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051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包括印染废水池、进水水泵、进水管道、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和抽水管道,所述进水水泵的一端与抽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抽水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池,所述进水水泵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对印染废水中的短纤进行过滤,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短纤,降低印染废水中的温度,使传统的生物化学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减少对微生物的影响,使后续的系统工作得到更好的运行。

A Staple Fiber Filtration Cooling System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ort-fibre filter cooling system suitable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includes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pond, water inlet pump, water inlet pipeline, short-fibre filter cooling treatment equipm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pond of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and water pumping pipeline. One end of the water inlet pum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water pumping pipelin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water pumping pipeline extends into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po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mp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intake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taple fiber filter cooling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taple fiber filter cooling treatment equipment is extended into the biochemical treatment tank of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he invention filters the staple fibers in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by the staple fibers filtration cooling treatment equipment, removes the staple fibers in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in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makes the traditional biochemical treatment of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better implemented, reduces the impact on microorganisms, and makes the follow-up system work run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常采用生物化学的处理方法,但是印染废水在产生过程中,布料等短纤维会进入到印染废水中,而这些短纤维(短纤维(shortfiber)又称切段纤维,化学纤维长纤维束被切断或拉断成相当于各种天然纤维长度的纤维。短纤维界限,长度一般为35~150mm。按天然纤维的规格可分为棉型,毛型,地毯型和中长型等短纤维。)进入到废水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增加废水中的处理费用,另外印染废水在产生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进入到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也会对微生物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处理,保证后续处理系统的正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包括印染废水池、进水水泵、进水管道、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和抽水管道,所述进水水泵的一端与抽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抽水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池,所述进水水泵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印染废水池内盛有需要进行处理的印染废水,通过进水水泵,抽水管道将印染废水池中的要处理的印染废水抽出并传送到进水水管中,进水管道将所要处理的印染废水提升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处理过后得到的清水再输送到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中进行下一步处理。作为优化,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包括支架、清水收集槽、过滤装置和外壳,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清水收集槽,所述清水收集槽上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清水收集槽与外壳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清水收集槽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外侧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过滤装置与清水收集槽之间设置有间隙。作为优化,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挡圈和中心传动轴,所述过滤器为空心圆柱体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清水收集槽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挡圈固定设置在过滤器内,所述挡圈设置在过滤器靠近进水管道的一端附近,所述挡圈与进水管道的端口之间设有一段距离,所述中心传动轴穿过挡圈的中心,所述中心传动轴与挡圈固定连接,所述中心传动轴穿过过滤器,所述中心传动轴与外壳活动铰接。作为优化,所述挡圈包括中心孔、连接杆、挡扇、挡圈外壳,所述挡圈外壳为环形,所述挡圈外壳与过滤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挡圈外壳的圆心处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传动轴穿过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中心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孔与挡圈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中心孔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挡圈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为八根,所述连接杆均匀设置在中心孔与挡圈外壳之间,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挡扇,所述挡扇设置在远离中心孔的一端,所述挡扇的一侧与挡圈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挡扇为弧形扇面,所述挡扇的凹陷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作为优化,所述过滤器采用目的不锈钢滤网制成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滤网网孔直径小于短纤维的直径,所处理的印染废水通过进水水泵提升至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与挡圈保持一段的距离,通过进水泵的出水冲击挡圈,带动中心传动轴进行转动,使得整个短纤过滤系统进行旋转转动,与空气相接触,进行热量交换降低温度,冲击挡圈的印染废水进行到过滤器中,过滤器采用100目的不锈钢滤网进行制作,含有短纤的印染废水进入到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水通过空隙滴落到清水收集槽中进入到收集水池,而短纤在过滤器的上部含有一定的角度进入到短纤收集槽中,收集去除,其中外壳是为了保护印染废水,防止印染废水飞溅。