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外城市的高架路桥往往因不断塞车而不停扩建,功能单一,标准各异,缺乏配套设施和调度管理;外围衔接干道或高速公路的立交枢纽分道繁杂,外观不雅;被美国人戏称为意大利面条。本专利技术已在《A/B/C组合路线网与轨道交通/专利申请号200710131601.6》公开:权利要求3,(图3a)双面高架路桥,其特征为:正反面两用,互不干扰;桥底横梁加强、镂空,设置......挂轨及电缆;在预留地面交通的高度设置站台,平接周边的廊桥及二楼商场;在枢纽站设楼梯、电梯和立体停车场,高架正路面设停车站......权利要求4-5,(图3b)......同样以环线挂轨运行,衔接高架站台的配套支线......鉴于上述专利申请侧重于轨道交通,现将双面高架路及其配套设施单列为主题;补充公路、廊桥步行街体系,完善站台、车库、电梯、绿化等配套设计。一,三维交通,分而畅之都市的老城区或中心区高楼林立,街道狭窄,交通混杂,拥堵频繁。双面高架路因此而设计,将人、车立体分流为三层:1)基层环保交通、 ...
【技术保护点】
根据《A/B/C组合路线网与轨道交通(专利申请号:200710131601.6)》权利要求3,单列为本专利技术主题,并作增补:一种双面高架路桥,适用于高楼林立,街道狭窄,交通混杂,拥堵频繁的老城区或中心区;其特征为:正反面两用,互不干扰;桥底横梁加强、镂空,设置配合(1)的挂轨及电缆;在预留地面交通的高度设置(2)挂轨站台,并平接周边的廊桥及二楼商场;在(3)枢纽站设楼梯、电梯和(4)智能立体车库,高架正面公路设(5)停车站;(6)公路主线立交,支线、末梢配套,废除红绿灯及上下坡道;大型地下车库及摩天大厦设(7)新型升降机和电梯;(8)融合立体绿化。其总体特征为:三维交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 根据《A/B/C组合路线网与轨道交通(专利申请号:200710131601.6)》
权利要求3,单列为本发明主题,并作增补:一种双面高架路桥,适用
于高楼林立,街道狭窄,交通混杂,拥堵频繁的老城区或中心区;其特
征为:正反面两用,互不干扰;桥底横梁加强、镂空,设置配合(1)的
挂轨及电缆;在预留地面交通的高度设置(2)挂轨站台,并平接周边的
廊桥及二楼商场;在(3)枢纽站设楼梯、电梯和(4)智能立体车库,
高架正面公路设(5)停车站;(6)公路主线立交,支线、末梢配套,废
除红绿灯及上下坡道;大型地下车库及摩天大厦设(7)新型升降机和电
梯;(8)融合立体绿化。其总体特征为:三维交通、分而畅之;以人为本,
适众普惠;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
2. 根据权利要求1,并为组成部分的挂轨站台;其特征是:可兼作过街天桥,
串通高架两边的步行廊桥;利用挂铁车轮在上、头重脚轻的特点,设计20
公分以内的浅沟;再将挂铁带滑轮的底角边和沟沿做成斜面,便于轮椅通
过;利用站台玻璃幕门,增设无车开关过沟道功能。
3. 根据权利要求1,并与其配套的公路十字口基本模式;其特征为:适配反
路面的挂轨,直行升降立交,小转弯持平;四个直角内设立体车库、电梯
与楼道,四个弧线内侧设公共中巴、车租、私家车停车站,及连通商厦后
停车场环道;高架边角种大树绿化。
4. 根据权利要求1,并与其配套的公路T字口停车站;其特征为:利用挂轨
支线的层高比主线下降了1-2米,在顶层路口设计半坡三角停车站,及纵
贯1/2/3层楼道、电梯;三角中心及边角种大树绿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并与其配套的支线及末梢;其特征是:通常以一字型连
接两端站台,也可采用平交T型或十字型,衔接3-4端站台;支线末梢顶
层公路连通后街小区楼宇或商厦后院立体停车场,中层挂轨廊桥演变为高
架走廊;楼宇门厅设在1、2、3楼,与双面高架保持水平,方便三层次出
入:1)环保(含非机动)车辆驾乘者,2)步行搭公交者,3)机动车辆
驾乘者。
6.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