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菌株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96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菌菌株及应用,该菌株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KD‑F1,传统真菌侵染虫体的方式单一(经体壁侵染),周期较长;Bt毒蛋白近年来的应用,使得大部分昆虫产生抗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株KD‑F1具有杀虫用时短、经口侵染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虫剂。

A fungal strain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ungal strain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strain is 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KD_F1. Traditional fungi infect insects in a single way (through body wall infection) with a long period. The application of Bt toxin proteins in recent years has made most insects resistant. The strain KD_F1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insecticidal time and oral infection, and is an ideal biological killing. Insect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菌菌株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涉及一种杀虫真菌菌株及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每年受害虫的损失较大。目前常用于农林害虫防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在化学防治中常用的是农药的喷洒,其缺点是农药易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物理防治的方式主要是运用声波,放射能等,其缺点是费时费力,也不利于推广。害虫生物学防治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原理、新方法的不断渗透、交叉与融合,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是有害生物治理中最成功、最节约和环境安全的方法,其方式主要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的技术,它是害虫持续控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物防治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引进天敌以虫治虫、通过昆虫信息素干扰和杀虫微生物以菌治虫。引进天敌以虫治虫,如我国通过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通过昆虫信息素扰乱昆虫的习性来达到防治的目的,目前是我国生物防治的主要的手段。杀虫微生物以菌治虫,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杀虫的活性对害虫进行防治。按分类地位,微生物杀虫剂可分为杀虫细菌、杀虫真菌、杀虫病毒三大类。病毒杀虫剂,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已有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应用于生产实践。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昆虫病毒达1200多种、1690多株。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具有对天敌与高等动物安全、无污染、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在环境中滞留期短等特点,棉铃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我国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病毒杀虫剂,粉剂和悬浮剂都已推广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细菌源农药目前筛选出的杀虫细菌大约有100多种,目前被开发成产品,投入实际使用的杀虫细菌主要有4种,即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缓病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研究最多的细菌,可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9个目的500多种昆虫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主要对鳞翅目昆虫进行防治。它是一种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株。在芽孢内产生伴胞晶体经口进入中肠,在中肠碱性环境下溶解、酶激活,与中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在质膜上形成孔洞,破环渗透压和电势,最终导致细胞胀破裂解、中肠坏死。近年来,对BT毒素基因的克隆,并将其转到植物的应用如大量的BT毒素应用到转基因棉花,长期种植使得棉铃虫产生了抗性,这迫使科学家们寻找新的生防微生物。目前世界上已记载的杀虫真菌大约有100个属,800多个种,其中约50%集中于半知菌亚门,研究最多的是白僵菌和绿僵菌。白僵菌是发展历史较早、普及面积大、应用最广的一种真菌杀虫剂。我国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所报道的真菌侵染的途径是通过宿主体壁进行主动入侵感染和经口进入中肠进行侵染了两种方式。有研究报道显示真菌能产生杀死昆虫的毒素,例如白僵菌产生的白僵菌素、绿僵菌产生的破环素、镰刀菌产生的镰红菌素、曲霉菌产生的虫曲霉素等,对昆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但目前所开发和应用到农林害虫防治的种类较少,因此对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必要探索和研发新的天然生物杀虫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菌菌株及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菌菌株,所述菌株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ochrochloron)KD-F1,于2017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623。上述一种真菌菌株的分离方法,步骤如下:(1)土壤样品取自四川康定人工培育蝙蝠蛾幼虫基地,将土壤样品与无菌水充分混匀,制成悬浮液;(2)吸取悬浮液制成土壤稀释液,涂布于PDA培养基中;(3)将固体平板培养至长出新菌落,纯化,得到的培养物再次接种,培养,保存。优选的,具体步骤如下:(1)土壤样品取自四川康定人工培育蝙蝠蛾幼虫基地,称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含有90ml无菌水并加入少量玻璃珠,震荡20~30分钟,使土壤与水分充分混匀;(2)用移液枪吸取1ml悬浮液于9ml无菌水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依次吸取1ml样品到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备成10-1、10-2、10-3、10-4、10-5、10-6的土壤稀释液,用200μl移液枪分别从10-4、10-5、10-6三个土壤稀释液中吸取200μl,涂布于PDA培养基中;(3)将固体平板置于25℃恒温培养箱连续2周,每12小时观察一次;平板长出新菌落后采用平板划线、顶端菌丝法纯化;获得培养物接种于PDA培养基,培养至平板的1/2时,取菌块于30%甘油保存于-80℃。上述一种真菌菌株在制备生物杀虫剂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生物杀虫剂的防治对象为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鳞翅目昆虫为棉铃虫,双翅目昆虫为果蝇。一种生物杀虫剂,其有效成分为上述真菌菌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传统真菌侵染虫体的方式单一(经体壁侵染),周期较长;Bt毒蛋白近年来的应用,使得大部分昆虫产生抗性,本专利技术的菌株KD-F1具有杀虫用时短、经口添食肠道侵染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虫剂。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菌株KD-F1在不同培养基下的菌落形态A,CYA;B,MEA;C,PDA;D,OA;E,CYAS;F,CREA(反面);图2为菌株KD-F1微观结构包括分生孢子(conidium),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柄梗(stipe)等;图3为菌株KD-F1多基因(ITS、β-tubulin、calmodulin、rpb2)系统发育树;图4为家蚕死亡情况统计,其中,A不同侵染方式家蚕的生存曲线,B不同侵染方式家蚕的死亡率,C正常的家蚕(左)和添食孢子的家蚕(右),D家蚕死亡形态;图5为棉铃虫死亡情况统计,其中,A添食孢子棉铃虫的生存曲线,B添食孢子棉铃虫的死亡率,C棉铃虫死亡形态(右);图6为果蝇死亡情况统计,A添食孢子果蝇的生存曲线,B添食孢子果蝇的死亡率,C果蝇死亡形态,Bar=5mm。保藏信息分类名词:赭绿青霉(Penicilliumochrochloron)KD-F1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hinaCenterforTypeCultureCollection,简称CCT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11月20日保藏号:CCTCCNO:M20176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菌株KD-F1的形态学鉴定菌株分离纯化:土壤样品取自四川康定人工培育蝙蝠蛾幼虫基地,编号并低温保存。称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含有90ml无菌水并加入少量玻璃珠,震荡20~30分钟,使土壤与水分充分混匀。用移液枪吸取1ml悬浮液于9ml无菌水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依次吸取1ml样品到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备成10-1、10-2、10-3、10-4、10-5、10-6的土壤稀释液,用200μl移液枪分别从10-4、10-5、10-6三个土壤稀释液中吸取200μl,涂布于PDA培养基中(每个梯度3个重复)。将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KD‑F1,于2017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ochrochloron)KD-F1,于2017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623。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真菌菌株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土壤样品取自四川康定人工培育蝙蝠蛾幼虫基地,将土壤样品与无菌水充分混匀,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少容李春峰卿玉玲陈仕江向剑陈若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极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