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ound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lter tank, a biochemical reaction tank, an adsorption tower, a pipeline mixer and a bacterial liquid tank, in which a first filter is arranged; a biochemical reac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plate, a second guide plate, a third guide plate and a fourth guide plate, and four guide plates divide the biochemical reaction tank into an aerobic zone, a facultative zone and an anaerobic zone in turn. There is a second filter between the diversion plate and the second diversion plate, a third filter between the third diversion plate and the fourth diversion plate, and a second filter and the third filter screen seal both ends of the facultative oxygen zone; a liquid distribution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adsorption tower, and a modified vermiculite adsorption layer and a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layer are arranged below the liquid distribution tube in turn; a liquid inlet tube is arranged above the pipe mixer, and the liquid inlet end of the liquid inlet tube is located in the bacterial liquid tank. Inside.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use and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achieves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through various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finally makes all indexes of treated groundwa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收纳垃圾的量越来越多,垃圾填埋场也越来越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现有的大多数垃圾填埋场均没有做严格的防渗工作,导致垃圾渗滤液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以及一定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在填埋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事情发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不断加剧,使得本就不多的地下水,能被人直接使用的变得更少。现有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隔离处理、化学处理和真空抽提等,这些处理方法结构复杂,且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在处理完毕后,地下水还需要进一步净化才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渗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过滤池、生化反应池、吸附塔、管道混合器以及菌液池,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端连通有抽提井,出水端连通有过滤池,所述进水管(1)上还设有第一提升泵(2),所述过滤池内纵向设有第一滤网(3),所述过滤池上与所述进水管(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水管(4);所述生化反应池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4)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生化反应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纵向间隔交错设有第一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6)、第三导流板(7)和第四导流板(8),且所述第一导流板(5)和所述第三导流板(7)的底端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底板固接,两侧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过滤池、生化反应池、吸附塔、管道混合器以及菌液池,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端连通有抽提井,出水端连通有过滤池,所述进水管(1)上还设有第一提升泵(2),所述过滤池内纵向设有第一滤网(3),所述过滤池上与所述进水管(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水管(4);所述生化反应池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4)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生化反应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纵向间隔交错设有第一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6)、第三导流板(7)和第四导流板(8),且所述第一导流板(5)和所述第三导流板(7)的底端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底板固接,两侧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内侧壁固接,顶端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顶板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第二导流板(6)和所述第四导流板(8)的顶端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顶板固接,底端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底板之间留有距离,两侧与所述生化反应池的内侧壁固接;所述第一导流板(5)、所述第二导流板(6)、所述第三导流板(7)以及所述第四导流板(8)将所述生化反应池分隔成位于所述生化反应池前侧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5)之间的好氧区、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所述第四导流板(8)之间的兼氧区,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导流板(8)与所述生化反应池后侧板之间的厌氧区;所述好氧区内填充有好氧活性污泥,且所述好氧区内纵向设有曝气管(9),所述曝气管(9)的进气端穿过所述生化反应池、并连接有气泵(10);所述第一导流板(5)与所述第二导流板(6)之间横向设有第二滤网(11),所述第三导流板(7)与所述第四导流板(8)之间横向设有第三滤网(12),所述第二滤网(11)与所述第三滤网(12)将所述兼氧区的两端封闭,且所述兼氧区内填充有生物膜填料;所述厌氧区内填充有厌氧活性污泥,所述生化反应池位于所述厌氧区侧壁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吸附塔通过所述第二出水管(1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骅,高柏,马海燕,樊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