包括主桁架梁1、副桁架梁2、支撑构件3和加强筋5部件,其中主桁架梁1与副桁架梁2通过支撑构件3相连接,主桁架梁1的两端连接在支座-->7上,同时通过加强筋5与塔壁8相连接;副桁架梁2两端悬空。所述的主桁架梁1与副桁架梁2和支撑构件3通过连接板4相连,连接板4分别焊接或者螺栓在主桁架梁1和副桁架梁2上,支撑构件3与连接板4相连。所述的主桁架梁和副桁架梁是槽钢、角钢、钢板或他们的组合。支撑构件是角钢、槽钢或钢板结构等形式,两个支撑构件之间的角度在0度到180度之间,支撑构件的数量及分布形式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桁架支撑梁之间由固定筋板连接,固定筋板是槽钢,角钢或者钢板等形式,两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在支撑梁上以加强水平方向的强度。所述的加强筋是槽钢,角钢或者钢板等形式,加强筋一端采用螺栓的形式的活连接连在连接板上,另一端焊接在塔壁上,连接板是方形或梯形等各种方便连接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桁架支撑梁的桁架梁与支撑构件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加强支撑梁的强度,减小支撑梁在负载时的挠度,同时这种结构提高了整个桁架支撑梁的通透性,可以改善气流旋流的冲击,空间高度大大降低。在位于桁架支撑梁端部的两个支撑构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间距加大,可以减少为检修、安装提供的预留空间,使人员可以顺利通过。主桁架梁两端与支座通过活连接相连,并通过加强筋与塔内壁相连,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支撑梁的受热膨胀带来的应力问题,又可以减小支撑梁的挠度。各桁架支撑梁通过固定筋板连接并固定,从而加强水平方向支撑梁的强度,减小支撑梁水平方向的挠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新型桁架支撑梁在保证支撑作用,确保水平度要求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小为检修、安装提供的预留空间,降低塔的高度,减轻支撑梁自身的重量,并且这种新型桁架支撑梁可以保证塔内气液的流通面积,增加塔内气液的横向混合,减少气相流动阻力,降低塔内压降。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桁架梁结构示意图。图2:桁架梁与支撑构件的三角形稳定结构示意图。图3:桁架梁与塔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各桁架梁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桁架梁,2-副桁架梁,3-支撑构件,4-连接板,5-加强筋,6-固定筋板,7-支座,8-塔壁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塔器桁架支撑梁的主桁架梁1通过连接板4和支撑构件3与副桁架梁2相连接,主桁架梁1它既可以是支撑梁的上端梁也可以是支撑梁的下端梁,副桁架-->梁2两端悬空,主桁架梁1的两端连接在支座7上,同时通过加强筋5与塔壁8相连。连接板4分别焊接在主桁架梁1和副桁架梁2上,连接板4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形式连接主桁架梁1、副桁架梁2和支撑构件3,支撑构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桁架梁1和副桁架梁2上的连接板4上,支撑构件3之间的角度和支撑构件3与主桁架梁1和副桁架梁2之间的角度在大于0度到小于180度之间,支撑构件3可以通过连接板4连接到主桁架梁1和副桁架梁2上。支撑构件3也可以直接连接到主桁架梁1和副桁架梁2上。主桁架梁1的两端通过连接板4连接在加强筋5上,连接板4和加强筋5之间采用螺栓的形式的活连接,加强筋5一端连在连接板4上,另一端焊接在塔壁8上。如图3所示。各桁架支撑梁之间通过固定筋板6连接以加强水平方向的强度,固定筋板6可以是槽钢,角钢或者钢板等形式,两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在支撑梁上。如图4所示。支撑构件3的数量及分布形式可以通过通用的力学计算确定。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塔器桁架支撑梁,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结构和设备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精神、范围和内容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器桁架支撑梁,包括主桁架梁、副桁架梁、支撑构件和加强筋部件,其特征是主桁架梁与副桁架梁通过支撑构件相连接,主桁架梁的两端连接在支座上,同时通过加强筋与塔壁相连接;副桁架梁两端悬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器桁架支撑梁,包括主桁架梁、副桁架梁、支撑构件和加强筋部件,其特征是主桁架梁与副桁架梁通过支撑构件相连接,主桁架梁的两端连接在支座上,同时通过加强筋与塔壁相连接;副桁架梁两端悬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器桁架支撑梁,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梁与副桁架梁和支撑构件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分别焊接或者螺栓在主桁架梁和副桁架梁上,支撑构件与连接板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器桁架支撑梁,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梁和副桁架梁是槽钢、角钢、钢板或他们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恺姜斌闫晶怡张吕鸿蒋荣兴李鑫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