作为优化,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还包括清水导槽和短纤收集槽,所述清水收集槽的靠近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清水导槽,所述清水收集槽与过滤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清水收集槽的远离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短纤收集槽,所述清水收集槽与短纤收集槽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正上方为过滤器的端口。作为优化,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靠近进水管道的一端的高度高于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远离进水管道的一端的高度。作为优化,所述外壳为开口向下的半圆柱外壳,所述清水收集槽为开口向上的半圆槽,所述外壳与清水收集槽紧密嵌合。作为优化,所述挡圈为不锈钢挡圈,所述挡圈的数量为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对印染废水中的短纤进行过滤,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短纤,同时,降低印染废水中的温度,使传统的生物化学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减少对微生物的影响,使后续的系统工作得到更好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的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的挡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印染废水池、2-进水水泵、3-进水管道、4-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01-支架、402-清水收集槽、403-过滤装置、4031-过滤器、4032-挡圈、40321-中心孔、40322-连接杆、40323-挡扇、40324-挡圈外壳、4033-中心传动轴、404-外壳、405-清水导槽、406-短纤收集槽、5-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6-抽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包括印染废水池1、进水水泵2、进水管道3、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5和抽水管道6,进水水泵2的一端与抽水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通,抽水管道6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池1,进水水泵2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3的一端固定连通,进水管道3的另一端与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的一端固定连通,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5,印染废水池内盛有需要进行处理的印染废水,通过进水水泵,抽水管道将印染废水池中的要处理的印染废水抽出并传送到进水水管中,进水管道将所要处理的印染废水提升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处理过后得到的清水再输送到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中进行下一步处理。如图2所示,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包括支架401、清水收集槽402、过滤装置403和外壳404,支架401上固定设置有清水收集槽402,清水收集槽402上固定设置有外壳404,清水收集槽402与外壳404之间形成空间,清水收集槽402与外壳40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过滤装置403,过滤装置403与外壳404固定连接,过滤装置403的外侧与外壳404之间设置有间隙,过滤装置403与清水收集槽402之间设置有间隙。如图3所示,过滤装置403包括过滤器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印染废水池(1)、进水水泵(2)、进水管道(3)、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5)和抽水管道(6),所述进水水泵(2)的一端与抽水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抽水管道(6)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池(1),所述进水水泵(2)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水管道(3)的另一端与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印染废水池(1)、进水水泵(2)、进水管道(3)、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5)和抽水管道(6),所述进水水泵(2)的一端与抽水管道(6)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抽水管道(6)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池(1),所述进水水泵(2)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3)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水管道(3)的另一端与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的另一端伸入印染废水生化处理池(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过滤冷却处理设备(4)包括支架(401)、清水收集槽(402)、过滤装置(403)和外壳(404),所述支架(401)上固定设置有清水收集槽(402),所述清水收集槽(402)上固定设置有外壳(404),所述清水收集槽(402)与外壳(404)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清水收集槽(402)与外壳(40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过滤装置(403),所述过滤装置(403)与外壳(404)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403)的外侧与外壳(40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过滤装置(403)与清水收集槽(402)之间设置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03)包括过滤器(4031)、挡圈(4032)和中心传动轴(4033),所述过滤器(4031)为空心圆柱体过滤器,所述过滤器(4031)设置在清水收集槽(402)与外壳(404)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挡圈(4032)固定设置在过滤器(4031)内,所述挡圈(4032)设置在过滤器(4031)靠近进水管道(3)的一端附近,所述挡圈(4032)与进水管道(3)的端口之间设有一段距离,所述中心传动轴(4033)穿过挡圈(4032)的中心,所述中心传动轴(4033)与挡圈固定连接,所述中心传动轴(4033)穿过过滤器(4031),所述中心传动轴(4033)与外壳(404)活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短纤过滤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4032)包括中心孔(40321)、连接杆(40322)、挡扇(40323)、挡圈外壳(40324),所述挡圈外壳(40324)为环形,所述挡圈外壳(40324)与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华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大环境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