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
技术介绍
内压载荷一种非常重要的重复性载荷,对机身结构疲劳和损伤容限特性有很大影响,民机研发中规划了许多件的机身壁板内压载荷试验。机身壁板由蒙皮、长桁和框装配而成。机身壁板承受内压载荷时,蒙皮连同长桁一起向外变形,一部分内压载荷由蒙皮周向张力承受,余下部分由长桁和蒙皮传给框,由框承受,产生框的周向张力,因此试验时需要施加机身壁板框载荷。但是现阶段的试验装置还无法施加机身壁板框载荷,严重制约了民机研发中机身壁板结构的选型和验证试验。机身壁板结构及需要施加的框载荷如图3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安装简便、可施加机身壁板框载荷的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主要包括:骨架,呈半圆形结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身壁板框的两侧直边上,并在靠近两个所述端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杠杆支点;两个导向加载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杠杆支点处,任一导向加载板包括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所述中间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杠杆支点上,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机身壁板的拉伸载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用于对机身壁板框(10)施加拉伸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包括:骨架(1),呈半圆形结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身壁板框(10)的两侧直边上,并在靠近两个所述端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杠杆支点;两个导向加载板(6),分别设置在两个杠杆支点处,任一导向加载板(6)包括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所述中间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杠杆支点上,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机身壁板(10)的拉伸载荷施加点;两个作动器(4),两个作动器(4)的底座对接在一起,两个作动器(4)的输出端分别铰接到所述两个导向加载板(6)的另一个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用于对机身壁板框(10)施加拉伸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包括:骨架(1),呈半圆形结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机身壁板框(10)的两侧直边上,并在靠近两个所述端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杠杆支点;两个导向加载板(6),分别设置在两个杠杆支点处,任一导向加载板(6)包括中间部分与两端部分,所述中间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杠杆支点上,其中一个端部连接机身壁板(10)的拉伸载荷施加点;两个作动器(4),两个作动器(4)的底座对接在一起,两个作动器(4)的输出端分别铰接到所述两个导向加载板(6)的另一个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两个端部各设置有一个导向支座(7),两个导向支座(7)相向延伸形成双耳,形成所述杠杆支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4)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底座(41),另一端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伸缩的加载端头(42),所述加载端头设置为双耳结构,并与所述导向加载板(6)的端部铰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壁板框载荷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包括半圆形的腹板(11)以及位于腹板(11)两侧的半圆形的缘板(12),在所述腹板(11)的两个端部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伟锋,董迪,党堃,米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