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施工热轧旋流池结构工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371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作法施工热轧旋流池结构工程的方法,具体步骤:打措施桩桩孔,作砖护壁,灌注措施桩,将旋流池梯形池底以上外筒,分成不同高度的几节,从上至下分节挖土方,以所挖土方的土壁作外筒的底模及外侧模板的自然土模,支设内侧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再施工梯形池底,施工缝的内侧浇注环形牛腿。再从下至上,进行内筒及吸水槽平台、泵站平台、顶板平台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池外筒采用从上往下,分节分段逆作法施工,在施工缝的内侧浇注环形牛腿,池外筒内设置措施桩,根本上解决了防水、沉降、抗浮等问题,同时利用了本身的施工工艺,节省费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的热轧旋流池,未产生下沉及上浮迹象;未产生施工缝;无漏水、无渗水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旋流池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热轧旋流池是钢厂热轧生产工艺线必不可少的工程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浊循环水对工艺设备进行喷水冷却,浊循环水先集中到冲渣沟内,再集中冲入旋流池内,在旋流池内利用水的冲击旋流,将杂质及养化铁皮等产生沉淀进行集中抓取利用,从而使浊循环水经过沉淀及过滤后进行反复利用。旋流池工程的施工的常规及传统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为:大开挖土石方后,从下部往上部施工;第二种方法为:沉井施工方法。第一种方法的缺点:作业面要增大30米以上的园环,增加开挖土石方约50000立方米,影响和破坏四周其它工厂设施,引起部分厂区停产,同时无法实现周边热轧系统工程按期施工,加之后期的回填等处理方案,费用要增大好几倍或好几亿。因此,此方法一直困扰着冶金工业的业主、设计、施工等单位。第二种方法的缺点:在地面先施工底部结构工程,采取分节施工,然后,分节往下沉,该方法,受地质情况影响较大,如地质为石方时,无法正常下降,如地质为淤泥或地下水丰富时,沉降时会产生飘移或倾斜等,因此,此方法区域性很大,同样一直困扰着冶金工业的业主、设计、施工等单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逆作法施工热轧旋流池结构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旋流池外筒的钢筋混凝土防水结构的施工: ①按设计的措施桩的数目、位置打桩基孔,作砖护壁,灌注措施桩,措施桩直到池外筒底下5.5米的位置, ②逆作法施工池外筒,从热轧旋流池设计的最顶面标高开始分节向下施工至外筒的底部。具体方法是,将热轧旋流池梯形池底以上部分分成不同高度的几节,从上至下分节挖土方,以所挖土方的土壁作外筒的底模及外模的自然土模,支设组合钢模板内模,浇筑混凝土,其和措施桩浇注在一起,形成第一节池外筒,依次逐节施工至梯形池底以上部分;再施工梯形池底,形成每节间有施工缝的池外筒, ③在浇注梯形池底和梯形池底以上一节的池外筒...

【技术特征摘要】
1.逆作法施工热轧旋流池结构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旋流池外筒的钢筋混凝土防水结构的施工:①按设计的措施桩的数目、位置打桩基孔,作砖护壁,灌注措施桩,措施桩直到池外筒底下5.5米的位置,②逆作法施工池外筒,从热轧旋流池设计的最顶面标高开始分节向下施工至外筒的底部。具体方法是,将热轧旋流池梯形池底以上部分分成不同高度的几节,从上至下分节挖土方,以所挖土方的土壁作外筒的底模及外模的自然土模,支设组合钢模板内模,浇筑混凝土,其和措施桩浇注在一起,形成第一节池外筒,依次逐节施工至梯形池底以上部分;再施工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华猛王立志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